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宗教--佛道教 (10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禪思禪語

放下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嗔心不要太重左世豐

生活之中常有與他人的衝突發生,現舉例故事來証明嗔心的後果。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空物理學新發現的啟示

資源出處: 鍾茂森博士

澳洲昆士蘭大學
鍾茂森博士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此文曾在2003年7月4-6日舉行的澳洲宗教研究協會學術會議上用英文宣講)

佛法與科學常常是互相揭示、互相說明的。最近,我從太空物理學上又得到了一些啟示。淨公上人(淨空老法師)曾在宣講華嚴經時多次提到,佛陀教育是關於宇宙人生真相的教育,現代科學已在逐步證實釋迦牟尼佛在經中所講的真相。淨公上人的這些開示引發了我發掘太空物理學與佛法關係的興趣。我最近瀏覽了美國國家航天航空管理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簡稱NASA)的網絡文獻。美國NASA於1958年創建之後,成為世界領先的航天物理中心。我閱讀了NASA科學家們的有關宇宙形成及發展的文獻,很受啟發,近代科學在宏觀世界的研究中,證實了佛教《華嚴經》、《般若經》、《大乘無量壽經》所描述的許多真相。

現代太空物理學研究的是我們這個宇宙的形成與發展。這門學科是建立在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著名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理論基礎上的,許多的發現都是靠高深的數學推導出來的,普通沒有數學和物理學背景的人可能很難去理解。不過,我們今天不必去鑽研那些數學公式,重要的是我們從這些科學研究中去領悟一些訊息。下面我將詳細為各位分析,這些現代的科學研究發現與釋迦牟尼佛在約三千年前所講的宇宙真相如此驚人的相似。這裡我將用平實的語言,儘量避免數學推導,著重在讓大家理解其中的理念,並結合佛對宇宙真相的闡述做對照性的說明。我將論述以下三點:

1、時空是假相 

2、無中可生有 

3、宇宙之起源

1、時空是假相

在物理上要證明這個現象不是一件容易事,雖然我們在這裡不過分去強調數學推導,然而要說明這個理念多少還是要借助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相對論是愛因斯坦在二十世紀初提出的關於在「非牛頓系統」中的勻速與加速度運動的理論。十七世紀中到十八世紀初的英國物理學家牛頓建立的物理學,適用於三度空間的物體運動,尤其是地球上小型緩慢物體的運動,比如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的汽車、火車的運動,飛機的飛行等等。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卻是完全不同的系統。在牛頓理論中,空間和時間是絕對不變的,而愛因斯坦相對論中空間、時間、質量、能量都是相對可變的。這個理論完全改變了現代物理學的方向,為宇宙探索奠定了理論基礎。愛因斯坦本人於1922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後來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20世紀的偉人」。他被後人尊為「現代科學之父」。(注:他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實際上是在光電效應方面的貢獻。)

相對論有兩個層次的理論:特殊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特殊相對論適用於勻速運動的物體,而廣義相對論適用於加速運動的物體。愛因斯坦第一篇相對論的論文發表在 1905年一個學術雜誌《物理學年誌》上。同一期中還刊載了他關於布朗式運動與光電效應的論文,使他於1922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愛因斯坦和其他幾位學者,發現當物體在接近光速運動中,許多物理特性會改變,例如物體的長度、體積等。物體的長度與速度的關係可以用以下的數學公式來說明:

Lv是運動中物體的長度

Lo是靜止時物體的長度

V是運動物體的速度

C是光的速度,即每秒約30萬公里

這個公式告訴我們,當物體在高速運動時(接近光速時),在我們的眼中,它的長度會縮減。下圖描述了物體長度與速度的函數關係。

圖一:物體的長度與速度的關係

因此,當一個物體以光速運動時,那麼V=C,→V∕C=1,則。我們此時會看到物體沒有任何長度和體積(Lv=0)。也就是說,根據愛因斯坦的公式推理,物體的大小、長短、距離在光速狀態下統統消失。打個比方說,在一定條件下,你看澳洲與美國之間沒有距離。用另一個比喻看,在一定條件下,你可以同一時刻在地球與火星上出現,因為地球與火星的距離在此條件下沒有了!正如美國NASA的太空物理學家斯丹‧頓沃博士講的,物體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同時出現。所以遠近的距離不是絕對的,它是依賴觀察者之狀態而定。因此,絕對獨立的空間和距離是不存在的,那只是人的錯覺而已。

在觀察者眼中,物體處於光速狀態時,物體的體積、空間和長短、距離就突破了。如果觀察者處於深度禪定狀態,他眼中的空間和距離也突破了。據記載,中國近代高僧虛雲老和尚,在禪定之中到達天上(兜率天內院),聽彌勒菩薩講經說法,這個真實的記載,成為當代中國佛教的佳話。而自古至今,在禪定之中突破空間、距離者不乏其人。

佛與大菩薩們都有這種能力。普賢菩薩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講「我以普賢行願力故,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釋迦牟尼佛在《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中說「彼佛(阿彌陀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又說:(大菩薩)「諸佛剎中,皆能示現,譬善幻師,現眾異相」。以上我們可以看到,突破空間、距離已不是神話,這完全取決於觀察者的狀態,用現代物理學的理論可以解釋。因此佛家講「此方即淨土。淨土即此方」,西方極樂世界就在當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以上論述的是空間距離是假相,而至於時間也是假相,在物理學的相對論中也有精闢的論證。在愛因斯坦物理學中一個關鍵的假設前提,便是光的速度是宇宙中最高速度,並且是永遠不變的。也就是說,光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以每秒 299,792公里(約30萬公里∕秒)運行,這是物體可以達到的最高速度。特殊相對論是在這一前提下提出來的。

那麼,讓我們先考慮日常生活中的一個例子。假設我們現在在一輛快速行駛的火車上踱步。我們在火車裡感到自己在走得很緩慢,因為我們用火車作為我們的參照物。而一個火車外的觀察者看到我們正在快速地超過他,這是因為我們相對火車的速度慢,但相對於車外觀察者的速度很快的緣故。

