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宗教--佛道教 (10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
(大悲咒)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藏傳大悲咒 (十一面觀音咒) 十一面觀音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其梵名的意譯為十一最勝,或十一首,有時又稱為大光 普照觀音。由於形像具有十一頭面,所以通稱為十一面觀音。十一面觀音菩薩的名號,是 由其神咒而來。該神咒為「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為十一億佛陀所說,威力甚大。   根據《佛說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記載:「時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我有心咒, 名十一面。此心咒十一億諸佛所說,我今說之,為一切眾生故,欲令一切眾生念善法故, 欲令一切眾生無憂惱故,欲除一切眾生病故,為一切障難災怪惡夢欲除滅故,欲除一切橫 病故,欲除一切諸噁心者令調柔故,欲除一切諸魔鬼障難不起故。」由此可知此神咒之廣 大功德勢力。 十一面觀音在六觀音之中,主救濟、破修羅道,給眾生以除病、滅罪,求福現世利益。總 之為除惡向善,引導佛道之菩薩。關於觀音十一個頭面之寓義表徵,一說以為以左右十面 表示因位十地,最上一面表十一地佛果,以便使一切眾生轉明為十一品,得十一地佛果。 藏傳佛則有一說,羅剎鬼有十個腦袋,非常狂妄自大,觀音變成十一個頭,將其降服。 經中說持誦此《神咒經》,現世可得十種果報,或如《念誦儀軌經》說可得十種勝利。即 離諸病、如來攝受等。經中還說可得臨終見佛、不墮地獄。不非命終,得生極樂世界四種 功德。這些功德勝利,使十一面觀音信仰迅即播揚。 據經文所載,十一面觀世音在無量劫以前,從“百蓮華眼頂無障礙功德光明王如來”受持 此咒,即證無生法忍。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誠清淨如法持誦,必可與觀世音菩薩的慈悲 願力感應,且獲得十種殊勝的利益:   一、身常無病   二、諸佛攝受   三、財寶衣食受用無盡   四、能伏怨敵而無所畏   五、能令眾生皆生慈心   六、蠱毒鬼魅不能中傷   七、一切刀杖所不能害   八、水不能溺   九、火不能燒   十、不受一切橫死 若能依教相應、如說修行,即能除滅重罪,所求如願,並積聚無量功德,由此可見本咒之 大威神力。 ============================================================== 十一面觀音陀羅尼 (藏傳大悲咒) 納摩惹娜達拉雅雅 納摩阿里雅佳納 薩加拉貝勒佳納 尤哈拉佳雅達他加達雅 阿啦哈帝 桑雅桑布塔雅 納摩薩嚕哇達他加提唄阿拉哈達唄 桑雅桑布提唄 納摩阿里雅阿魯哇魯格帝 秀哇啦雅 布地薩埵哇雅 瑪哈薩埵哇雅 瑪哈加嚕尼加雅 達地雅他 嗡塔啦塔啦 基力基力吐露吐露 易笛威易笛加列加列 不啦加列不拉加列 固蘇美 固蘇瑪哇 壘 易利 密利 積地 作哈拉瑪巴納雅 娑哈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介

  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是我國遼代時的道殿(註)法師所編集。法師俗姓杜,字法幢。山西雲中(大同)人。年輕時學習儒家及佛家的學問,出家後持戒謹嚴,精研內典。

在顯教方面擅長於華嚴宗學,密教方面則熟習準提等法門。由於提倡顯密兼學,因此在原書中友人之序文中即稱之為「顯密圓通法師」。  

書分上下二卷。內分四門:顯教心要、密教心要、顯密雙辨、慶遇述懷。綜觀主書,可說是作者學佛修行的經驗與心得,尤其強調要融通佛法、實修佛法,更是對治今人學佛易犯毛病的良方。

  雖然本書以古體寫成,但文字淺顯易讀,不難理解。筆者曾將此書完整地讀過數遍了,每次皆有所得。在此只是將重點節錄,做為網友及同道之參考。雖然可以幫助大家快速了解此書的大意,但不免又有斷章取義的缺失。因此希望看過的朋友們可上網下載或到書局購買完整版來仔細閱讀,必有更多的收獲。

  另,本書第二部份之「密教心要」者,由於道殿法師熟習準提法門,故在實修部份皆以此法為之。但若有網友大德們修學密宗者,應依止具德的阿闍黎之教導而修習,於此書不相悖也。

註:原字為「辰+殳」,因今無此字,權以「殿」字代之。

 

http://my.so-net.net.tw/l17663/drama1/drama1.html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剛上師南公懷瑾傳授准提法修持要領開示

南懷瑾先生講


講於1978年9月

  我從未正式傳授過密法,實際上西藏密法幾大教派,紅、黃、花、白乃至東密,我都有資格傳授。但我不傳,原因是:第一,一般人學密法學不好。第二,學的人沒資格學。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轉法輪

原始佛教認為釋迦牟尼佛在波羅奈鹿野苑「轉法輪」說四聖諦,以示轉(初轉),教轉(二轉),證轉(三轉),三次宣說四聖諦,稱為三轉法輪。

一、示轉,佛對利根者說: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見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使其一聞即悟。

二、勸轉,佛對中根者說: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使其信受奉行。

三、證轉,佛恐鈍根人,仍不能信解,於是便引己為證,以明非虛,即: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使其破除疑慮。

 

 大乘佛教認為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先說《華嚴經》,但無人能明白,所以他從說四聖諦(即苦集滅道)開始;此階段最具代表性的經典為《阿含經》。

 

「第二轉無相法輪」,藉由對空性的認知,煩惱、生死是可以斷除的,從色法到一切遍智空,世間一切法皆無自性;此階段最具代表性的經典為《大品般若經》及《小品般若經》。

 

有些眾生不了解甚深空性,佛陀便對無自性再分別解釋,「第三轉善分別法輪」的《解深密經》、唯識方廣諸經、《如來藏經》、《妙法蓮華經》,詳細說明萬法唯識所現,心的體性是惟明惟知,具有原始自然之光明。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衣人槍擊住持 檢座被搜

數十億廟產糾紛 查有無教唆

2013年09月06日

 

住持釋圓塵(左圖,翻攝畫面)疑因廟產糾紛,去年在準提寺(右圖,陳宏銘攝)遭槍擊。

 

【綜合報導】身兼高屏地區五家大型寺廟的住持釋圓塵,去年9月在屏東準提寺遭人開槍射殺沒死,廉政署、屏東、台南地檢署聯手調查發現,槍殺案疑為廟產糾紛惹禍,昨搜索傳喚涉案殯葬業者等20人,釐清是否為串謀爭奪廟產、教唆殺人,且同步搜索台南地檢署一名疑似介入此案的檢察官。

