目前分類:登山步道--南部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馬西巴秀山酷冷 兩山友猝死

  • 2011-12-14 01:09
  • 中國時報
  • 【林宏聰、黃力勉、王瑄琪、陳界良/綜合報導】

     台東、高雄交界傳出兩死山難!五名縱走中央山脈南一段登山客六日從台東向陽入山,十日嚮導對外求救說,隊員彭銘富、女隊員傅美琪先後猝死,高市消防員徒步四天,昨天已與生還者接觸上,但因天候阻礙空中救援,恐得再走四天才能下山脫困。

     「救命!有人喘不過氣!」五名登山客由嚮導吳台生領隊攀爬南一段,六日從台東向陽派出所登記入山,原定十二日下山,但十日行經馬西巴秀山,五十二歲彭銘富因高山症昏迷,吳台生立刻以衛星電話呼救。

     隔天上午,他又利用衛星電話通報說,彭銘富已確定罹難,另名五十六歲女隊員傅美琪,也疑因山上太寒冷,突然失去意識,經與她同行的陳姓丈夫急救後仍不幸死亡,其他三名隊員受困山區,急需援助。

     第一批搜救隊伍徒步四天,忍受連日來山區風雨低溫,昨天下午終於接觸其他三名生還的登山隊員;搜救隊立即分成兩組,一組護送倖存者下山,另一組則繼續前往馬西巴秀山營地找尋罹難者彭銘富、傅美琪遺體。

     高市消防局第六大隊指出,馬西巴秀山位於台東縣卑南主山北側,海拔三○二○公尺,依搜救隊員回報,近日寒流來襲,山區氣溫僅約零度,且能見度低直升機無法起降,若天氣未好轉,一行人恐得再走四天才能平安下山。

     台東登山協會理事長王張業表示,從南橫東段入山,出口在六龜、寶來一帶的話,研判登山路線應是屬於中央山脈縱走的南一段路線,全程約要六天。

     五十二歲的彭明富有多年登山經驗,四日才獲頒台南縣登山協會登九十三座山的獎狀,沒想到第一次透過網路參加登山隊就發生意外,家屬獲報時說「已做好最壞打算」,哀痛之餘氣憤表示要「領隊負責」。

     山難身亡的傅美琦住在台中市南區崇倫北街,鄰居指出,傅美琦與先生陳伯男都在台中火力發電廠工作,兩人很喜歡一起登山、騎腳踏車,感情很好。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版「豬籠城寨」 功夫村的消失與重生

  • 2011-06-26
  • 中國時報
  • 【高有智/調查採訪】

處處都可練武▼▲廣溝村的社區公園設計中,常會加入梅花樁、木人樁和各種兵器解說,讓遊客與居民體驗武術文化。(黃國書攝)

 處處都可練武▼▲廣溝村的社區公園設計中,常會加入梅花樁、木人樁和各種兵器解說,讓遊客與居民體驗武術文化。(黃國書攝)

處處都可練武▼▲廣溝村的社區公園設計中,常會加入梅花樁、木人樁和各種兵器解說,讓遊客與居民體驗武術文化。(黃國書攝)

 處處都可練武▼▲廣溝村的社區公園設計中,常會加入梅花樁、木人樁和各種兵器解說,讓遊客與居民體驗武術文化。(黃國書攝)

處處都可練武▼▲廣溝村的社區公園設計中,常會加入梅花樁、木人樁和各種兵器解說,讓遊客與居民體驗武術文化。(黃國書攝)

 處處都可練武▼▲廣溝村的社區公園設計中,常會加入梅花樁、木人樁和各種兵器解說,讓遊客與居民體驗武術文化。(黃國書攝)

處處都可練武▼▲廣溝村的社區公園設計中,常會加入梅花樁、木人樁和各種兵器解說,讓遊客與居民體驗武術文化。(黃國書攝)

 處處都可練武▼▲廣溝村的社區公園設計中,常會加入梅花樁、木人樁和各種兵器解說,讓遊客與居民體驗武術文化。(黃國書攝)

     雲林縣四湖鄉偏遠的小漁村「廣溝厝」,過去武館鼎盛,是「順武堂」發揚太祖羅漢拳的重鎮。隨著農漁業社會解體,時代變遷,漁村只剩下老人與小孩,武風逐漸式微。近年來,在廣溝社區發展協會帶動下,不僅推動武術文化的再生,結合特有的「蝦乾」產業,打造「功夫蝦」品牌,闖蕩江湖,重振當地名號。

     小漁村廣溝厝 臥虎藏龍

     「廣溝厝」如同電影《功夫》中的「豬籠城寨」,臥虎藏龍,盡管稱不上個個身懷絕技,但總有幾把刷子,「武林高手」隱身在尋常巷弄之間。

     一個豔陽高照的午後,一對老夫婦在空屋前「串蚵殼」。當地的老人每天靠著簡單的零工補貼家用,一串蚵殼二十元,一天約莫賺個一、兩百元。這位串蚵殼的老翁是八十四歲的吳媽福,看到記者來訪,當場脫下外衣,打上一套羅漢拳。雖然年事已高,但拳到風起,同樣是虎虎生風,架勢十足。

     「我從小就看著鄰居親友打拳,沒有拜師學藝,但也偷練了幾手。如今老了,就拿來強身健體。」吳媽福笑說,他們那一代的人,幾乎都會打拳啦,不像現在的年輕人,幹個粗活就快受不了。