現在我們再考慮一個例子。假設我們乘上一架太空飛船,這架太空飛船正在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飛離地球。假設現在我們在太空飛船上用一個特定的時光儀器,每秒鍾向地球觀察人員發出一個光的訊號。在我們這些太空船員眼中,相對於地球觀察員的相對速度極快(接近於光速)。我們在太空船中看到時鐘信號儀器每秒鍾發出的光信號很正常,每秒鍾的時間長度沒有增加或減少。而對於地球觀察員來講,他們所收到的光信號比較緩慢,因為光從高速飛離的太空船上返回地球需要一定的時間。也就是說地球觀察員每次收到信號的間隔,比太空船上的一秒鍾要拉長(即一秒鍾又加上光返回地球所需的時間)。在這種情形下,地球的觀察員觀察到的每秒鍾的時間間隔拉長了,時間走的緩慢了。這種現象稱為『時間蔓延』(Time Dilation)。理論上講,你可以將很短的剎那延長至極限長的時間,而你自己身體都幾乎沒有任何老化。這便容易理解無量壽經中講的「如來正覺,其智難量,無有障礙,能於念頃,住無量億劫,身及諸根,無有增減,所以者何?如來定慧,究暢無極,於一切法而得最勝自在故」。所以如果我們證得了如來的定慧,這種超越時間的能力便是自然而然的了。

另外一個關於時間蔓延效應的著名例子,是愛因斯坦的「孿生兄弟」的例子。剛纔講的太空飛船,假設離開地球高速運行二十年,當然這個二十年是按我們地球日曆來算的。假設有兩個孿生兄弟同一天出生後,便分成兩種生活方式,一個留在地球上過普通人的生活,另一個被送上這一艘高速運行的太空飛船,二十年之後再返回地球。二十年過後怎麼樣呢?我們看到地球上的兄弟變成二十歲的青年了,而從太空飛船上返回的這個孿生兄弟還很年幼,比方說可能只有三歲而已。這是因為對於太空高速飛行的孿生兄弟,二十年縮短為三年的時間,而他的身體功能的成長也相對緩慢。

再進一步來講,太空飛行員返回地球實際上是一種進入「未來」(即從三歲進入二十歲)。另一方面講,對於太空飛行員來講,如果時間可以進一步的減慢,乃至於減成一個負數,那麼這個太空飛行員便可以從「現在」回到了「過去」。

佛和菩薩有這種能力,能在同一時刻返回無限的過去和進入無限的未來。《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到「我(普賢菩薩)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

綜上所述,空間與時間是可變的錯覺現象。在一定條件下,空間與時間可能會完全變樣。事實上,最近所發現的宇宙黑洞就證明瞭這個理念。根據美國NASA太空物理學家的說法,黑洞中的時間與空間可能互相替換。這意味著空間可能變成時間的樣子,時間可能變成空間的形狀。佛法稱時間與空間都是「不相應行法」,意思就是抽象概念,並非真實。再舉一個生活中最容易感受的例子。比方我們乘飛機從香港20號起飛,到美國還是20號。所以諸位不要執著時間的概念,因為時間是假的!最近淨公上人正好講到《華嚴經華藏世界品》一段「無有始終,若覓始終,如空中求跡,如影中求人」(這裡「始終」是指時間)。

2、無中可生有

談到這個理念,讓我們先引用美國NASA太空物理學家斯丹‧敦沃博士的一段結論「自然界為我們揭示的物理現象往往同我們一般觀察和認為的現象有天淵之別。例如,人在運動中的老化方式完全不同;空間可以變形;物質可以從純能量中產生;物質可以在真空狀態下忽然出現。」只要有足夠的能量,物質便會從此產生,所謂「無中生有」。要證明這一點,我們可以借用一下愛因斯坦的質能守恆定律。這個定律講,在一定條件下,能量可以凝聚成有質量的物質,物質的質量也可以分解為能量。這個守恆公式是:

E=mc2

這裡,c 是光的速度,即每秒約三十萬公里;E是能量;m是質量。能量等於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反過來,質量也可以從純能量中產生。我們只要將這個公式倒裝一下,變成:

m=E∕c2

也就是,在一定的條件下,能量可以在一無所有的真空中變現出物質。換句話說,東西可以無中生有。事實上,在量子的微觀世界中,我們常看到物質在虛空中自然出現。

這個物理學的發現,證實了佛經裡所講的「空即是色」(「色」指物質),令我們想起《無量壽經、受用具足品》中所講的:(極樂世界)「受用種種,一切豐足。宮殿、服飾、香花、幡蓋,莊嚴之具,隨意所需,悉皆如念。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百味飲食,自然盈滿,…事已化去,時至復現」。極樂世界中這種自在的生活狀況,用現代的物理學完全解釋得通。也就是說,極樂世界的人,可以隨時將能量變現出物質來用,用完之後,又將物質變為能量而化去。他們的能量從何而來?他們是從一心念佛的念力中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可隨心所欲地變現物質。誠如《無量壽經》上所講的「應念現前,無不具足。」

無中可生有,有也可歸於無。現代物理學認為,物質實質只是「場」而已。愛因斯坦說「物質是由場強很大的空間組成的」。又說「並非既有場又有物質,因為場纔是唯一的存在」。並認為物質只是人的錯覺,所謂「色即是空」。這一點在佛教中,許多修行者都證實了。中國50年代的高僧大德圓瑛法師曾在禪定狀態中穿過關鎖的大門而出去。這就證明瞭物質是人的錯覺。

3、宇宙之起源

物理學中認為在量子世界裡,物質可以從空無中產生。這裡量子是指最小的能量單位。那麼我們的宇宙從何產生的呢?科學家告訴我們,宇宙也是從空無中產生的。

美國NASA的敦沃博士說:當物理學家講到這個「空」字,他們是在搞一個文字謎,因為我們平常觀念中以為真空便是「空」,便是什麼都沒有,而實際上,物理學家很清楚,真空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空」。而宇宙形成以前的這個狀態,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連真空都沒有。這個狀態,並非我們一般心目當中所思量的空無狀態。

