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基菩薩 降
話:訪遊著書乃在闡教釋疑,因而書以載道,為眾生啟蒙也!吾奉旨為唯心
宗立宗之初,帶引正鸞遊訪彌勒淨土,自是為眾生闡述彌勒淨土之殊勝
,再則也是為眾生與彌勒淨土契引善因緣,所謂「未修大道先結善緣」
,此一佛緣之契引自是頗為重要。賢生吾等出發吧!
勇筆:(合十頂禮)師啊!弟子請教一個問題,在慈尊下生之前有五十六億
年,如此長時間,人世間娑婆界裏漫漫歲月的變化,以您菩薩果位的
神通,應可窺測末來的世界是如何。在不違背洩露天機,以及您職權
範圍內,可否透露一些,列入書中以光篇幅。
菩薩:當然可以!在閻浮提的變化當然是廣泛而無常。依據現時記載之歷史
,人類文明進化史可分成好幾個階段,所以在未來仍然是如此;只不
過五十六億年卻不是一個可以串連起來的時空,因而在未來追溯考古
將致中斷某些時期;換言之,在此而至慈尊下生之時,將有二至三個
劫厄,使整個閻浮提生態變化。但在可見之未來人類生活習慣的改變
將是顯而易見,如食物的進化,將不致因循目前的型態,也因此而使
人身結構進而變化,其餘諸如人類聯繫通訊,目前屬於低層次之通訊
以及言語,但未來將使人類進行到靈意互通,此在修行普及的時候即
可端倪立見。
勇筆:可是如今的閻浮提充滿野心份子,充斥不安定因素,更因人心不思善
,爭執迭起,在在惡化了人類生存的世界,可能如您所言的圓滿嗎?
菩薩:物極必反。所謂國之將亡必出妖孽,數十億年長久時空中,世尊已預
示滅後世界的演變,因此在此歲月中,人類以及閻浮提的滄海桑田變
化莫測當屬必然,而眾生未成究竟之前,必須面對這五十六億年,因
此這漫漫歲月才有許多宗脈提出避禍之道。
勇筆:若以您之智慧,這些言論正確嗎?
菩薩:原則上都沒錯。就以唯心宗弘揚彌勒法義而言,眾生求生入彌勒淨土
,或者僅以往生兜率陀天,均是脫離此一閻浮提之渾噩;換言之,漫
漫五十六億年的修行長程,從人間轉移到兜率天或彌勒淨土,實可避
免閻浮提的生態變化及禍劫。
勇筆:多謝師之開示!咦!今日已入淨土,怎未見您護持弟子長身,這一路
行來,弟子可是不知眼前景像是為何物?
菩薩:因為今日吾帶引賢生參訪一處殊勝之地,因而屆時才讓賢生全程傳真
記述比較生動。
勇筆:哦!是哪個地方呢?
菩薩:就是慈尊說法的演法殿,那個地方乃慈尊為諸天佛菩薩、天子大神諸
眾說法之處。吾帶引賢生前去,再讓賢生記實傳真。到了!此處即是
演法殿。
勇筆:沒有啊!弟子沒看到金璧輝煌的宮殿,好像僅有面前幾株龍樹般的巨
樹,而此樹倒是如佛經所載,每枝有七彩寶華閃耀,而枝上每葉各有
千百萬道金光照射,每樹下有天女寶相莊妙,左右各執佩樂瓔珞演奏
法音。再往前看去,只是一片平坦,地上不知是砂土還是金粒,黃澄
澄閃耀金光。哦!看到了有無數背影盤膝趺坐。嘿!弟子有點居高臨
下的感覺。(此時身長可有三、四層樓高)只見這是一處寬廣無限,
由許多龍樹所圍繞,地面黃砂閃耀,細看俱是金砂,但在正中有一座
華幔為帳,幡琉垂揚巨大,有整棟三層樓高的師椅,正中之上端坐一
位大菩薩,只見衪面圓耳大,並且耳墜如扇,濃眉之間卻是長成茂密
,且皎白如雪,那對眼睛有點瞇瞇,但僅這一線眼神可就不得了,宛
如深潭清灈,就如一泓深潭潭面,緊接下來就是張著大口,應是笑口
常開,只不過這一張巨口大概可以讓飛機誤以為山洞藏進去,這應該
是慈尊法相吧!當然免不了那一座宛如山丘的大肚。師啊!奇怪!剛
才弟子還清晰可見慈尊法相,怎麼如今只見慈尊法相一團金光護罩,
弟子再也看不清慈尊法相了,莫不成弟子方才形容的過份,引起慈尊
怪罪。
菩薩:非也!慈尊道行深厚,金光外露,若非根基深厚者很難透過金光看見
慈尊法相。適才乃吾助賢生之力,是以可看清慈尊法相。
勇筆:原來如此!對了!慈尊法相果然是如今人間所流傳聖像的樣子嗎?