釋傳孝法師在南部享有盛名,其名下金山寺、準提寺等國內廟產就高達數十億元,據了解,台南地檢署這名檢察官與釋傳孝熟識,對外自稱是釋傳孝的弟子,也常幫忙處理廟產問題。

前年5月釋傳孝圓寂後,由釋圓塵接任住持,開始一連串廟產糾紛,如今傳出該名檢察官疑似涉入其中。


 

廟產糾紛、暴力涉案人與檢察官關係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泰國和尚提LV包搭專機 Thai monks rich plane 有3名泰國和尚戴耳機、墨鏡,搭乘私人專機,座位旁還放了大大的LV名牌包,原本應該­清心寡慾的出家人,竟如此豪奢,引起佛教界反彈。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教的錯誤定義-----大智堪布慈誠羅珠

 

作者: 慈誠尼瑪上師

一、佛教的錯誤定義

佛教≠信仰

有些人認為,佛法是一種信仰。

信仰也即信心,佛法當然是需要信心的,但如果因此而說佛法就是信仰的話,又顯得過於簡單了,由於信心僅僅是佛法的許多觀念之一。 佛教的基礎和重點都不是信仰,而是智慧和大悲。 佛法雖然提倡信仰,但除了佛法以外,科學也有對信心的要求。 譬如,現代人提倡對科學要有信心,如果有人不相信科學的話,可能連飛機都不敢坐了。 正因為相信科技,相信飛機能將人從出發地帶到目的地,人們才會去坐飛機。 無論做世上的任何事,都要有信心才能成辦,而佛教所謂的信心,也就是如此,所以,認為佛教僅是一種信仰是不正確的,信仰不能等同於佛法。

佛教≠哲學

那麼,佛教是哲學嗎? 也不是。 哲學有西洋哲學、東方哲學等不同的類別,雖說其中的某些思想與佛教相似,但沒有任何哲理所剖析出的深度,能達到佛法的層次,所以,佛教也不等同於哲學。

佛教≠科學

佛教是科學嗎? 雖然佛教中的某些觀點與科學相同,但也不能就此將二者畫上等號。

佛教≠唯心主義

佛教是唯心主義嗎? 很多人認為,宗教是唯心主義,但這應該是針對西方宗教而言的。 多數的西方哲學家都是唯心主義者,故而他們也將西方的宗教歸入唯心主義的範疇,然而,佛教的思想與唯心主義是全然不同的,所以佛教也不是唯心主義。

佛教有四個宗派,其中的經部與一切有部根本就沒有唯心的論點,屬於大乘的中觀也沒有唯心的主張,而同屬於大乘的唯識宗則包含了許多不同的派別,其中僅有一派所講的小部份觀點與唯心主義有些許相同。

例如,英國的經驗唯心主義者貝克萊所主張的部分觀點,就與唯識宗所說的:“境由心生,法由心造”表面上有些類似。 羅素在《哲學問題》的第一章——“現象與實在”裡,也對貝克萊的觀點進行了剖析,並從中發現,要完全扳倒貝克萊的主張,還是有相當大的難度。 儘管如此,唯心主義的這些見解,也根本達不到佛教唯識宗所探討的深度。

除此之外,唯心主義與佛教的觀點就再也沒有任何相同之處了。

其實,不管是唯物主義、基督教、古印度宗教,還是其他宗教等等,都有與佛教相似的部分。 然而,這些例子只說明了它們有相似之處,卻不表示它們在整體上無分軒輊。 因此,縱有部分雷同,也不可將佛教視為唯心主義,因為二者從根本上就不同,如果撇開小小的相似處,而從宏觀的角度去看,其間的差異就更大了。 由此可以證明,將宗教視為唯心主義的觀點,純粹是西方傳來的一種主張,佛教是與此全然不符的。

舉例來說,月稱菩薩的《入中論》是代表大乘佛法最好的經典,該論認為:從世俗諦的角度來說,精神與物質都存在;從勝義諦的角度來說,則物質與精神均不存在,二者都是空性,並不是物質是空,精神是不空。 月稱菩薩進一步說道,這些都是釋迦牟尼佛的觀點,因為佛在《俱舍論》中,對世俗諦的精神與物質都有所探討,而在講述《般若波羅蜜多》時,又同時破斥了精神與物質。 換句話說,如果認為成立,則雙雙都成立;反之,則雙雙都要破斥。 這是月稱菩薩的論點。

而密宗寧瑪巴的觀點,則以無垢光尊者為代表,他認為:外境不是心,只是心的幻化而已。

唯心主義的觀點我也知道一些,佛教與唯心主義的觀點實在相去甚遠,因此,根本不符合佛教是唯心主義的說法。 其實也並沒有人真正認為佛教是唯心主義,只說宗教是唯心主義而已,因為西方宗教確實是如此的。

綜上所述,佛教不是唯心主義,因為它不認為精神是第一性;佛教當然也不是唯物主義,因為它不認為物質是第一性。

佛教≠宗教

佛教是宗教嗎?

“宗教”這個詞是從西方傳來的,如果從宗教的英文單詞religion本身的涵義來解釋的話,則佛教也不能算是宗教,因為religion的字義中含有承認上帝存在的意思,西方有些人不認為佛教是宗教,就是由於佛教不承認造物主的存在。 而過去佛教的一些高僧大德也持有同樣的看法,說佛教不是宗教。 我認為佛教也不是西方人所下定義的“宗教”,因為佛教向來都不承認上帝的存在。

既然如此,那麼,佛教究竟為何呢?

二、佛教的定義

佛教=佛學

佛教的真實含義就是佛學。 因為佛教實際上就是釋迦牟尼佛所傳下來的學科;或者可以說,佛法是讓凡夫人通過修學以達到佛之境界的一種方法,因此,佛教就是佛學。

佛教=教+證

佛經對佛教的定義就是兩個字:“教”和“證”。 教,是釋迦牟尼佛親口傳講的,或是經過釋迦牟尼佛加持和開許,然後由菩薩們寫下的經論,如藏傳佛教的《丹珠兒》和《甘珠兒》;證,是指個人的修證,其中包括了戒——戒律、定——禪定、慧——智慧三部分。 也就是說,教證這兩個字代表了整個佛法;另外,還有更重要的兩個字,也可以概括佛法的所有定義,那就是“智”和“悲”。 下面就從智悲兩方面來談談佛教。

所有的佛教,包括大乘、小乘,顯宗、密宗的內容,都可歸納於智悲當中。 智悲雙運,是整個佛教的精華所在。 修行就是要修智悲雙運,所謂學佛,也就是學智慧與大悲。

那麼,燒香、磕頭、念經等等是不是學佛呢? 是學佛的一部份,但不是最主要的內容。

佛是什麼呢? 唐卡中畫的面色金黃、結跏趺坐的佛是不是真的佛呢?