敦沃博士承認說【我們目前還沒有一套完整的數學理論來描述這個宇宙前的狀態,但是可以推斷它是多維次。產生現在這個大宇宙的空靈狀態並不是毫無一物,也不是我們今天所懂得的任何一物。我們用「空無」這個詞,是不得已的說法。這樣看來,《牛津大辭典》中講的「空無」,於今天我們所發現的「空無」是完全不同的物理概念】。

佛家講:宇宙本來的狀態,在佛經上用「自性」或「佛性」或「心性」來表達。它並無形相,但確實存在,不得已纔稱之為「空」。打個比方說就容易理解,這個「空」就好比是磁鐵的磁性,磁性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你不能說它沒有,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磁性的作用極大,發電機與電動機都因磁力而顯功用。佛家用「八不」來表達這種狀態「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佛家認為這種空靈能現妙有,能現宇宙萬物之相。佛在三千年前就指出這種空靈是我們的心性。《首楞嚴經》雲「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這裡講的「心」,就是自性,就是本來面目。最近,日本東京的科學工作者江本勝博士經過八年對水的微觀觀察,發現水的結晶體的形狀能隨著人的思想語言而變化。善心善言對水,水的結晶體形狀就很美麗。惡意惡語對水,水的結晶體形狀就很醜陋。證明佛經上所講的萬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現在我們來看看科學家認為的宇宙形成的那一剎那是什麼樣子的。科學界目前廣泛所接受的是所謂「宇宙大爆炸」的形成理論。根據大爆炸的理論,我們的宇宙是在大約100至150億年以前在一個宇宙大爆炸中產生的。大爆炸以前,沒有空間,也沒有時間。那一種狀態不是我們可以想像出來的。就連許多宇宙的定律在當時也不適用。佛用「不可思議」來描述這種狀態,而科學家也承認這種狀態我們可能永遠不能用思維去理解。然而,佛告訴我們用「不思不議」的禪定方法,在精神意志深度集中時,所有的念頭都放下,這時一切障礙我們瞭解真相的東西都去除了,那麼宇宙的本來面目便完全顯現,這種境界稱為「明心見性」。那麼我們的宇宙在出生之前有多大呢?根據科學家的計算,宇宙的大小當時只有 10-33厘米。即0.00…001(33個0)厘米。這一個極微小的數字無法用我們常規思維去想像。打個比方來說,如果我們頭上一根頭髮直徑是0.01 毫米,切取這根頭髮的直徑平面,將這個宇宙原點放入我們的這個頭髮中,可以在這根頭髮的直徑距離上平行放置多少個這樣的原點呢?通過計算,我們可以放置一百萬億億億個這樣的宇宙原點!

要知道,我們目前廣袤的宇宙所蘊藏的全部信息原本存在於這樣小的微粒之中!這些信息包括宇宙中所有的時空,所有的星系,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也包括你跟我!令人瞠目結舌的是,我們身上的一根頭髮竟能包容這麼多億億億個宇宙!難怪佛給我們講,「大小不二,大小平等」,《華嚴經》中講的「一多相容」。原來,無限大和無限小是沒有差別的。佛常講,不可計數的世界國土可以從一個人的汗毛孔中現出來。我們也可以從身邊的例子中理解「大小不二」,例如:澳洲淨宗學院圖書館所藏的一套大藏經有八十多冊。我們知道,現在有大藏經的 CD,僅兩片而已。八十多冊的大藏經體積很大,兩片CD的體積很小,然而它們所容納的信息卻完全相同。這也是「大小不二」。

另一個不可思議的現象是,從這個小微粒擴張成大宇宙,所需的時間極其的短促。太空物理學家告訴我們,在10-33秒內,這個微粒擴張了1026倍。按這樣的擴張速度來講,在千分之一秒內,這個極小的微粒已擴張成比目前我們的太陽系還要大!我們平時看電影,電影機的底片每1∕24秒換一張,我們已無法覺察畫面的分斷了。千分之一秒比1∕24秒更短好多倍,我們何以能覺察呢?宇宙的產生原來是瞬間完成的!佛家講大千世界「一時頓現」。那麼,「一時頓現」是什麼時候呢?正是當下!一時頓現宇宙全體,頓現之後,馬上又頓時消失。舉個生活中的例子容易理解,在黑暗的大廳裡一開燈,廳內全景一時頓現,一關燈,全景頓消。《首楞嚴經》雲「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此之謂也。

所以,現代科學講的宇宙起源可歸結如下:宇宙原本是「空」,在「空」中忽然產生了一個微粒,微粒在瞬間形成了宇宙,而從此便開始不斷的向無限推展。由宇宙原點變成大千世界。對於這個原點,現代科學只有一個數學的描述,並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而佛明白的告訴我們,這個微粒是一種無明妄動的幻相。本來是清淨無有一物的,忽然起了妄想,產生幻相,從而由細的幻相進入粗的幻相,世界宇宙隨之展開。而整個宇宙是本來無所有,實際不可得,當下畢竟空。

最後,有人問到我們宇宙以外的其它的宇宙時,美國NASA太空物理學家這樣回答「根據廣義的相對論,我們的宇宙代表了一切萬事萬物,包括了時間空間,包括了所有的星系乃至我們尚未發現的太空。其他的宇宙代表了完全不同維次的時空。那些其它的宇宙現在或將來都無法與我們有物理性的交流。它們簡直就是在無限與永恆的另一邊,無法用我們的觀察而達到的。」

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裡為我們介紹說,宇宙與宇宙是重重無盡的,而我們之所以不能看到其它宇宙,是由於我們的妄想執著擋住了我們的視野。如果我們能將妄想執著通通放下,我們便能清楚地看到所有的宇宙,佛就是具有這種能力的人。在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的時候,心地極清淨,「淨極光通達」,便是「此方即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即此方」。

現在來總結一下以上討論的幾個要點:

第一,空間與時間僅僅是人的錯覺。在某種條件下,空間與時間都可以消失。你可以從不同地方同時出現,也可以同時進入過去現在未來。

第二,無中可生有。物質可以從空無中變現出來。純能量可以轉換成物質,物質也可以轉換成能量。

第三,宇宙是從一個極微小的原點,在瞬間變現出來的。物理學家推證宇宙的產生,是頓現的。

雖然,目前太空物理學的研究已相當深入,但是浩瀚的太空對科學家來說仍是一個很大的謎。科學家發現的愈多,愈感到對宇宙的認識微不足道。而三千年以前,釋迦牟尼佛不但為我們揭示了宇宙的真相,而且為我們指出了證悟宇宙真相的方法。