     開武館教打拳 保家衛土

     根據當地的拳術老教頭蘇金淼描述,早年渡海的移民,開墾山林,爭搶地盤,必須克服種種橫逆,許多硬漢都是練家子或拳頭師傅,加上雲嘉南一帶,政府公權力弱化,盜賊四起,為了保家護土,分類械鬥,很多村庄都會開設武館教打拳,武風鼎盛。

     六十一歲的蘇金淼是順武堂掌門人蘇磨之子,也是第四代傳人。他不僅教拳,研究武術文史,曾在體育論壇上發表武術論文,猶如現代的「武痴」。他也熱心公益,擔任廣溝社區協會理事長。蘇家的八男三女都有習武,堪稱是「功夫世家」。他曾應邀前往南非教授武術長達十年,除在約翰尼斯堡設立總館之外,也在法國、塞普勒斯等地設有廿多個分館,海外學生約三千人,名揚四海。

     蘇金淼威名揚 作育英才

     蘇金淼在民國八十二年返台後,在雲林的中、小學推動武術教育,作育英才。在廣溝村辦公室旁邊,當地居民也設置了武術展示館與武術訓練中心。蘇金淼每周六、日在此親自督軍,寒、暑假還有武術營隊,集結優秀的學生免費授課,同時帶隊南北征戰,參加比賽,師生情誼如同父子,也尋回當年順武堂弟子雲集,晨昏習武的盛況。

     「我不僅教拳,還要兼『養子』。」蘇金淼說,從前父親開設武館時,師兄弟都經常一起睡,一起吃,一起練拳。他一開始也是在老家廣場前教打拳,太太就在廚房煮飯,一天常常要煮三、四十人份。但遇到天候不佳時,常常不能練拳,所以地方才籌資設立武術訓練中心。

     功夫蝦新產業 打造特色

     為了帶學生參加比賽,蘇金淼自掏腰包出錢出力張羅食宿和交通,每年總要花上三、四十萬元,薪水常常都沒拿回家,直接用在孩子身上。「別人教拳是賺錢,我教拳是賠錢,」蘇金淼說,這些孩子普遍好動,又不愛讀書,如果他沒有拉住學生們,很多都會去當流氓。

     除了武術的振興,廣溝社區花了兩百多萬元,輔導當地漁民包裝行銷,打造「功夫蝦」品牌,設計「曬蝦乾的武術場」。在人工池上架設木樁,居民曬蝦必須手捧裝滿劍蝦的竹篩,身手矯捷地穿梭木樁,猶如古代水上輕功,吸引遊客注意,也將武術文化與特色產業結合。

     廣溝村的劍蝦相當聞名,盛產期在每年十一月至隔年五月,尤其是清明節前一個月為高峰。過去因為沒有冰箱,所以將劍蝦曬乾保存,成當地特產。村長蘇碧伶說,當地是「風頭水尾」,環境條件不好,無法吸引年輕人留在當地。社區積極推動「功夫蝦」產業,希望帶動地方特色,也增加老人家就業機會,「剝蝦殼一天就有五百元,遠比串蚵殼好賺啦!」

     梅花樁兵器圖 遍布公園

     「我們的公園都聞得到武術味道!」廣溝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蘇金禎說,為了營造「功夫村」的特色,當地居民整理廢棄的荒地成為社區公園,在大小公園的設計中,加入梅花樁、木人樁和各種兵器解說,並舉辦武術文化節,設計武術闖關的遊戲。

     廣溝社區的福虎公園,鋪設太極S型的步道,象徵社區武術文化;公園內「望夕堡」,則是紀念早年的一場海難,村內十八條壯漢葬身海中,居民可以遙望遠海看夕陽,追思往者。

     黃昏斜陽下,一群孩子踩在太極步道的木樁上遊戲,這是一幅怡然恬適的畫面。當地居民相信,唯有讓武術融入生活,才能真正找回昔日的記憶,也保存武術的文化。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於台3線的烏山是個知名休閒的好景點,視野遼闊具有副熱帶山脈豐富的生態資源,其中紫竹寺、龍湖寺是當地二大寺廟,也是烏山短程步道的起點。此步道指標明顯,從台3線金馬寮出入口至台 20線歸林出入口,全長約有12公里,走完全程需花9-10小時,值得愛登山的朋友一起來欣賞烏山沿途美麗風光。

255633449755711315000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梅嶺附近的山頭展望很好,難度也不高,非常適合一般大眾登山健行,因而假日常有許多民眾來此登山健行、梅嶺有四條主要登山步道,由北至南分別為伍龍步道、梅峰古道、觀音步道及梅龍步道。

四條登山步道橫成環狀的登山路線,約半天的時間便可悠閒的走完一圈。若想接受朝陽的洗禮,還可在日出前沿著產業道路上行,抵達稜線或是竹子尖山,欣賞日出時分的壯麗景觀;天氣晴朗時還可眺望到台灣的屋脊-玉山群峰。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崁頭山登山步道系統係以崁頭山為中心區域。由北而南分別是大獅嶺、小獅嶺、山河嶺、獅頭山、劍文山;

由小獅嶺後向西側分一支稜,通往崁頭山、一尖山、二尖山、三尖山後,山勢海拔逐漸下降,最後尾稜漸漸隱末到476m的烏山嶺,與174縣道交會。

本登山系統是東山區大眾化的登山路線之一,攀登難度也不高,此步道指標系統明顯,非常適合作為一般民眾登山健行的路線。

254633449698729908750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務局提供的資料列述如下:
林務管轄:嘉義林區管理處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林 迷霧草嶺 探石壁 尋牛樟古木
2009年07月14日蘋果日報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