那是不了義的佛。 大乘佛法認為,佛的化身與報身,是佛陀為了度化凡夫與十地菩薩而分別顯現的形象。 佛為了能與凡夫人溝通,就必須顯現化身。 雖說每個眾生都具有如來藏,但由於沒有證悟,因此佛的法身對我們還無法起到作用。 要想證悟,想走解脫道,就必須依靠化身與報身佛的引導,然而,化身與報身都不是真正的了義佛,唯有法身才是真佛。 所謂的法身佛,就是指智悲雙運。

我們學佛,就是要學智慧與大悲。 所謂的成佛,就是指斷盡所有的貪嗔癡煩惱之後,所顯現出的原本具備的如來藏之所有智慧與大悲。 除此之外,別無他意。

寧瑪巴的高僧榮森班智達曾說過:佛教永不改變的定義,就是智與悲。 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任何解釋可以完整地表達佛法的內涵。

他還認為:學佛的方法不一而足,用哪個方法都行。 譬如淨土宗的念佛是方法之一,禪宗的打坐參禪也是一種方法,但不能認為除了念佛以外,其他的方法都不算是學佛;同樣,出家人守出家戒,在家人守在家戒,這是兩種方法。 不能認為只有出家戒才是真正的戒律,或者認為守在家戒就不能成佛;密宗有氣脈明點的修法,但這並不是成佛的唯一道路,不修氣脈明點也可以成佛。 這些都只是方法而已,有些方法可有可無,佛教並沒有限定非用哪一種方法不可,但唯一不變的精華,就是智悲。 任何方法如果修不出智慧與大悲,就不能成其為佛法。 雖然這是榮森班智達的論點,但卻是顯密都認同的。

總而言之,如果從智悲兩方面來表述佛法,就能完整地概括佛法的全貌。

如果有人問:什麼是佛法? 則可回答說:佛法就是智悲。

學佛是什麼呢? 就是學智慧與大悲。

(一)智

所謂“智”,是指佛的智慧,其與世間的智慧不盡相同,但也有類似之處。 譬如,佛對娑婆世界——亦即世間人所說的宇宙——的描述,或對世間種種事物的看法,既有與一般凡夫的觀點一致的地方,也有出入較大之處,但無論如何,佛之所言都有其一定的道理。

例如,佛在描述宏觀世界時,曾提到有須彌山、四大部洲等等的存在,這就與部分世人的宇宙觀有著一定的差異,因為以常人的眼光來看,這些事物都是無法找到的。

雖然在之前,我就已經講過佛陀為何要如此描述的原因,相對於古代的人來說,如果能明白這個道理,對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更具有深刻的意義。 因為,古代人對宇宙的形成與結構所知有限,當時的佛教徒也不會對這個議題進行進一步的思維,所以沒有必須解釋的迫切性,但在當今世界,依賴現代科技而形成的宇宙觀,尤其是對宏觀世界的認知早已深入人心,其中就有許多與佛教亦異亦同的觀點。 為了不讓世人對佛教產生誤會,所以有必要再次予以說明:

佛陀傳法的首要目標,就是要向每一位聽法者確切地傳達三法印的義理,如果不能講清三法印的道理,就失去了傳法的意義。

憑什麼說三法印如此重要呢? 這是有經教為證的,佛陀在世期間,弟子曾問佛:佛陀圓寂後,若有外道假造佛經,該如何分辨正法與偽法呢? 佛回答說:無論任何經論,只要包含了三法印的道理,都可納入佛教之中,否則,就不是佛法。 提綱挈領抓住要點,才是佛陀最看重的,這就是為什麼佛傳法時十分注重三法印的原因。

釋迦牟尼佛住世期間,在釋迦教法的聽眾當中,有著各種不同背景的眾生──外道、婆羅門教徒、天人、非人等等。 其中以婆羅門教徒為主的很多聽眾,都持有與實際不符的宇宙觀。

佛陀深知,如果不合時宜地去駁斥他們,必然會引起他們的反感,弘揚佛法的事業也將受到威脅。 為了與這些聽眾的根基相應,釋迦牟尼佛便採用了一些善巧方便——雖然明知那些觀點是不對的,卻沒有去推翻他們。 只要能傳講三法印中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的道理,其他觀點正確與否都不必在意。 因為唯有通達三法印,才能讓他們從輪迴中解脫。 其他諸如宇宙觀等等學得再透徹,也與解脫沒有任何關係。

正因為佛陀沒有更正他們的其他觀點,所以當時的宇宙觀就被保留了下來。 當聽眾的根基發生變化時,佛即會適時地駁斥他們原有的宇宙觀或其他觀點,並建立一種與其根基相應的宇宙觀,這些都是佛陀傳法時所用的善巧方便。 之所以會有不同於現代的宇宙觀出現在經典中,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這種解釋,並不是為了應付現代人所提出的“佛經內容與當代科學結論不一致”的質疑,才強詞奪理用於搪塞的,而是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解釋好了。 因為當時的人並不具備現代人對宇宙所了解的知識,因此也沒有必要作出什麼解釋。 這就說明,佛陀利用這些權巧方法來調化眾生,是具有遠見卓識的表現。

佛陀自己也曾說過,為了適合不同聽眾的口味,他傳法時講過許多相互不一致的論點,但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空性。 例如,從世俗諦的角度來說,三法印中的諸行無常及有漏皆苦是真理;然而從勝義諦的角度來看,就談不上是絕對的真理。 唯有其中的諸法無我,才是絕對的真理。

其實,縱使佛教對宏觀世界的描述與現代人的認知不同,也不能證明佛教的觀點是錯誤的。 因為,所謂現代人對世界的認知,也只能說是現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用肉眼或儀器所能觀察到的世界罷了,誰也不能就此認定這是唯一的宇宙真理。

佛教認為,六道眾生看同樣的一杯水,會有六種不同的顯相;六道眾生看世界,會看見六種不同的世界,這就是多種宇宙的概念。

就微觀世界的層面來說,以前也講過許多了,現在只略提一下。 從過去的經典物理到相對論,再到量子物理,一路走來,這些科學的觀點越來越接近佛教的論點。 量子物理學的創始人也認為,自從提出了量子物理的論點,人類對物質世界的認知,已朝佛教等東方文明所指引的方向邁了一大步。 我提到這些的原因,就是為了指出科學與佛陀智慧相似的地方。