誠如淨公上人所感嘆的,可惜現代的科學家沒有學習佛法,否則科學將會有更突破性的進步。我們深深相信和殷切盼望,隨著科學的發展,佛所說的許多宇宙人生的真相會逐步被證實。

最後讓我引用現代科學之父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一段話,作為總結:

「未來的宗教將是宇宙的宗教,他應當超越個人化的神,避免教條和神學,涵蓋自然和精神兩方面。它的根基,應建立在某種宗教意識上,這種宗教意識來源於宇宙萬物合而為一的體驗。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種宗教。若問哪種宗教可以應付現代科學進展的需求,那麼這個宗教便是佛教。」

無論對於佛法還是科學,我都是一個初學者。此文僅是拋磚引玉,若有不妥之處,敬請十方大德人士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佛頂首楞嚴經》

Acezel, Amir, 1999, God」s Equation: Einstein, Relativity, and the Expanding Universe, Dell Publishing.

Clark, Ronald W., 1971, Einstein: The Life and Times by, published, Avon Books.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on-line literature: http://www.nasa.gov

作者簡介:

鍾茂森博士,1973年出生於中國廣州市,1995年畢業於中國廣州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系,1997年獲美國路易斯安娜理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 1999年獲金融博士學位。他曾在美國德州大學布朗斯威爾分校和肯薩斯州州立大學任金融助理教授,目前已經在美國和世界的金融、經濟學雜誌上發表了12篇學術論文,在美國和世界金融學術會議上發表了20篇論文,並兩次榮獲美國金融學術會議最佳論文獎,現任澳洲昆士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商學院高級講師。他業餘時間喜歡修學佛法,在淨空老法師門下學習多年。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03-17

宣示組織變革 擴大董監監督

〔記者王錦義、涂鉅旻、黃美珠、洪美秀/綜合報導〕慈濟內湖園區開發案在台北市長柯文哲一句「奇怪耶!」延燒廿多天後,慈濟基金會人文志業副總執行長王端正昨宣布,在社會未有共識前,慈濟內湖園區案即日起撤案,同時將擴大董監事會組織,進行組織變革;財務副總林碧玉則說,將分階段公開慈濟四大志業(慈善、醫療、教育、人文)收支狀況。

  • 慈濟基金會昨天宣布,在社會未有共識前,慈濟內湖園區開發案即日起撤案。(記者張嘉明攝)

    慈濟基金會昨天宣布,在社會未有共識前,慈濟內湖園區開發案即日起撤案。(記者張嘉明攝)

慈濟沉默廿多天,突然在花蓮靜思堂召開記者會說明,其中轉折是否是證嚴法師授意?昨擔任主持人、同時也是人文志業中心副執行長的葉樹姍也轉述證嚴對於內湖園區一事看法。她說,證嚴一開始都還是關注全球災禍,之後對於外界對慈濟的不滿,相當疑惑和不解,對於內湖園區開發案,證嚴並不過問。

慈濟內湖園區位於北市內湖區大湖公園北側,面積約四.五公頃,慈濟申請該地由「保護區」變更為「社會福利特定專用區」,先前市府已將此案納入「內湖區通盤檢討案」一併檢討。

四大志業收支 將分階段公開

王端正昨提出四點聲明,第一:對於外界爭議基金會感到不安,在沒有共識前即日撤案;第二:對於內湖園區現況,將配合北市府規劃,廣邀環保學者專家與社區居民,擴大公民參與;第三:感恩各界對慈濟建言,會虛心接受,誠心變革;第四:基金會將擴大董監事會組織,邀請社會各界有聲望、公信人士參加董監事會,監督基金會運作。

王端正強調,慈濟已將近五十年了,有很多的制度、組織必須要做一個變革。葉樹姍也說,慈濟是個龐大的組織,「任何大組織難免有不完美」,慈濟花了很長時間傾聽,因此到昨天才做出完整的回應。

至於財務透明部份,林碧玉說,本月廿日起,所有提供身分證字號者的捐款會員,不拘捐款大小,都可用會員編號在網路上查詢個人捐款;其次,廿五日起,第一階段將公開各個專案的財務收支狀況,第二階段則是公布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等四大志業收支狀況。

對於外界指責慈濟都是購買保護區土地後變更,林碧玉說,目前只有內湖這塊土地是保護地,其他地區的土地都不是。

北市府盼 回復大湖永續生態

對於慈濟撤回內湖園區開發案,柯文哲表示,他尊重都市發展局和環境保護委員會的專業看法,但做為行政部門,他是不太贊成保護區的綠地變成水泥地,至於慈濟要怎麼做?他說:「看他們的決定。」

台北市副市長、都委會主委林欽榮昨透過新聞稿表示,對慈濟願主動解決此案多年紛擾,表示感謝與尊重之意,待慈濟正式行文市府後,將轉呈都委會,做為委員審議參考,也盼該地未來可逐漸回復大湖永續生態規劃。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驚人發現!千年佛像竟是佛學大師木乃伊

 

身披金袍、供人參拜的千年佛像,金裝下竟是一具真人身軀。(圖擷取自英國《每日郵報》)

2015-02-23  11:12

〔本報訊〕身披金袍、供人參拜的千年佛像,金裝下竟是一具真人身軀!荷蘭研究團隊日前運用電腦斷層掃描技術,發現佛像內藏有清晰可見的人體,器官雖不在,骨骼仍相當完整,真人木乃伊潛藏其中,而身分是中國佛學大師柳泉(Liuquan)。

  • 荷蘭研究團隊日前運用電腦斷層掃描技術,發現佛像內藏有人體。(圖擷取自英國《每日郵報》)

    荷蘭研究團隊日前運用電腦斷層掃描技術,發現佛像內藏有人體。(圖擷取自英國《每日郵報》)

