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文憑 誰之過?

  • 2012-07-23 00:49
  • 中國時報
  • 【張瑞雄】

     大學指考成績公布,並開始接著考生填志願分發,今年最低登記標準落在只採計英文、數學甲和物理三科的校系,原始總分四十九分就能參加登記。表面上比以前七分好了很多,但仍是距離上大學所需的基本能力有段距離。

     採計英文、數學甲和物理三科的科系想必是理工類的科系,而這三科正好是對理工而言最重要的科目。雖然登記不一定就能錄取,但三個主要科目平均不到二十分,如果這位學生果真進入大學的理工科系,請問老師們要怎麼教?對這位學生要有甚麼期待?

     當然教育部或教育專家會說有教無類,當老師不是要「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而是要「把天下(所有人)都教成英才」,但如果學生不肯努力又志不在此,上大學鐵定不是被退學,就是蒙混畢業,是自己時間的浪費和社會資源的損失。

     為什麼現在大學生失業率高?因為上述的那些大學生,即使畢業,很多公司也不敢用,他們對自己也沒有自信心,於是很多會變成尼特族(NEET, 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或啃老族。若再加上很多人又有助學貸款的債務,大學一畢業人生馬上就變成灰白。

     這種文憑貶值的現像是誰的錯?政府允許了那麼多大學(火坑)的設立讓他們來跳要負很大的責任。讓程度不是太好的學生進入大學,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全民素質都被提高,但這些孩子進入大學後,不見得有能力讀得下去。他們也可能性向不在讀書,但社會的觀念、家長的壓力,再加上反正有學校可以念,所以就一路錯下去。

     大學雖然不是菁英教育,但也絕不應該是全民普及的教育。大學擴張後,水準不一的大學文憑再也不是就業的保證。而且受教育年限和薪資的連動關係,隨著滿街都是大學生而漸漸脫鉤,曾經反貧困聯盟發起人簡錫(土皆)稱這是「黑心文憑」現象。

     當然很多大學都是投資了很多軟硬體設備,也很認真辦學,但問題是粥少僧多,沒有那麼多的學生來填滿所有的大學,以至撿到菜籃裡都是寶,幾乎有學生就萬幸了,學生的程度也就無法要求了。

     教育部要開始強迫國立大學的合併,但對於數量更多的私立大學(包括科大)怎麼辦?以前國家資源不足,政府有鼓勵私人興學的辦法。現在除了國立大學的合併之外,教育部更應訂定鼓勵私校退場或合併的辦法,以前怕私立學校變成學店,賺錢後一走了之,所以對於私校的退場或合併諸所限制和極不友善。但現在你不讓它容易地自動退場,它更是學店,繼續製造失業的學生和頒發黑心的文憑。

     社會和家長的觀念更要改變,念大學不再是光耀門楣或人生必經之路。根據自己專長和興趣的求學生涯,具備一技之長,樂觀進取的態度,這才是廿一世紀生存的王道。

     (作者為東華大學資工系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