而它們之間的不同之處,就是只有佛才能講出的那些論點。 不論是現代的科學或哲學,就算再往前發展成千上萬年,也永遠無法達到佛的境界──空性、光明、萬法皆為佛的壇城、本來清淨等等。 世間所有的思維與邏輯,所有的聰明才智,甚至神通,都無法感知佛的這種境界,這就是佛的智慧凌駕於所有知識之上的表現。

話說回來,智悲的“智”,可以簡單地解釋為證悟空性的智慧。 證悟空性包含了很多意義:證悟人無我,證悟顯宗中觀的空性,以及證悟大空性與光明;從密宗的觀點來說,空性與光明沒有任何分別,這也涵蓋了大圓滿的見解。

在世間流傳下來的所有文獻及思想中,都不存在大空性這個名詞,即使有的話,也只是將物質分解到不能再分的粒子後,所剩的一片空白。 而現在有些人就連這點都還不敢肯定,仍然要堅持保留能量的存在──能量也是物質。 因為,如果連能量都不存在的話,那麼所有的物質都將變成是無中生有的,對很多人來說,這是個無法接受的結論,因此,他們所能理解的程度,連顯宗的境界都達不到。

我在前面提過,在微觀世界中,科學與佛的見解稍微有些相似,但這還不是佛的境界。 雖然有一些七、八十年前的中國學者,不論出家與在家人都有,曾用愛因斯坦的質能轉換理論來解釋空性,但都不是很恰當的,因為這種解釋實際上是一種斷見:質量轉換成能量後,質量就消失了——原來存在的變成空無,但這並不是真正的空性。

佛所講的空性,不須經過這種轉換的過程,而且依照能量守恆定律,也無法承認從有到無的說法;即便承認,這些推導也絕對不符合佛教所講的空性。 事實上,真正的空性並不是物質變成空性,而是既是物質,又是空性,在物質現象存在的同時就是空性,這才是佛所說的空性。

儘管現代物理學家對物質世界的認知,已與佛的觀點相當接近,但在精神層面或空性的見解上,現代人與佛教的智慧相比,仍有著天壤之別。

以世間人的智慧所能達到的最佳結果,充其量是能讓日子過得更好一點,譬如科技的發達所帶來的物質文明等等,可是也有人認為,科技帶來的不是更好的生活,而是更複雜、更危險的生活,這種說法也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相對而言,經由佛的智慧所能達到的結果,則是讓每位眾生都能從輪迴中解脫。 這不僅僅是書面上的理論,而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只要肯如理如法地修行,每 ​​個人都能親身體驗到這種結果。

以上所講,就是佛教的“智”。

(二)悲

所謂“悲”,亦即大悲心。 大悲心是大乘佛法的精華,因為所有的大乘發心,都是以大悲心為起始的。 如果失去了大悲,就根本不能稱為大乘佛法。

佛陀所講的大悲,是世間所有的思想當中都根本不存在的見解。 雖然中國的傳統文化崇尚倫理道德,西洋文化提倡慈善與社會公益,但佛陀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換、自輕他重等思想,以及大乘菩薩所履行的無條件的奉獻,卻是整個世界絕無僅有的。

如果要細說大悲,則可從兩方面著手:

1 、世俗方面的大悲

譬如,佛陀在學道之時,僅僅為了讓一頭飢餓的獅子填飽肚子,就毅然決然地佈施了自己的身體;又譬如,倘若有人強迫這個房間裡必須有一個人從十樓跳下去摔死,那麼,符合大乘佛法真正意義的行為,就是房間裡的每一個人都主動表示自己願作那個跳樓人。 這不只是嘴上說說罷了,而是發自內心的想到:“如果跳下去,一定會非常痛苦,不如讓我來代替其他人承受這個痛苦吧!”

諸如此類的布施及忍辱等行為,都是世俗方面的大悲心。 佛法的真正意義,是不僅要這樣發心,還要有實際的行動;不僅要從事救災、布施衣物、看護傷病患者等解決眾生暫時痛苦的慈善活動,而且甘願為眾生的解脫付出包括生命在內的一切代價。

話說回來,我們不能因為慈善活動只能解決眾生的暫時痛苦,就放棄力所能及的世間慈善之舉。 作為發心利眾的大乘行人,社會上的慈善活動當然也應該參加。

戒律中有一則故事:一個重病臥床不起的比丘,由於沒人照顧,所有大小便都拉在床上,污穢不堪的景像大家可以想像。

一天,釋迦牟尼佛帶著阿難來到這個比丘的住處。 見到佛陀的大駕光臨,比丘惶恐至極,然而,佛陀卻輕言細語地安慰他,並讓他把臟的衣物拿來,然後親手替他洗。 既然佛都能這麼做,身為佛弟子的我們就更不用說了。 不過,這還算不上是真正的悲心。 真正的悲心,是在生死關頭能做出捨己為人的決定,並付諸實行。 雖然在某些其他的思想或理論中,也提及了這一點,但他們的悲心,卻是片面的,範圍很狹窄的;而佛的大悲心,卻是針對所有的眾生,而不是僅僅針對人類或佛教徒的。

2 、超世俗的大悲

更廣、更偉大的悲心,是絕不止於讓眾生吃飽穿暖,雖然這些事也要做,但卻不是重點。 最重要的,是要讓所有眾生明白輪迴的真相及解脫的方法。 首先是令眾生了解輪迴的真相,然後教導他們如何從輪迴中獲得解脫。 佛最偉大的慈悲即在於此。

為什麼呢? 譬如,縱使將一位病人照顧得無微不至,直到康復為止,但這樣能防止他以後不再生病嗎? 不能。 我們能解決的,只是這一次生病的問題罷了,他在以後的生生世世中所要經歷的病痛,我們是愛莫能助的;任何形式的財物布施,都只能暫時地解決他人生活貧困、衣食無著的問題,卻並非長遠之計。 只有讓眾生明了生老病死的真相,引導他們修行,從而踏上解脫道,才能徹底地、永久性地解決他們的所有痛苦,所以,這才是真正的利益眾生、度化眾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救度。

唯有佛這樣的悲心,才算得上是大悲,其他世間的慈悲只能說是“悲”而已,還不能用“大”來形容,因為大悲心與佛的智慧有著很密切的關係,而菩提心也就是大悲心。

大家都知道,雖然其他宗教所作的慈善事業比較多,但其以救人救世之名所挑起的戰爭也為數不少,所以,這是不是絕對的慈悲心還值得商榷。 相對而言,佛教從來就沒有要征服或降服的意思,佛也說過,他根本不在意人與人之間的戰爭所獲得的勝利,他所強調的勝利,是通過調伏自相續所得到的勝利。

其實,大悲還有很多不同層次的意義:

佛曾經說過:“我告訴你們解脫的方法,要不要解脫,全由你們自己決定。”也就是說,每個眾生的命運,都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而不是由佛陀來安排的。 這種說法所表明的態度,就不像其他宗教所供奉的“救世主”或“造物主”,誰能上天堂,誰該下地獄,都由他們來主宰。 由此可知,在大悲當中,也包含了佛教的自由、寬容、平等、和平等意義。

(三)智悲雙運的修法

那麼,該如何修智悲呢?

