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博志董事長的怪論(杜震華)
2009年12月29日蘋果日報
在台大學生會舉辦的ECFA論壇中,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以國際貿易理論中的「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推論兩岸簽署ECFA之後,因為大陸工資、土地等生產要素低,將拉低台灣工資水準,反對簽署兩岸貿易協議。陳董事長為經濟學者,過去教授國際經濟學,卻不知為何要曲解經濟理論,令人好生納悶!
不必深入探討該理論,只要看看所得最高的國家(如美國或瑞士)有沒有重要的經濟學家在反對和低工資的國家進行貿易,就知道這個理論是否可以直接適用在實務上了。
「貿易協定是好事」
從古典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到大衛李嘉圖,乃至於新古典的赫克夏及歐林等經濟大師,一再告訴我們貿易對參與的國家都是有利的,因為透過專業分工,大家就自己最拿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生產,可以讓餅做得更大,大家都可以分得更多的餅;而小國可以獲利更大,因為貿易條件(相對價格)會傾向大國,使小國的獲利空間較大,這稱為「身為不重要者的重要性」。因此,和中國大陸貿易,台灣是獲利較大的一方!
如果高工資的國家真的會因為和低工資的國家貿易而降低工資,則目前所有先進國家的經濟學家和政府都嚴重失職,因為他們放任或鼓勵和低工資國家貿易,會「拉低」自己的工資率。而主張必須在中國同意台灣和其他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下才能簽署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綠色」學者,也同樣犯錯,因為根本就不應該和工資幾乎都低於台灣的東協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更別提中國大陸了!
去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克魯曼,在訪台回答記者訪問時,曾說「凡是國家簽訂任何自由貿易協定,多少都會犧牲國家的自主,但簽署這樣的協議還是好事,也是一件應該做的好事,這種事我們一直在做。」
換言之,克魯曼認為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是「好事」,美國一直在做,而他也贊成。陳董事長的言論,是在挑戰這位諾貝爾獎得主;奇怪的是,當時他為何沒有跳出來質疑克魯曼:老兄,你錯了!依照「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美國不應該和其他低工資的國家貿易,更不能「自由貿易」!
其實,導出「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的諾貝爾獎得主薩繆遜非常謹慎地設定了十幾個假設條件,才得出這個讓經濟學界覺得相當「有趣」的定理;但沒有人認為它有任何的實務價值,因為隨便一個假設不存在,其結論就無法獲得。克魯曼特別在他著名的國際經濟學教科書中寫道,三個最關鍵的假設在現實世界中都不會存在:一是必須只有兩個國家,同時生產兩種產品;二是兩個國家的技術水準相同;三是貿易會使得兩國的產品價格相等。其實更大的問題是,這個定理奠基於靜態的模型,沒有動態的投資和其他行為。
在真實的世界中,貿易的利得會被再投資,轉為更高的所得,參與的國家經濟都在成長,沒有人所得會下降!
反ECFA假設待檢驗
陳董事長以物理上「非真空狀態下」由高樓往下跳還是會有事,來比喻這些假設不成立時,還是會產生類似狀況。這完全是錯誤的類比,如果真要抬槓,可說高樓間有很多攔截物會攔住你,甚至一股風(如投資)將你吹得更高!國際經濟學還有一個理論,是由歐元之父孟岱爾提出的,在一些嚴格假設之下,自由貿易可以完全取代國際投資!陳董如果如此相信「理論」,應該更支持兩岸自由貿易呢;因為如此一來,綠營擔心的台商對大陸投資現象就會消失,不用再擔心了!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所經濟組副教授、台灣競爭力論壇貿易組召集人
***********************************************************************
別亂否認工資會被中國拉下(陳博志)
2009年12月30日蘋果日報
國民黨智庫的杜震華副教授投書說我講的要素價格均等化是怪論,說我曲解理論。
然而他的論點暴露了他既不了解學理,而又要拿似是而非的說法來誤導人民。
他說沒有重要的經濟學家反對和低工資國家貿易。這句話可能沒錯,但我也沒反對和低工資國家貿易。
目前國內存在的爭議並不是要不要和中國貿易,而是要不要簽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而只能和中國卻不能和其他國家更密切的經貿往來。杜副教授分不清楚這一點,很多質疑都是在打他自己編的稻草人。
國際貿易是不可免,也很少人反對的。但完全自由的貿易卻不見得是最好的選擇,和中國這一類有種種政府補貼及不公平政策干預的國家完全自由貿易,更像是赤手空拳和拿刀的人比賽一樣,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我一向主張若要和中國簽ECFA而進行自由貿易,必須要先和中國談判,要他們拿掉對其產業不公平的補助和對進口的非關稅貿易障礙。
自由貿易不見得好
若考慮所得重分配的問題,甚至公平的自由貿易也不見得是好的。例如國內外常用的教科書,Caves, Frankel, and Jones 的《World Trade and Payments》 第10版27~29頁就說明了自由貿易會對一部分人造成傷害的道理。教科書和論文中這類的道理和例子不勝枚舉。通常說自由貿易是好的,除了假設是公平競爭之外,真正的學者也都知道要假設得利的人會補償受損失的人,才能說貿易對整體有利。杜副教授擔任副教授已很久,不該連這種大學部學生都能知道的條件也不知道。
而貿易造成最令人注意的所得重分配作用,就是高工資國家的工資或工資上漲率很可能被拉低。這也就是杜副教授要批評的要素價格均等化作用。這作用其實是簡單而常見的市場力量。
若我國毛巾原來一條賣100元,其中老闆可付勞工40元工資,則低工資國家同樣的毛巾以一條90元在台灣賣,而使台灣製品也只能賣90元時,老闆能付的工資就只剩30元。若免除關稅而使毛巾降價至80元,則老闆就只能付20元工資。這道理很簡單,有點腦筋的人都能懂。
簽ECFA恐拉低工資
杜副教授和一些反對的人卻咬住Samuelson所證明的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來批評。其實這定理只是一個特例,他的條件是兩國工資會完全相同的一種充分條件而非必要條件。而且即使他的假設未完全滿足,通常高工資國家的工資仍會被往下拉。像杜副教授這樣說Samuelson的假設不成立,所以工資不會被低工資國家拉下的人,就像是說因為空氣阻力,所以從高樓跳下會往上飄一樣荒謬。
杜副教授引克魯曼的教科書說Samuelson的假設不成立所以定理不成立。其實人家說的是「不會相等」,而不是說不會拉近。克魯曼最近有一篇「Trade and Wages, Reconsidered」(Feb. 2008) 即明講不能忽略工資被拉低的作用,他並用一個模型試算出美國低技術勞工工資會大幅降低的結果。
杜副教授又說孟岱爾教授指出自由貿易可以取代國際投資,所以兩岸簽自由貿易協定即可不去投資。這說法不只一個錯誤,在此只指出一個,孟岱爾在《美國經濟評論》(June 1957)這文章乃是說,國際投資和自由貿易有一樣的要素價格均等化作用。換言之,過去我國大量到中國投資,正是近年工資上漲率下降和失業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杜副教授和其他人士對要素價格均等化的眾多批評多是像這樣錯的離譜,篇幅有限無法在此一一駁斥,有興趣的讀者請上台灣智庫網站,看更多詳細的批駁。政府和政府相關智庫人員用很多錯誤的說法要求否認要素價格均等化作用,這恐怕不只是因為這些人學識的問題,而是恰好證明政府很怕人民知道簽ECFA會使工資進一步被拉下去的真相。
作者為台灣智庫董事長、曾任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