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房車”躥紅網絡 一家車上連住四年(組圖)
打工23年仍望房興嘆,馮增只好將五口之家安在一部即將報廢的中巴車上——“史上最牛房車”就這樣誕生了,一住就是5年。馮增的“家”在河南省鄭州市的鄭蔚路上,居住面積不到十平方米。這座房屋特別之處在于,它采用的不是鋼筋混凝土結構,而是金屬材料,外加四個車輪。這棟住宅絕對能抵御八級地震。但它的缺陷是冬天冷、夏天熱。
10月14日,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說是檢查作業,其實是在享受這份團聚,孩子們有說不完的話,把每天的見識一股腦的告訴父母。其實,馮增並非完全沒有實力買房,只是他不願意做“房奴”,更願意將錢用于擴大生意。雖然住在房車內,但他覺得現在生活很幸福。
10月15日報道 最近,37歲的河南人馮增成了網絡紅人,他改造的房車,被封為“史上最牛房車”。
這輛房車里,住著他們一家五口人。因其簡陋,很多網友稱這是“有車有房一族的最心酸解讀”。也有很多媒體,將這解讀成高房價年代,工作數年仍買房無望的打工族典範。
“房車”雖破,一家人覺得,能守在一起就是幸福。
其實,馮增並非完全沒有實力買房,只是他不願意做“房奴”,更願意將錢用于擴大生意。雖然住在房車內,但他覺得現在生活很幸福。
“房車”內,“臥室”“客廳”一應俱全
鄭州市鄭尉路與南三環交叉口附近,布滿了大大小小的修車店。37歲的周口淮陽人馮增的友誼修車鋪,就開在這里。
修車鋪前,停放著一輛車牌號為豫G33425的中巴車。
和普通中巴車不同,這輛中巴車一側裝著空調。它就是在互聯網上有著響當當名號的“史上最牛房車”。
昨天下午6點,中巴車上開著60瓦的燈,馮增的兩個孩子坐在車內寫作業。
妻子劉宗英在店鋪一旁的簡易廚房內做飯。為了節省燃氣,她燒的是木板。平時,買東西剩下的紙箱、牙刷盒子等,她都舍不得扔,積攢起來留著當“柴火”用。她買了一些雞肉,打算改善一下生活。
遠處,馮增和一位工人,正滿手油污地修一輛白色面包車。
這輛中巴車面積不足10平方米,上面並排擺著兩張床,晚上,妻子劉宗英帶著3個孩子擠在上面。
床頭是“客廳”,“客廳”內放著一張孩子們寫作業的書桌。另一張桌上,放著一台10英寸的小彩電。那是淘來的二手貨,接了幾次天線,都被雨淋壞了。平時,家人吃飯和孩子學習都在“客廳”。
從遠處看,藍白兩色的車身已滿是斑駁;輪轂生了銹,雨刷早已脫落,後視鏡被摘下來,成了妻子劉宗英和兩個女兒的梳妝鏡。
“我們在這里住了4年,感覺還行。”馮增說。
“房子”弄好那天,上初中的大女兒偷偷地在當天的日記里寫道︰“在這個城市里,屬于我們全家人自己的‘房子’誕生了。”
就在這個6000元買來的中巴車上,劉宗英說過了4年的“幸福生活”。
付得起首付,只是不想當房奴
很多媒體報道稱,今年37歲的馮增在河南鄭州市內修理了23年汽車,依然沒有經濟能力在城里買房。
其實,馮增開有修車鋪,2005年,他一年的淨利潤已經有5萬多元,他甚至還花6000多元購買了一輛二手叉車,添了一份收入。如果按揭買房,他並非沒有實力,但他們“更願意先擴大生意”。
2000年初,劉宗英路過一個樓盤,售樓小姐追了一里多地給她推銷。那時的房價是800元/平方米。“我經濟不太寬裕,回絕了售樓小姐。”
夫妻倆第二次接觸樓盤,已經是2005年了。那一年,馮增的修理鋪生意格外好,甚至還請了四五個工人幫忙。劉宗英第一次動了買房的念頭。
“2700!”沒等售樓員接著推銷,劉宗英就慌忙掛了電話。她算了算,自己只能買得起20平方米。
這之後,房價噌噌往上漲,劉宗英就沒再動過這個念頭。在她眼里,如果有足夠多的錢,他們寧願先做大生意,“生意好了,一切都沒問題了”。
屢次搬家,租房沒住自己“家”舒服
一些人不理解,馮增夫婦為啥不租房子住?