其實,菩薩所行持的六波 ​​羅蜜多,都沒有超出智悲之義:布施、持戒、忍辱是大悲;禪定、智慧是智;精進則是智悲的助緣。 以智悲二字來界定佛教的意義,是簡捷的說法,其深廣的內涵,就是六波羅蜜多。

既然整個佛法的精華,就在於智悲二字,那麼,是否有什麼方法可在一座當中將八萬四千個法門都涵蓋呢? 答案是肯定的,方法就是修智與悲。

有人會提出疑問:脩大悲心需要細密深刻的思維,而證悟空性的智慧又不需要任何雜念,既然如此相互矛盾,又怎能在一座當中同時修呢?

對我們初學者來說,首先要修菩提心、受菩薩戒,一旦受了戒,菩薩戒的戒體──菩提心就已經存在於我們的相續當中,在此基礎上,就可以進一步修空性。

當進入空性的狀態時,並沒有明顯地思維“願一切眾生脫離輪迴痛苦”,也可說是沒有明顯的大悲心,但因為之前受的菩薩戒戒體已存在於心中,故而,當心進入空性境界時,菩薩戒也隨之而進入空性之中。 我們要知道,菩薩戒並非物質,而是一種心的狀態,雖然在進入空性境界時,心裡並沒有任何明顯的念頭,但菩薩戒卻是存在的,所以,心與菩薩戒不分彼此,同時都可以進入空性的境界。 此時菩薩戒即是空性,空性即是菩薩戒,這就是智悲雙運。

所謂雙運的意思,就是當我們在證悟空性的境界中停下來時,心既是證悟空性的智慧,又與菩薩戒無二無別。 如果能這樣修,則所有大乘佛法的精華都已包含,再沒有什麼需要修的法了!

這是初學者的智悲雙運修法,如果能這樣修,則僅在一個坐墊上、一個位置上或同一時間內,就可以將佛的八萬四千法門之精華徹底無餘地修完。

菩提心與空性的具體修法在此無須重提,只要將兩個修法合併即可。

當然,在大悲心之前,還是要先有出離心。 倘若自己對輪迴痛苦都沒有感受的話,是無法對眾生生起慈悲心的,因為慈悲心的來源,即是眾生的痛苦。 沒有慈悲心,菩提心也無從生起。 出離心的另一個條件,是希求解脫。 當看到眾生在遭受痛苦折磨時,發願要讓他們獲得解脫。 但轉念一想,如果自己都不能先解脫的話,又如何能帶眾生解脫呢? 這樣一來,出離心的兩個條件就都具備了。

出離心是菩提心的基礎,有了菩提心就可受菩薩戒,而菩薩戒是可以自受的,在受持菩薩戒之後,便開始修空性。 當菩提心與空性結合在一起時,即為智悲雙運。 有了這樣的見解,則所有大乘顯密教法的精華都已了然於心。

出離心、菩提心要一個個分開修,最後進入空性的境界,這樣一來,前面修的出離心與菩提心,也就成了空性的智慧。

此處所說的空性智慧,不像小乘的人無我見解,它是含有大悲心成分的,而在大悲當中,又有證悟的智慧。 這些智悲雙運的見解與修法,囊括了所有佛法的涵義,說起來雖然這麼簡單,真要做起來時,卻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出離心的生起,要靠人身難得、死亡無常等外加行;而生起菩提心的條件,則是積累資糧(修曼茶羅) ,及清淨業障(修金剛薩埵) 。 顯然,不論選擇哪種方法學佛,都離不開外加行與內加行的修法,這也是我一直強調修加行的原因。

現在我們都已經知道,佛教的真正意義,是智與悲。 從今往後,我們學佛就學這兩個字,修行就修這兩個字,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可學可修的了!

 

from: http://translate.googleusercontent.com/translate_c?depth=1&langpair=auto|zh-TW&rurl=translate.google.com&u=http://h.foyuan.net/blog-89886-298632.html&usg=ALkJrhilXYTlYPQmdhIJD_P4fjH6SwP5AA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境鄰海,海中龍王時常興云作雨,致令水患時聞。 須竭長者為消災祈福,恭請釋迦牟尼佛至國內應供。 龍王雖明知佛陀蒞臨,卻依然故我,大肆發威,水淹國。 慈悲的釋迦牟尼佛,護念眾生性命,齋飯用畢隨即施展神通,將國國民悉數帶往天界的阿耨達池。
到達天界後,大眾依序就座,此時,天帝心想:“真奇怪!世尊身旁常有二位羅漢比丘──智慧第一舍利弗尊者,以及神通第一目犍連尊 ​​者,隨侍在側,增益佛光威德;怎麼今天只有看到目犍連尊 ​​者一位而已?”天帝心中所打的妄想,佛陀當下就知道了。 於是,啟口囑咐合掌侍立的目犍連:“你趕快將舍利弗找來。”於是,目犍連尊 ​​者依教奉行,禮佛事畢,就出發了。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宗教矛盾撕扯緬甸
THOMAS FULLER 2012年12月03日

實兌難民營的穆斯林女孩。有組織稱實兌穆斯林面臨種族清洗。

Kuni Takahash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實兌難民營的穆斯林女孩。 有組織稱實兌穆斯林面臨種族清洗。

緬甸實兌——這座位於海邊小鎮外圍的佛寺裡呈現一片寧靜祥和的景象,七名身穿藏紅色長袍的沙彌在參天大樹的樹蔭下乘涼,他們的師傅尼亞那(U Nyarna )正在一間灑滿陽光的佛堂裡會客。

但在這樣寧靜的環境裡,尼亞那傳達的信息卻十分不和諧,與佛教避免傷害生物的觀念大不相同。 他主動地開始控訴穆斯林,稱他們是侵略者、不受歡迎的訪客以及“臥榻之上的毒蛇”。

