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連續看到了幾篇文章,一是講義大利華人以金錢論英雄,文憑不值錢;二是今年大學畢業生找工作空前艱難;三是《紐約時報》的文章《我們所熟悉的大學已走向末路》指出美國研究生教育過分脫離實際。說的都是文憑貶值的事情。的確,如《紐約時報》指出的,高等教育如今是個高投入、低成效的行業,有很多弊端遭人詬病。中國大學嚴進寬出,邁出校門後卻找不到工作,直接體現了大學知識與現實的脫節;美國大學則是寬進嚴出,文憑含金量高,卻一樣存在專業不對口的現象,因為美國研究生特別是博士教育目的是培養研究人員和教授,不少人寫了一堆不解決任何有價值的問題的paper,沒人讀,浪費了多少人力物力,到頭來卻發現並非人人都有做研究的潛質。

羅賓遜爵士在TED會議上的精彩發言就幽默的指出:我們的教育集中培養上半身,孩子越大,教育越集中在他們的腦袋,還偏向理性分析的左腦。藝術與人文總是在圖騰柱的最下層,為什麼?因為西方現代大學系統和工業革命並行,培養的都是符合工業革命需求的技能,舞蹈、音樂、繪畫這些很難賴以謀生的技能就被擠到了一邊。可是隨著大學的發展,大學教授越來越成為隔離在象牙塔中特殊的一群,按照自己的形象和理想來教育學生,怎麼會產出形式多樣的人才來呢?

教育是個大課題,文憑只是代表其階段性成果的一張證明,絕對不能用於衡量人的成功。如果教育本身存在諸多問題,文憑又能代表什麼呢?但是,今天的金錢,也不能代表明日的財富。“讀書無用”論調是大毒草,書絕對要讀,關鍵是怎麼讀!我碰巧又看到著名作家Malcolm Gladwell的新書《Outliers》,主題是時勢造英雄。他舉了一群在20世紀初移民美國的東歐猶太人為例。這群人和同期的歐洲移民(愛爾蘭與義大利人)都生活在社會底層,教育程度低,其不同之處在於:猶太人四海為家,一般不當農民,聚集在城市裏,因而具有一些在城市裏能用得上的技能,比如制鞋、裁縫、賣雜貨等等。而且,因為猶太人常受歧視,練就了他們無比的韌性和與人打交道的無畏。這群人從新移民首個落腳點——紐約入境後,即使一句英語都不會說,也能比其他移民找到更多的機會。書中一名新移民,在街上賣魚時發現美國人無論多窮都願意買成衣。他經過仔細觀察,找到了兒童服裝這個商機,他那做裁縫的妻子沒日沒夜的幹,他沿街叫賣,居然慢慢的建立起了自己的服裝王國。

但是,故事的啟示並不只是“勤奮就會成功”甚至“讀書無用”。將近一個世紀以後,一名學者找到了這些早期移民的子孫,集中研究他們的職業。那些最早的成功商人,他們子孫是否“富不過三代”?還是都步祖輩的後塵成為了商人呢?答案居然完全相反:這些人的子女一般仍是子承父業,然而他們的孫子輩全成了律師、醫生或者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很顯然,這些人的子女因為看到了父輩的成功歷程,學到了經商的技巧,因而能把家業做大,有足夠的資金不是光用來經商了,而是投資到孫輩的教育裏——因為他們不願意他們的子女重複父輩的辛勞,因為他們認識到教育的價值!

文章來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ba277e0100daro.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