  • 利用電腦掃描技術,古老佛像有了驚人發現。(圖擷取自英國《每日郵報》)

    利用電腦掃描技術,古老佛像有了驚人發現。(圖擷取自英國《每日郵報》)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滿柯P「羞辱慈濟」 釋昭慧痛責:善惡必報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往生彌陀淨土、兜率淨土修持難易比較

 

常照法師

 

   前言

  大德,當您未探討「二處淨土往生因緣比較」前,請先看「佛說佛名經」,以便認識「西方極樂」和「娑婆世界」的時間對比。還能認識其他佛國的時間,這樣您更能瞭解娑婆人類百歲壽命,等於他方國土的剎那。

  《佛說佛名經》云:「爾時諸比丘白佛言:『世尊!世尊!如是諸佛如來,所有壽命長短等不?』

  佛告諸比丘:『汝等諦聽,當為汝說。比丘!我此娑婆世界賢劫,釋迦牟尼佛國土,於安樂世界為一日一夜。若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國土一劫,於袈裟幢世界為一日一夜。若袈裟幢世界碎金剛佛國土一劫,於不退輪吼世界善快光明波頭摩敷身如來國土為一日一夜』。」

 

  娑婆世界自生至滅為一劫,名為賢劫。一劫分為四中劫,即成、住、壞、空。每中劫有二十小劫。一小劫由一增一減的所成數目如左(人壽最高八萬四千歲):

  84,000×100×2=16,800,000年(一小劫)

  16,800,000×80小劫=1,344,000,000年(娑婆世界生存時間)

  如果以廿四小時計,娑婆世界一小劫(一千六百八十萬年),等於「西方極樂世界」十八分而已。

  60分×24=1440分

  1440分÷80=18分

 

  凡是佛教徒,都知道有「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概念,出自「淨土」思想,「淨土」思想是佛陀滅度後(大約公元二、三世紀),印度有幾位聖者首先發揚。當初世親菩薩造「往生淨土論」,龍樹菩薩主張,十方佛國皆有淨土,只要隨眾生因緣根基,認真修證即得往生。

  東漢明帝以後,佛經陸續傳入中國,而淨土思想隨之傳入,淨土思想發展後,民間信仰也漸漸變化,東晉時代,道安法師,引導一些弟子專修「彌勒淨土」。道安法師的弟子慧遠,則極力弘揚「彌陀淨土」。因為遠公極力弘揚的關係,所以自遠公以後,西方淨土信仰,比兜率淨土信仰盛行世間。

  到了初唐,《淨土十疑論》、《往生安樂集》、《淨土論》問世以後,「兜率淨土」思想更加沒落,為什麼?這三論之作者因為偏愛「西方淨土」,在有意無意中,將兜率淨土的殊勝處,貶去它的真實價值。

  「兜率淨土」思想另一沒落原因,就是歷史上一些政客,利用神道出機,或著造偽經,以彌勒下生,天下太平為號召,愚惑群眾來滿足個人政治慾望。唐朝武後是其中一位,由唐至宋,尚有多起,民初以來民間信仰,暗中也有一大變化,因此造成一些人對於「彌勒信仰」產生錯覺,也導致一些大師不敢弘揚。這也是沒落原因之一。

  當前臺灣的淨土信仰,「西方淨土」有大部份的人極力弘揚,所以信徒日增。「一貫道」傳道法義內容,雖然有「彌勒」色彩,有很多「不如法」的地方,尤其是「彌勒下生」因緣,又把眾生誤導,這方面又使眾生錯覺和懷疑「彌勒淨土」的真實性。有些佛教徒,認為「彌勒」是一貫道的信仰對象,佛教徒不可信仰。也有些不明經義的佛教徒訛傳,不是將兜率內外院混淆不清,就是大膽假設,現在信仰「彌勒法門」不是時候。這種人當然還有很多莫名其妙的高見。這攪亂視聽的音聲,如不引經明確更正,殊勝的「彌勒淨土」,永遠不能弘揚於世。這種妄見的人,會誤導眾生錯失往生「兜率淨土」的機會。

  今根據淨土有關的教典,抽出幾段經文,供同修參研,以便依經精進至實際,以免訛修訛傳,誤己誤人。

 

 

   淨土之共同點

  「西方極樂」世界是淨土,「兜率內院」也是淨土。「西方」是娑婆世界外,十萬億佛土中,其中一世界。「兜率」是本土中,欲界第四天之「兜率內院」,眾生能往生這二處世界,個個皆得「不退轉於無上道」(遲速有分別),不是一般淺見的人說:「往生兜率將來還要來人間受生死輪迴。往生西方可直修至補處,不必再受人間生死輪迴。」

 

  《無量壽經》卷下:「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又說:「聞此經者,於無上道,終不退轉,是故應當、專心信受,持誦說行。」

  這是說明得往生彌陀淨土者,絕對不退轉,可是聞此經後,願意往生者,即得往生?當然要看個人是否「專心信受,持誦本經,講誦本經,講說佛法一切善行。」世尊又說:「願生安樂國者,可得智慧明達,功德殊勝,勿得隨心所欲,虧負經戒。」

  得往生的條件包括不「犯五逆罪」,不「誹謗正法」。如果一位進修「西方淨土」的弟子,因偏愛自修的宗派,可是不理解別宗法義,也不明白別處淨土殊勝,隨意出口批斷者,必負「誹謗正法」之罪,因為別宗宗義,也是出自世尊金口,請諸位大德出言謹慎。

  從上面三段經義看,得往生「西方淨土」者,由信仰、意願、守戒、懺悔,逐步進修,所得往生效力。絕對不是淺薄的相信,就能往生,切勿訛傳,使聞法者在進修中懈怠。諸位應該明白,要立地成佛者,不能不放下屠刀,然後好好禮佛,懺除已往業障,不然的話,往生前眾業現前纏身,看你怎麼跑得了。

 

  那麼皈依彌勒菩薩,求生「兜率淨土」,是否再退墮,受六道生死輪迴?