  • The New York Times

  •  一座清真寺在實兌爆發的教派衝突中被燒毀,實兌是前英國殖民地的哨崗。

    Kuni Takahash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一座清真寺在實兌爆發的教派衝突中被燒毀,實兌是前英國殖民地的哨崗。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緬甸總統稱將以武力平息宗教衝突
THOMAS FULLER 2013年03月29日

在勃固地區的一個清真寺,佛教徒暴徒襲擊了穆斯林及他們的財產。上週,至少有40人因衝突喪生。

Khin Maung Win/Associated Press

在勃固地區的一個清真寺,佛教徒暴徒襲擊了穆斯林及他們的財產。 上週,至少有40人因衝突喪生。

曼谷——本週四,緬甸總統登盛(Thein Sein,又譯吳登盛)表示,他已準備動用武力平息致使國家陷入動蕩的宗教衝突,他的言論回應了號召採取更加有力的安全措施的呼聲,此類呼聲甚至來自一些資深民​​主人士。

“我一定會堅定地動用憲法賦予我的權力,部署安全部隊。”登盛在一次電視講話中說,這是自緬甸中部上週發生的反穆斯林沖突造成至少40人喪命後,他第一次公開發表評論。

  •  週四,緬甸總統登盛在發表電視講話。

    Associated Press

    週四,緬甸總統登盛在發表電視講話。

  •  週日,緬甸軍人恢復了密鐵拉街頭的秩序。此前,佛教暴力分子對這裡的穆斯林社區進行了一場長達三天的襲擊,造成32人死亡。

    Khin Maung Win/Associated Press

    週日,緬甸軍人恢復了密鐵拉街頭的秩序。 此前,佛教暴力分子對這裡的穆斯林社區進行了一場長達三天的襲擊,造成32人死亡。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緬甸佛教徒暴亂活動不止
THOMAS FULLER 2013年05月30日

一名警察在北部城市腊戌一座被焚燒的清真寺旁,這是近期緬甸爆發的一場宗教暴力事件。

Soe Zeya Tun/Reuters

一名警察在北部城市腊戌一座被焚燒的清真寺旁,這是近期緬甸爆發的一場宗教暴力事件。

 

曼谷——週三,安全部隊竭力為緬甸北部的一座城市帶來和平,因為一夥信奉佛教的暴民在一座清真寺、一所穆斯林學校和一些商店放了火。 這是緬甸爆發的最新一次宗教暴力事件,表明佛教的激進派別可能已蔓延到了該國更廣的地區。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緬甸佛教極端勢力抬頭,引起他國佛教徒警覺
THOMAS FULLER 2013年06月22日

與這場自稱為969原教旨主義運動有關聯的佛教寺廟已經開設了社區中心和全國兒童參加的周日學習項目。

Adam De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與這場自稱為969原教旨主義運動有關聯的佛教寺廟已經開設了社區中心和全國兒童參加的周日學習項目。

緬甸東枝——在完成誦經儀式,為過去的罪過懺悔後,在緬甸受到搖滾明星般追捧的佛教僧人阿欣威拉杜(Ashin Wirathu)坐在座無虛席的數千名信徒前,開始痛罵他所稱的“敵人”——緬甸的穆斯林少數族裔。

阿欣威拉杜在提到穆斯林時說, “你可以充滿仁義和愛心,但你不能睡在瘋狗身邊。”

  •  

    Adam De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阿欣威拉杜是這場激進運動的領袖,言論自由與煽動之間存在微妙區別,緬甸在脆弱的過渡時期放鬆了對言論表達的限制,阿欣威拉杜對此加以利用。

 

“我說他們是搗亂分子,因為他們就是搗亂分子,”阿欣威拉杜在結束了兩個小時的講經後告訴一名記者。 “有人說我是一個激進的佛教徒,這讓我驕傲。”

多年來,世界已經習慣了佛教的溫和形象:達賴喇嘛的謙虛言辭,以佛教為靈感來源的冥想在全球流行,以及來自東南亞和其他地方、赤腳的僧人在黎明時分從村民接受施捨的明信片般的祥和場景。

但在過去一年裡,狂暴的緬甸佛教徒手持刀劍,阿欣威拉杜等僧人開展辱罵性的講經說法,這樣的形象突顯了極端佛教在緬甸的崛起,暴露了緬甸在結束數十年軍事統治時代之後更大自由的陰暗面。 無法無天的佛教暴徒已經殺害了200多名穆斯林,並把逾15萬人(主要是穆斯林)驅離家園。

阿欣威拉杜否認自己在這些暴亂中扮演了任何角色。 但批評人士表示,他的反穆斯林說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煽動了暴力行為。

去年開始出現在緬甸社會邊緣的極端佛教派別,已經發展壯大,成為一場全國性的運動,其議程包括抵制穆斯林生產的商品。 它通過在全國各地定期舉行、吸引數千人參加的講經說法,以及廣泛分發的講經DVD傳播信息。 與該運動有關的佛教寺廟還開辦了若干社區中心及一個週日學校計劃,面向全國6萬名小僧侶。

充滿仇恨的言辭及暴力行為已經危及緬甸的民主之路,令人質疑政府保障緬甸城鎮安全的能力,以及政府在佛教徒佔多數的國家管束佛教徒、或對其提起公訴的意願。 殺戮事件還在亞洲穆斯林國家引發衝擊波,破壞了海外本來近乎一致的印象,即緬甸實現了從軍事統治到民主社會的了不起的和平轉型,難能可貴。 印度尼西亞當局在今年5月粉碎了其所稱的炸彈襲擊雅加達緬甸大使館、為緬甸穆斯林所受攻擊報仇的陰謀。

阿欣威拉杜是這場激進運動的精神領袖,他在言論自由與煽動之間打著擦邊球,利用緬甸在脆弱的轉型期放鬆了的言論限制。 他本人當年曾被軍政府監禁八年,罪名是煽動仇恨。 去年,阿欣威拉杜和數百名政治犯一起獲釋。

今年3月,中部城市密鐵拉發生了殘殺小學生和其他穆斯林居民的事件,人權組織記載了這一事件。 阿欣威拉杜最近在講經說法時稱,報導所稱的這些暴力行為是在展示力量。

“如果我們軟弱,”他說,“我們的土地會被穆斯林占領。”

佛教在緬甸的地位似乎非常穩固。 九成緬甸人是佛教徒,商界、政府、軍隊及警方高層領導幾乎都是佛教徒。 緬甸大約有5500萬人口,穆斯林少數族裔所佔比例估計為4%-8%,其餘主要是基督教徒和印度教徒。