菩薩:非也!慈尊有三十二法相,相相美好,此一相乃因應引接末法遺眾,
慈心大願,故顯慈顏悅色之好相而已。
勇筆:弟子受教!圍繞慈尊周圍之佛菩薩及天子、大神等有不下千百萬之數
,黑壓壓形成萬頭鑽動。啊!不對!應該是萬佛大會,因為每一位聆
法者,頭上不論有髮無髮,卻都是金光閃耀。哦!這奇景可比人間的
霓虹燈跳躍更加壯觀了!只可惜有的看不清面貌,有的倒是可以看清
是老是少,或者眉清目秀,或者濃眉大眼。師啊!這可是道行深淺,
因而金光濃弱有異的現象?
菩薩:是的!
勇筆:看這情形,慈尊已在說法,可是弟子卻無法聽到法音,這怎麼辦?是
否可請您帶領弟子去拜謁慈尊也好就近見佛聞法?
菩薩:賢生弄錯了形容詞,佛經所謂見佛聞法必可不退墮,其有先決因素,
那就是必須蓮花化身之後見佛聞法,可不是指賢生目前這樣見佛聞法
。
勇筆:您這句話弟子就不服氣了!雖然弟子還是凡夫肉身,難不成凡夫肉身
見佛聞法就沒用嗎?如果是如此,有些法門強調求明師何用?求佛都
沒用了,何況求明師!
菩薩:賢生可真是伶牙利嘴!吾所謂賢生目前這樣見佛聞法,是指尚不能得
等覺智慧而不退墮;當然此時見佛聞法那是大福緣,有助增上心、出
離心、智慧根,並非無用,乃特指於佛經所謂之見佛聞法不退墮。吾
知賢生之心意,只不過卻被賢生的伶牙差點說倒了。
勇筆:弟子失禮了,只不過是弟子趁此機會請您為此開示一番而已。對了!
那怎麼辦!是您帶弟子前去拜謁慈尊嗎?(話落只覺耳中響起音律,
開始只覺是梵唱,但仔細細辨之下卻是一股細如流水,柔和語音在說
法。)「所謂識,不論是心識、八識,本體上乃為了別的作用,不論
八識其種種異名變化,也不論心識與六根、六塵、六境的互動,識體
若有執著邊見存在,即陷入輪迴;因為識不僅對眼前事了別分辨,它
更可以承續無數過去種種種子,因而識執染著,我見、我知俱皆偏離
,而識體作用亦因此偏離其正常功用;以不明事物由正知、正見所了
別當然乃正見所得,否則一如盲丁不知事物,則其識體不但無有作用
,甚而誤導作用。因而,唯識講萬法唯心。」師啊!這可是慈尊在演
法唯識,弟子聽來似懂非懂,萬法唯心,那麼心與識是否有分別?若
無分別,是否可說萬法唯識,可是識若不由心主又如何主宰?
菩薩:賢生疑問可再繼續聽法。
勇筆:是!(再細聽之下)「心為八識之主,心王之法即為心識,故一心所
在,即是可以影響六根功能,亦可主宰六根,而六根之淨與受控,則
與六塵、六境有其密切關連;但心王乃屬我人身為凡夫之時,必須由
心所主,但識體卻由無數劫以來之種子儲存而轉流至七識,再依附於
前六識,因而心識則是表與裏之結合,由識體所儲藏之種子未異熟之
前,由心王主控前六識。簡而言之,即是以目前的畏因慎行(即是由
心主控)使識體的儲藏種子不受,不受即是不受造作業的干擾,引起
變化業障層次顯現,就可以不入輪迴了!」呼!師啊!弟子總算有點
弄明白了!不過要再層次分明的剖析,弟子恐怕仍要大費苦工,可惜
機緣不夠,否則常常聆慈尊演繹唯識,這本書著作完成,弟子大概就
可將唯識理出個頭緒來了!
菩薩:那倒是不夠,眾生機緣各自把握。慈尊在此說法,六時不停,眾生得
生此土還怕不能成就。今日吾等就此結束了。回堂吧!
勇筆:師啊!回堂之前弟子請教一個問題,若要修行唯識定,如果還沒將唯
識觀釐清,僅以一心想像慈尊好相是否可行?
菩薩:賢生所行頂多可謂是正定而已,不能達到唯識定,唯識定的境界必須
是透澈宇宙萬物,萬法唯識所生,才能無漏無礙,必須慢慢來。好了
!到堂,今夜至此。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可!吾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