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就瀉 可能腸躁症
2007/06/14
【聯合報╱許晉輝/三軍總醫院胃腸科醫師】

小明(化名)一緊張就想上大號,前不久國中基測考試期間,每天晚上都有腹瀉情形,考試結束後,症狀就好了。家人帶著小明到醫院看病,醫師詳細診療認為小明可能患有腸躁症,它是屬於功能性胃腸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


近20年來,生活方式改變,消化系統的疾病發生了極大變化。過去曾嚴重影響國人身體健康的消化性潰瘍、消化道傳染病等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病率正逐漸減少,而功能性胃腸疾病、發炎性大腸炎等發病率正逐年增加,已成嚴重影響國人生活品質的一大疾病。


功能性胃腸疾病發病逐漸增多,主要與心理、社會等因素密切相關。統計顯示,消化內科門診的患者中,功能性胃腸疾病病人約佔就診病人的70%以上,腸躁症患者大約佔了1/3。18-30歲是腸躁症的好發年齡,50歲以上發病率減少。目前認為學習和工作壓力過大、生活節奏過快與腸躁症的發病有關。


功能性胃腸疾病,顧名思義,就是指經檢查胃腸道無明顯器質性病變和生物化學異常的功能性疾病,主要包括喉球症、功能性胸痛、功能性消化不良、腸躁症、功能性腹脹、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瀉等的20餘種疾病。其中以功能性消化不良、腸躁症和功能性便秘最為常見。


此類患者主要以胃腸道症狀為主,多數常有焦慮、失眠、健忘、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經精神症狀。不同的功能性胃腸疾病臨床表現也不同,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有上腹痛和不適、上腹脹滿、早飽、惡心等;腸躁症常伴有大便次數與形狀異常的腹部不適或腹痛;功能性便秘主要為排便次數減少、排便困難或排便未盡感等。


功能性胃腸疾病發病年齡,多在20-50歲間,病程緩慢,常受情緒、精神、飲食等因素影響。症狀持續存在或反覆發作,一般累計須在12周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診斷功能性胃腸疾病,必須排除消化性潰瘍、胃腸道腫瘤等器質性疾病。


【2007/06/14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ivemen 的頭像
    givemen

    雲水人間的NEWS部落格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