但自稱民族主義者的阿欣威拉杜表示,佛教正遭到穆斯林圍困,穆斯林生兒育女數量超過佛教徒,他們還買下佛教徒的土地。 在一定程度上,阿欣威拉杜是在企圖喚醒始於英國殖民時期的歷史積怨,當時印度人(很多是穆斯林)被調派到緬甸當公務員和士兵。

阿欣威拉杜散播的強悍的民族主義信息,引起了其他國家的佛教徒的警覺。

3月騷亂過後,達賴喇嘛表示,以宗教的名義進行殺戮是“不可思議”的,他督促緬甸佛教徒在佛像面前思索並尋求指引。

鄰國泰國的佛學家、知名僧人拜訕·維薩洛(Paisal Visalo)法師說,緬甸激進僧人所宣揚的“我們和他們”的理念,與佛教格格不入。 但他哀嘆道,他和境外其他知名僧人的批評在緬甸迄今“影響甚微”。

“緬甸的僧​​人很孤立,同世界其他地方的佛教徒聯繫甚少,”拜訕法師說。 唯一的例外是另一個歷史上深受族群衝突之苦的斯里蘭卡。 緬甸僧人受到斯里蘭卡僧伽羅僧人所扮演的強硬政治角色的啟發,僧伽羅人是斯里蘭卡的多數族裔。

隨著緬甸越來越分化,反穆斯林的說教已經遭遇初步的反彈跡象。

對暴力行為和仇恨言論失望至極的人中,包括2007年由佛教僧侶領導的反對軍政府統治的和平起義“藏紅花革命”(Saffron Revolution)的一些領導人。

“我們在2007年呼籲和平與和解時,沒想到會出現這種暴力,”保格賈迪(Pauk Jadi)寺的住持阿欣尼亞納尼加(Ashin Nyana Nika)說。 本月早些時候,55歲的他出席了穆斯林團體贊助的一次會議,討論這個問題。

仰光一所寺院學校的校長阿欣盛達瓦拉(Ashin Sanda Wara)說,緬甸的佛教僧侶分化成了接近旗鼓相當的溫和派和激進派。

他認為自己站在溫和派的陣營。 但他說自己“害怕穆斯林,因為他們的人口在快速增加”,此言突顯出緬甸社會對穆斯林根深蒂固的懷疑。

阿欣威拉杜利用了這種焦慮,一些人把這種焦慮稱作是來自鄰國孟加拉國的“人口結構壓力”。 緬甸社會對一個由大約100萬無國籍穆斯林組成的群體存在普遍反感,這些穆斯林自稱羅興亞人,部分是從孟加拉國移民過來的。 去年緬甸西部羅興亞人和佛教徒之間爆發衝突,激怒了佛教界,似乎在後來全國爆發的暴力事件中起了一定作用。 阿欣威拉杜說,那些衝突成為他的啟示,鼓舞他傳播自己的教義。

阿欣威拉杜領導的運動的主題曲唱道,有些人“生活在我們的土地上、喝我們的水,卻不感激我們”。

“如有必要,我們會用自己的骨頭築起一道圍牆,”這首歌反復出現的歌詞稱。 歌中沒有明確提到穆斯林,但阿欣威拉杜說歌詞指的就是他們。 在他講經說法時分發的小冊子把穆斯林妖魔化,稱“緬甸正面臨著一種極其危險、極其可怕的毒藥,其毒性之嚴重,足以毀滅一切文明”。

緬甸有很多人懷疑(但拿不出證據),阿欣威拉杜同某些強硬派佛教徒勢力結成了同盟,那些勢力想要利用他領導的運動的民族主義,在2015年選舉之前凝聚人氣。 阿欣威拉杜否認存在此類聯繫。

但政府幾乎沒有採取任何行動遏止他。 在阿欣威拉杜到訪東枝期間,交警為他開道,讓他的車隊浩浩蕩盪駛過一個個十字路口。

進入寺院後,他的隨從領著一隊人從信徒人群中穿過,信徒在他走過時跪伏下來,這一切都經過精心編排。

阿欣威拉杜的運動自稱969,僧侶說這三個數字象徵著佛陀、佛法修行和佛教界的美德。

然而,儘管他們試圖形容該運動不具有威脅性,但許多穆斯林感到憂慮。

阿欣威拉杜的車隊中有60輛不停鳴笛的摩托車。 在車隊進入東枝的兩個小時前,該市中心市場上的穆斯林小店主吞吞乃(Tun Tun Naing)低聲說起阿欣威拉杜的這次到訪。

“我真的很害怕,”他說。 當有顧客走進店裡時,他停了下來。 “我們告訴孩子們,沒有絕對必要就別出門。”

Wai Moe自曼德勒和仰光、 Poypiti Amatatham自曼谷對本文有報導貢獻。

翻譯:許欣、陳亦亭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上一天人間多少年: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在佛教的計時單位中。「剎那」是表示極短的時間,「劫」是表示極長的時間。

劫又分為小劫、中劫、大劫三種。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淫法師性侵5女 判10年

女弟子幫忙物色 口水加持玩3P

2013年06月18日

披著袈裟的淫狼楊贊儒,昨二審判刑10年。翻攝網路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貼)南懷瑾老師的公開信(答覆“組團見南師”來函)

“組團見南師”諸位:

2010年1月22日來函《禪七法會申請書》收悉。已稟告 南師。南師囑秘書室代筆答覆如下:

一、來信他們讀給我聽了。大家都說向我求法,我也沒有認為自己開悟得道了,也沒有認為自己在弘揚佛法,也沒有所謂的山門,也不收弟子,幾十年都是如此。所有我所知道的,在書上,都講完了。你們自己讀書發生這種見解,是你們自己上當受騙。

二、所謂“依法不依人,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你們有何問題自己去研究經典,為何一定要找個人崇拜依賴呢?我九十多歲了,已經很累了,沒有精神應酬那麼多人啊。

三、太湖大學堂不是宗教團體,不提倡宗教。是爲了研究教育文化而開辦,也沒有常規招生。有緣的好朋友,合條件的,一起做研究而已。偶然有緣來旁聽的,出去說是參與了什麽什麽班,都是他們自己叫的。我來這裡也是掛單的。

四、你們是小說故事看多了,什麽斷臂求法,程門立雪,還有不見面就跳河的,還有要跳樓的,想長跪不起的,這不是威脅嗎?哪裡是求法,於做人做事合理嗎?不是說學佛嗎?心理上都在強迫人家,變成威脅,都在自欺欺人。我是九十多歲的人了,你們非要威脅人家拜師,這也是求道嗎?你們都是知識分子,怎麼做這種事?