其實,剛開始,他們一直租房子住。2003年,因為拆遷,馮增夫婦曾在中州大道附近租到一間帶地下室的鋪子。但好景不長,次年春天,由于綠化帶改造,他們又要搬家了。他們找到一個城中村,每月200元,不帶窗戶。那年夏天,2歲大的女兒馮佳明差點沒熱死在屋里,醫生直說“危險危險”。
過一年,又是拆遷,他們又搬家了。2004年,夫妻倆租到了現在的大鋪子。“老租房子搬來搬去太不方便,晚上沒有人看店鋪,東西還會丟。” 馮增說,他們決定不再租房,干脆住在店里。
妻子劉宗英埋怨,夏天鋪子里特別熱,胳膊能被蚊子“咬粗一圈”。一夜時間,十幾個蜘蛛網就能從枕頭邊直排到房頂上。
馮增覺得弄個“房車”沒準挺舒服的,還不怕拆遷搬家,便靈機一動,花了6000多元,買下這輛二手車。
自己年輕力壯,沒想過求助政府
一些人認為,沒有房子的生活,就跟幸福無緣。在劉宗英眼里,沒房子沒啥不好。“買個房子負擔太重。”她想得更多的還是自家的生意。
劉宗英的打算是,將來攢夠錢的話,開一個正規上檔次的修車鋪,這樣可以掙更多的錢。
來鄭州10年多,他們訂了10年的《河南商報》。前陣子,他們也得知,鄭州退休老人陳新年,因為買不起商品房、買不起經適房,也一直沒有住上廉租房,便想了個辦法——挖地造房。此事被媒體報道後,鄭州市政府表示將解決陳新年家廉租房問題。
劉宗英覺得,這家挺幸運的。但她從沒奢望過政府能幫助自己。“我們年輕力壯,還是靠自己好點。”
對話
“全家人守在一起
就是最大的幸福”
記者︰沒房會不會不幸福?
劉宗英︰沒房子又不影響生活,孩子讀書不受影響,我又不在單位上班,不影響啥。
我現在想開了,幸福是什麼,一家人夠吃夠喝,全家人守在一起,這就是最大的幸福。不想那麼多,我現在就挺幸福,有錢不見得就幸福。
記者︰有沒有想過去跑長途車啊,或者做點其他生意?
劉宗英︰那個活兒太累,也不安全,一家人在一塊安安穩穩就好。
記者︰你有沒有考慮過自己做點小生意?
劉宗英︰我過去賣過米皮,但現在三個孩子都在附近上學,中午回家吃飯,還要接送他們,我更想照顧好孩子。
記者︰沒想過買房?
劉宗英︰將來孩子有本事,可以自己買房。現在更想先擴大生意。
10月15日報道 最近,37歲的河南人馮增成了網絡紅人,他改造的房車,被封為“史上最牛房車”。
這輛房車里,住著他們一家五口人。因其簡陋,很多網友稱這是“有車有房一族的最心酸解讀”。也有很多媒體,將這解讀成高房價年代,工作數年仍買房無望的打工族典範。
“房車”雖破,一家人覺得,能守在一起就是幸福。
其實,馮增並非完全沒有實力買房,只是他不願意做“房奴”,更願意將錢用于擴大生意。雖然住在房車內,但他覺得現在生活很幸福。
“房車”內,“臥室”“客廳”一應俱全
鄭州市鄭尉路與南三環交叉口附近,布滿了大大小小的修車店。37歲的周口淮陽人馮增的友誼修車鋪,就開在這里。
修車鋪前,停放著一輛車牌號為豫G33425的中巴車。
和普通中巴車不同,這輛中巴車一側裝著空調。它就是在互聯網上有著響當當名號的“史上最牛房車”。
昨天下午6點,中巴車上開著60瓦的燈,馮增的兩個孩子坐在車內寫作業。
妻子劉宗英在店鋪一旁的簡易廚房內做飯。為了節省燃氣,她燒的是木板。平時,買東西剩下的紙箱、牙刷盒子等,她都舍不得扔,積攢起來留著當“柴火”用。她買了一些雞肉,打算改善一下生活。
遠處,馮增和一位工人,正滿手油污地修一輛白色面包車。
這輛中巴車面積不足10平方米,上面並排擺著兩張床,晚上,妻子劉宗英帶著3個孩子擠在上面。
床頭是“客廳”,“客廳”內放著一張孩子們寫作業的書桌。另一張桌上,放著一台10英寸的小彩電。那是淘來的二手貨,接了幾次天線,都被雨淋壞了。平時,家人吃飯和孩子學習都在“客廳”。