  《上生經》云:「汝今諦聽,是彌勒菩薩,於未來世,當為眾生作大歸依處。若有歸依彌勒菩薩者,當知是人於無上道得不退轉。彌勒菩薩成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時,如此行人,見佛光明,即得授記。」又說:「令其堅固,不退轉於無上道。」「此人須臾即得往生,即於無上道,得不退轉。」

  經中所說,歸依彌勒,作彌勒弟子,將來往生「兜率淨土」後,不只「得不退轉」,還能得到「授記作佛」。佛陀的開示保證,弟子們應該可以放心,如果還不相信者,請看「彌勒上生經」。

 

  往生「西方淨土」和「兜率淨土」還有一共同點,根據「西方淨土」諸經說,修西方極樂得往生者,有阿彌陀佛、千化佛、諸大菩薩授手迎接,往生「彌勒淨土」亦有千佛授手迎接。

  《法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若有人受持讀誦解其義趣,是人命終,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墮惡趣,即往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

  今吾人居住之世界稱為「閻浮提」或「娑婆」,世界自生至滅稱為「賢劫」,「賢劫」中有千佛出世,「賢劫千佛」第四尊「釋迦牟尼佛」,第五尊「彌勒佛」。今「彌勒佛」在「兜率內院」為「補處菩薩」,所以「兜率內院」稱「彌勒淨土」。法華經所說,生「兜率天」,即是往生「彌勒淨土」。

  《上生經》說:「值遇賢劫一切佛,遇星宿劫諸佛世尊。」無論「十方一切佛」或「賢劫千佛」,佛佛平等。求生「兜率淨土」有賢劫千佛授手迎接,彌勒尊佛放光迎接,還有兜率內院諸天子雨曼陀羅華迎接,這是何等殊勝。

  吾人是賢劫眾生,累劫以來已結無量冤親因緣,這些冤親未解脫前,必受五濁惡世六道生死痛苦,所以他們應該急速得到濟度。大家同心協力,使本土速速淨化,是順理成章的努力意念,所以求生「兜率」,再下「閻浮提」度盡冤親,修行才有真實意義。

 

 

   淨土之不共同點

  「淨土」是清淨環境,無五濁垢穢的國土。聖者所居的地方叫「淨土」。經中稱為「佛國」或「佛土」、「淨剎」。

  淨土在經中分為三類:

  自受用土:又名「寂光土」,或名「不共土」。是佛尊本身之業感報土。佛陀福慧究竟圓滿,所感得的清淨土。仁王經說:「三賢十聖居果報,唯佛一人登淨土」。

  他受用土:是佛陀為十聖菩薩所創設。十聖菩薩有十地不同程度,地地必要提升,以至於「等覺」。所以佛陀必幫他們創造淨土,以作教授「十波羅蜜」之用,使地上菩薩得分證真如,以便達到究竟圓滿。

  攝眾生土:又名「應化土」。是攝持眾生作教育度化之淨土。如西方「彌陀淨土」,東方「琉璃淨土」,東方「阿佛土」,兜率內院「彌勒淨土」等。攝眾生土分為三類菩薩不共土,是佛與菩薩共(類似他受用土)。一、三乘共土,是佛、菩薩和二乘。二、聖凡共土,有凡夫也有聖人,包括佛、菩薩、二乘、天、人等。

 

 

   彌陀淨土為大乘不共土

  西方淨土,有人認為西方淨土皆是菩薩,內中之聲聞乘以因位說的。

  《阿彌陀經》說:「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諸菩薩眾亦復如是。極樂國土的眾生,皆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是菩薩之名,不退轉成佛進路之義)。」

  經中又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往生論》世親菩薩說:「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世親菩薩認為「西方淨土」是大乘不共土,所以內中無二乘、女人及根身不完整的眾生。在《往生論》中他又說:「眾生如不修五念門得圓滿者,是不能隨意往生其土。」(五念門修持下段再說)

  也有人認為「西方淨土」是聖凡共土。因為得往生者,有三品九生之位,有二乘也有凡夫,應該屬於攝化之聖凡共土。

  可從「觀無量壽經」深入探討,除了上品上生位,須臾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其他品位,必經蓮池蓮花,一番改造,清淨似蓮花才得出來。改造時間如左:

  上品中生位,「往生者生彼國七寶池中︰︰經宿則開。」

  上品下生位,「即得往生七寶池中,一日一夜蓮花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西方一日一夜,娑婆世界一劫)

  中品中生位,「在寶池中,經於七日,蓮花開敷,經半小劫成阿羅漢。」(七日等於娑婆世界七劫)

  中品下生位,「經七日已,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

  下品上生位,「生寶池中,經七七日蓮花乃敷,當花敷時,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住其人前︰︰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七七日娑婆世界已經過四十九劫)

  下品中生位,「往生七寶池中蓮花之內,經過六劫,蓮花乃敷︰︰聞法後發無上道心。」

  下品下生位,「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花中滿十二劫,蓮花方開︰︰聞法歡喜,發菩提心。」

 

  《無量壽經》卷下云:「西方極樂的邊地,有胎生疑城,唸佛不專而往生疑城者,五百歲不得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這五百年不是人間五百年)

  從前面幾段經文得到瞭解,小根基的人不是隨意得往生,就是能往生者,必受蓮池蓮花或疑城胎生,一段長期間業識改造,至某一部份業識清淨似蓮,才夠格入淨土世界。「西方淨土」是大乘不共土,這是不用懷疑的,發願往生者必依經加強功行,切勿懈怠以免自誤。

 

 

   兜率淨土為聖凡共土

  彌勒淨土:有兜率「天上淨土」和娑婆的「人間淨土」。兜率內院是娑婆世界補處菩薩所依止的地點,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都一樣,是一種固定公式。今彌勒菩薩為兜率內院天主,正為諸天眾及無量聖眾說法,周邊也有他方來的諸大菩薩,五百億天子,以及人間往生的佛陀四眾弟子,所以說「彌勒淨土」是聖凡共土。因為求生「兜率淨土」將來往生者,即刻於蓮花上花開見佛。

  《上生經》說:「是時菩薩隨其宿緣為說妙法,令其堅固,不退轉於無上道心。」求生「彌勒淨土」者,往生容易,解脫急速,因為還得隨彌勒菩薩下生人間,赴龍華三會,聽彌勒佛說法而證「法眼」,「授記」未來作佛。