五、我從來不想做什麼大師,不想收徒弟,也沒有組織,更沒有什麽所謂“南門”。我一輩子反對門派、宗派,那是江湖幫會的習慣。

六、你們以為拜了老師就會得道?就會成佛?當面授受就有密法?就得道了嗎?真是莫名其妙!口口聲聲求法渡眾生,自己的事都搞不清楚。先從平凡做人做事開始磨練吧,做一份正當職業,老老實實做人,規規矩矩做事,不要怨天尤人,要反求諸己,磨練心智,轉變習氣,才有功德基礎。否則就成了不務正業,活在幻想的虛無縹緲中罷了。修行重點首在轉變心理習氣,修習定力是輔助。人貴自立,早日自立,便早日自覺。功德夠了,自己會開發智慧。

七、你們找我學佛修道,我九十多歲了,還沒找到一個真仙真佛,你們找我有什麽用?不要迷信了。我那些書只是做學問而已,你們不要上當受騙,那些書中,《論語別裁》是中心。

你們要學禪,揚州高旻寺、西安臥龍寺、福建大雪峰都在打禪七,很多寺廟也都在修禪堂,你們怎麼不去那裡呢?我並沒有弘揚禪。所謂曾經有個禪修班,是偶然機緣,某大學登記的校友讀書會組織的,經該大學領導認可,對每個人有嚴格資格考察的,轉來一起做了幾天研究而已。結束之後又怎樣呢?還不是要回去老老實實平凡地做人做事、磨練心智、轉變習氣嗎?路當然是要自己走的。求人不如求己!真相信因果,就要從自己起心動念處檢點,才是智者所為,也是修行核心。眼睛向外看,怨天尤人,崇拜偶像,依賴他人,玩弄境界,都是自欺欺人!諸位珍重!專此即頌 平安  秘書室 敬上 己丑臘月 西元2010年1月24日

原文摘自:http://www.laokubook.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67

附錄:以下三家網站,是南懷瑾先生所屬機構所開辦:

http://www.laokubook.com/(金粟閣)

http://www.laoku.com.tw/(老古文化事業公司)

http://www.icikids.org/(ICI香港國際文教基金會)

其餘關涉 南懷瑾先生之任何網站,例如“實修驛站”、“南懷瑾吧”、“南懷瑾文網”、“南懷瑾論壇”……, 均屬網友讀者自行創立,一概與 南懷瑾先生毫無關聯。其中若有任何不當言論與行為,概由作者自負其責。特此聲明

南懷瑾先生秘書室  己丑臘月 西元2010年1月29日
附錄摘自以下:
http://www.laokubook.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68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鳳飛飛長眠處 占地恐拆

【聯合報╱記者劉峻谷/台北報導】

2013.04.17 03:42 am

「帽子歌后」鳳飛飛逝世後骨灰放置的桃園大溪佛光山「寶塔寺」,去年被法院判決侵占國有地,須拆屋還地。寶塔寺上訴,台灣高等法院仍認定該寺侵占約一千二百坪土地,昨天判決拆屋還地,包括放鳳飛飛骨灰的地藏殿。

國有財產署提告指出,桃園大溪佛光山寶塔寺占用七筆國有土地,包括大殿、地藏殿、殿外的廣場、停車場、涼亭、道路,侵占國有地四千平方公尺(約一千二百坪),要求拆屋還地。一審法院判決寶塔寺敗訴,必須拆除包括鳳飛飛骨灰所在的「地藏殿」及該寺宿舍、停車場及另闢道路等。

寶塔寺上訴指出,興建寺廟時照著土地界定施工,沒侵占國有地企圖。該寺二○○五年七月接獲國有財產署通知可能占用國有土地,即按月付租金給國有財產署,至二○一○年六月共付了十一萬五千餘元租金,並非無權占用。

台灣高等法院審理,依地政機關到寶塔寺測量鑑界,並比對一九九○年至今的空中航照圖,認定該寺完工後又加蓋,加蓋部分侵占國有土地廣達一千二百坪。

高院指出,國有財產署曾發函寶塔寺告知無權占用國有地,要求還返不當得利,因此這十一萬五千餘元並非租金,而是不當得利的補償金。

高院認定,該寺無權占用國有土地,判決必須拆屋還地。本案可上訴。

全文網址: 鳳飛飛長眠處 占地恐拆 | 法律前線 | 社會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7836222.shtml#ixzz2QiYAwABE
Power By udn.com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郭台銘: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 2013-03-30 14:24
  • 新聞速報
  • 【中央社】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今天說,關聖帝君有忠義精神,大家要多拜關公,而且不貪不取,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大陸山西運城解州關帝祖廟明朝關聖帝君,昨天來台展開21天的全台遶境活動,今天由立法院長王金平、郭台銘等人在高雄鳳山文衡殿主持文化巡禮祭典開幕儀式。

     郭台銘受訪時,詳細講述關公的生平史蹟,指出關公出生地為山西解州,他則是生於台灣的山西人,與關公是同鄉,這次來台遶境的是500年前明朝的關聖帝君神像,歡迎「關聖帝君500年來第一次到台灣出巡、會香」。

     郭台銘表示,關聖帝君有忠義精神,曹操曾出重金要收買關公,但被關公嚴厲拒絕,不貪不取,大家要多拜關公,「該拿就拿,不該拿就不要拿」,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郭台銘說,關公帶來的不是迷信,是精神與信仰,關公是除妖斬魔的護法者,給民眾的精神啟示就是不做壞事,不要貪污,不要做違反社會道德的事。

     對於有外界認為是迷信,郭台銘說,高科技與信仰不衝突,他曾到日本夏普開會,就發現廠區內有一座小樹林,林中有一座唐代山西建築的神社,他相信高科技與信仰不衝突。

     郭台銘表示,他仍每天努力以赴工作,善盡責任,發現參拜後訂單增加很多。

     外界關切的鴻海集團與夏普的「鴻夏戀」議題,郭台銘說,問題在於對方,但今天是祭典開幕儀式,不談此事。

     郭台銘上香、獻花祈祝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四季無災,兩岸在關公的加持下和平繁榮發展。

     來台的明朝木製關聖帝君神像重達80公斤,高1.88公尺,寬0.9公尺,連同16人大轎重200公斤,由山西省宣傳部長胡蘇平率團搭機來台,進行21天的出巡遶境。1020330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