從遠處看,藍白兩色的車身已滿是斑駁;輪轂生了銹,雨刷早已脫落,後視鏡被摘下來,成了妻子劉宗英和兩個女兒的梳妝鏡。
“我們在這里住了4年,感覺還行。”馮增說。
“房子”弄好那天,上初中的大女兒偷偷地在當天的日記里寫道︰“在這個城市里,屬于我們全家人自己的‘房子’誕生了。”
就在這個6000元買來的中巴車上,劉宗英說過了4年的“幸福生活”。
付得起首付,只是不想當房奴
很多媒體報道稱,今年37歲的馮增在河南鄭州市內修理了23年汽車,依然沒有經濟能力在城里買房。
其實,馮增開有修車鋪,2005年,他一年的淨利潤已經有5萬多元,他甚至還花6000多元購買了一輛二手叉車,添了一份收入。如果按揭買房,他並非沒有實力,但他們“更願意先擴大生意”。
2000年初,劉宗英路過一個樓盤,售樓小姐追了一里多地給她推銷。那時的房價是800元/平方米。“我經濟不太寬裕,回絕了售樓小姐。”
夫妻倆第二次接觸樓盤,已經是2005年了。那一年,馮增的修理鋪生意格外好,甚至還請了四五個工人幫忙。劉宗英第一次動了買房的念頭。
“2700!”沒等售樓員接著推銷,劉宗英就慌忙掛了電話。她算了算,自己只能買得起20平方米。
這之後,房價噌噌往上漲,劉宗英就沒再動過這個念頭。在她眼里,如果有足夠多的錢,他們寧願先做大生意,“生意好了,一切都沒問題了”。
屢次搬家,租房沒住自己“家”舒服
一些人不理解,馮增夫婦為啥不租房子住?
其實,剛開始,他們一直租房子住。2003年,因為拆遷,馮增夫婦曾在中州大道附近租到一間帶地下室的鋪子。但好景不長,次年春天,由于綠化帶改造,他們又要搬家了。他們找到一個城中村,每月200元,不帶窗戶。那年夏天,2歲大的女兒馮佳明差點沒熱死在屋里,醫生直說“危險危險”。
過一年,又是拆遷,他們又搬家了。2004年,夫妻倆租到了現在的大鋪子。“老租房子搬來搬去太不方便,晚上沒有人看店鋪,東西還會丟。” 馮增說,他們決定不再租房,干脆住在店里。
妻子劉宗英埋怨,夏天鋪子里特別熱,胳膊能被蚊子“咬粗一圈”。一夜時間,十幾個蜘蛛網就能從枕頭邊直排到房頂上。
馮增覺得弄個“房車”沒準挺舒服的,還不怕拆遷搬家,便靈機一動,花了6000多元,買下這輛二手車。
自己年輕力壯,沒想過求助政府
一些人認為,沒有房子的生活,就跟幸福無緣。在劉宗英眼里,沒房子沒啥不好。“買個房子負擔太重。”她想得更多的還是自家的生意。
劉宗英的打算是,將來攢夠錢的話,開一個正規上檔次的修車鋪,這樣可以掙更多的錢。
來鄭州10年多,他們訂了10年的《河南商報》。前陣子,他們也得知,鄭州退休老人陳新年,因為買不起商品房、買不起經適房,也一直沒有住上廉租房,便想了個辦法——挖地造房。此事被媒體報道後,鄭州市政府表示將解決陳新年家廉租房問題。
劉宗英覺得,這家挺幸運的。但她從沒奢望過政府能幫助自己。“我們年輕力壯,還是靠自己好點。”
對話
“全家人守在一起
就是最大的幸福”
記者︰沒房會不會不幸福?
劉宗英︰沒房子又不影響生活,孩子讀書不受影響,我又不在單位上班,不影響啥。
我現在想開了,幸福是什麼,一家人夠吃夠喝,全家人守在一起,這就是最大的幸福。不想那麼多,我現在就挺幸福,有錢不見得就幸福。
記者︰有沒有想過去跑長途車啊,或者做點其他生意?
劉宗英︰那個活兒太累,也不安全,一家人在一塊安安穩穩就好。
記者︰你有沒有考慮過自己做點小生意?
劉宗英︰我過去賣過米皮,但現在三個孩子都在附近上學,中午回家吃飯,還要接送他們,我更想照顧好孩子。
記者︰沒想過買房?
劉宗英︰將來孩子有本事,可以自己買房。現在更想先擴大生意。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