  《上生經》說:「彌勒菩薩,成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時,如此行人,見佛光明,即得授記。」

  《下生經》說:「彌勒佛,住世六萬歲,憐憫眾生,令得法眼。」(法眼就是菩薩位)

 

 

   生彌陀淨土修因

    明彌陀本願發心修行

  根據《大阿彌陀經》、《無量壽經》的說明,無量劫前,閻浮提在「世自在王如來」的時代,有一位國王聽佛說法後,即棄王位出家,法號謂「法藏比丘」(就是阿彌陀佛)。

  出家後的「法藏比丘」,在佛前發無上菩提心,希望將來作佛時功德勝過十方一切佛。「法藏比丘」受「世自在王如來」鼓勵後,再發「四十八條大願」,這些心願是包括如何莊嚴淨土,如何度化眾生。

  他發願後,即勇猛精進,修習諸行無量功德,以便莊嚴未來所要成就的「極樂國土」。在因位的「法藏比丘」,歷阿僧祇劫修「菩薩行」,自利利他。

  在自利方面:

  他不生起貪慾念,瞋恚念,愚痴無明念。

  他不貪著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修持中忍受無量無邊苦難。

  他常常憶唸過去佛,所修的善根行。心常寂靜,遠離虛妄,堅守誠實正行。

  他對佛法僧寶絕對相信,並尊重三寶,恭敬三寶。

  他非常註意身口意三業,不譏笑他人過失,舉止行動不失威儀,心常清淨無貪無染。他依真諦法門,來種植眾德之本。

  在利他方面:

  他不斷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六波羅蜜利樂眾生。

  他遠離粗語,以溫和面貌,關愛的語言,饒益眾生,令一切眾生,得到真實功德成就。

 

  這種自利利他的行持,做為眾生榜樣,使無量無數眾生發菩提心,也得到身心自在。

  對於過去諸佛所尊重、恭敬、供養的工作,未曾間斷,如是經過無量百千萬劫,親近一切佛,並種植眾德,以此成就最初所發大願,莊嚴「極樂國土」完成最上圓滿。真是「無量比丘僧,唯一廣大心。」彌陀有大願心、大努力、大犧牲,才有十萬億佛土中的「西方極樂」最大莊嚴成就。大德們!前車可鑑,咱們應該傚法,發大願心,步其後塵,勿存「共享其成」之心。

 

    信願行之真實認識與修持

  佛法中修持任何一法門,離不開「信願行」三大資糧。

  「信」是信心、信仰、信念、信受等。

  「願」是願意、願力、發願(心)等。

  「行」是行持、修行、修學等。

 

  《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佛法能得到深解與精修者以信入手。淨土法門雖是簡易「得不退轉」,如不具足信心,是不能圓滿達到。

  「信」不是淺薄信仰,也不是若有若無的信心(不是偶而朝朝山,或初一、十五日、六齋日吃素,更不是覺得有時間唸唸佛、誦誦經而已。)

  《無量壽佛經》說:「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三心建立,才是往生「極樂淨土」之根本信心。

  「信心」之建立,首先建立正確人生觀。先想想看人自出世到死亡,是為了什麼而活的?在幾十寒暑中所求的是什麼?又有得到什麼?一生中時時為老病死惶恐,也有突發的事故,無情的天災,兵荒馬亂,烽火連天的人禍,這又為什麼?這些切身的問題,欲求答案,只有從佛陀所說的法義中去瞭解。

  人是活在因果業報中,生由業力來,死是業力的一段結束,一生禍福吉兇皆是滿業,由不得你。

  眾生在三界六道轉變生死,這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人心無常,法界無我,諸法緣生緣滅,切勿迷執這小我而造業。如果太重視這短暫人生,恐怕輪迴不止,苦無出期。但眾生只要能覺悟,就可以解脫六道生死輪迴,得到永遠無盡期的極樂。

  諸位!想想看,人生(器世間)到底有什麼值得追求和貪戀?就是世間上所愛的一切,有求即得,終其究竟又有幾項真實。

  「信」是信佛陀的法語(經藏),看破人生,趨向佛道,皈依三寶。信「十惡業」是輪迴生死的主因。信「四諦法」是解脫之門。信「六波羅蜜」是步上「無上正等正覺」之道。信「淨土法門」是最簡易得「不退轉」之法。信「彌陀四十八大願力」攝持於我。信是學佛之根本信念,如果不能建立佛法信念,或信念不堅固,茫茫苦海,求出無期。

 

  佛陀法語有十足信仰,人生觀即正確,如果是疑信?那就另當別論。信仰後要再進一層踏上「發願」,才得信心十足。

  「願」對於佛法既然生起信心,必要發願,「願」是為了所求滿足,如果不發願恐生退悔之心,因為凡夫多被劣性矇蔽,容易懈怠,所以必加以誓願,執持一生行動。

  法苑珠林說:「凡夫力弱,惡習固多,以住閻浮,其心怯弱,初學是法,恐畏退散,常發大願,扶持此行,乃至終身,無有障惱,隨種善根。」

  《十住論》說:「有人以指,舉大千世界,在空卻住,不足為難。若發誓言,我當作佛,是人希有,何以故,世人心劣,無大誌故。」

凡夫當如何發願?

  決心脫離娑婆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超脫三界,並以佛法進修,斷盡煩惱,遇有魔難、挫折絕不退誌。

  決心守十善戒,修四諦法、六波羅蜜行,求生彌陀淨土,早證菩提,遇有魔難、挫折絕不退誌。

  決心學無量法門,傚法彌陀大誌,駕慈航於苦海,度無量眾生,得生淨土,同證菩提,遇有魔難、挫折絕不退誌。此願與十方佛,菩薩同一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如不發願,恐難維持最初心誌,古人所謂「一暴十寒」,一生所求,未能全誌,難成大事,謹記。

 

  「行」是修行,既然發願,應該修行。行有行走的意思,既然欣慕西方發願往生,應該速速起行。

  起行前,先瞭解入淨土之基本條件,如果條件不符合,往生者會被停在邊地的「胎生疑城」,等五百年後審查通過,才被引進。所以必先瞭解「三品九生」之往生資格,而後返觀自己是否「量力進修」?如果入法多年,至今心常罣礙名利,只顧世法,心口不一,貌合心離,到時世緣業盡,想往生者難上加難。

         誠如印順導師說:「有人早作沙門、居士,聽過佛法,也能談些佛理,也能分別善惡,可是依然為非作歹。以為只要臨命終十念或一念『阿彌陀佛』即能往生,這是大錯特錯。或者以為,日常生活無論作好作歹無關緊要,只要臨命終十念,即能往生。何況自己時常唸佛。這種人雖在佛法中,不修功德、不守戒、不持齋,對人對法同樣顛倒,胡作妄為,不但不能勉人為善,反而誤人為惡,實非吾佛弟子。」有些人自認為佛弟子,手掛唸珠,偶而唸唸佛,一生中雖無大患,但也乏善可陳,人生以此為滿足,其實也是可悲的人生。

         所以說佛弟子必量力修學,併負起如來家業。如果當前心力、身力,能挑七十重擔,而不量力負起,只顧守易棄難,無丈夫氣概,這種人必須生慚愧心,痛改前非,不然往生「西方極樂」是難上難。

  年紀老邁老人家,體力衰微,不比年青體壯,知道唸佛好,也該好好唸佛、禮佛,最好在幾年用功,真能達到一心不亂(老人家沒世事憂慮正好用功),才能符合往生西方淨土條件,到時才會「含笑西歸」。用功十足,也要明白去處,唸佛功德盡皆迴向「西方淨土」。尤其是教授者,要有明確指導。

  有關「行」的認知,下段資料,請詳細瞭解。

  根據《阿彌陀經》說:西方淨土的成員,是「菩薩」和「阿羅漢」,眾生皆「阿鞞跋致」。所以佛陀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最起碼持佛聖號「一日或七日一心不亂」,「臨命終時心不顛倒」才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至於「觀無量壽佛經」所說,往生「西方極樂」條件,「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這些基本之修持工作,行者勿當「馬耳東風」,勿認為有空「唸唸佛」,就能往生「極樂世界」。不錯,經中常說「唸佛」得「往生西方」,可是要徹底明白經意,以免自誤誤人。

  所謂「唸佛」,是「想念」和「觀想」,絕對不是「口唸」而心不「念想」。「觀無量壽佛經」內容,前十三觀皆是觀想。從觀想日、水、地,西方國土諸境,大菩薩觀音、勢至。觀想「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每一相又有八萬四千好形,每一好又有八萬四千光明,每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唸佛眾生。是「念」、不是「唸」,經中所說「憶想」,如果真能「心切用功」是謂「唸佛三昧」,修者即得「見佛立前」。

  《佛說般舟三昧經》說:「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即問,持何法得生此國?阿彌陀佛報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莫有休息則得來生。佛言:專念故得往生,常唸佛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巨億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在菩薩中說法不壞色。」

  經中又說:「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過七日已後見之,譬如人夢中所見。」

  至於《觀經》所說:「一生造作惡業,應墮惡道,有人教你『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此「稱」即是「稱唸」,所以說「令聲不絕」才是「唸佛」。

  或者一般人會想,一生中不作惡業,當然不墮惡道,平時多少也有唸佛,參加共修,難道臨命終「十唸佛號」,不能往生「西方」嗎?我想是吧!既然今生早有佛緣,歸依三寶,而不好好進修,加強功德圓滿,以增未來解脫因緣,這種懈怠茍安心態,該修不修,該作不作,該度不度,辜負佛恩,已非佛子該有表態,到時世緣業盡恐無佛力接引,好好想想看。雖然今生無甚大惡,可是累世冤債無量,到時業障現前,莫說十聲,就是一「阿」字不一定唸得出聲。還是生前盡心盡力修持。

  經中所說「十念」有多種解說,很多大德認為,一呼吸中唸十聲「南無阿彌陀佛」,總共十次呼吸為「十念」。十念中持續不斷不起妄想雜念。往生要有這種能耐,也該在平時加強自我訓練,訓練中斷盡妄想雜念,以利將來臨命終時十唸完成「一心不亂」,才能得佛接引。

  「十念」在《大阿彌陀經》所說,為「十晝夜」,經中說:「一心常念阿彌陀佛,欲生其剎,十晝夜不斷絕者,命終必得往生,縱不能十晝夜,當絕慮去憂,勿與家事,勿近婦人,端正身心,斷除愛慾,齋戒清淨,誌心憶念彼佛,持誦名號,欲生其剎,只一晝夜不斷絕者,命終亦得往生。」

  觀經所說,下品下生眾生,是一生中五逆十惡之人,在臨命終時,得懺悔因緣而往生,這種情形萬人中難取一人。五逆十惡之人,多數遭橫禍惡死,有人死亡前業障蔽身控心,莫說十念,一念也難,諸位同修趁早懺悔,以免將來未能如願。

  嘉義能仁禪寺,慧深法師在電臺播音中說:「四十年來,臺灣二千萬人口,有四百萬人唸『南無阿彌陀佛』,事實只有四百人往生極樂國土。」這個只有萬分之一成就的數目,真令人擔憂,眾生實在愧對彌陀、觀音。

  「西方淨土」品位,無論是觀經所說「三品九生」,或大阿彌陀經所說「三輩」往生,都無關緊要,重要是因位中的眾生,是否認清自己,認知往生條件和個人修為,不然這空洞妄想,於事無補。

  有一事實,求往生者必有正確認知,切勿把「往生西方」看得太簡單,「事難即極盡努力而成就易,事易即懈怠心生而成就難。」切記。

  求往生者無論出家或在家修士,必要具足三心,要有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等作為正行,其他還要慈心不殺,具諸戒行。平時多多讀誦大乘經典,或唸佛或禮佛,或八關齋戒等,皆是實質修持、懺悔,而後一切功德迴向發願往生彼國,量力而盡其心,到時必往生無疑。

  至誠心:就是在個人身口意的修持中,必要內外相應,身心合一,不得內存名聞利養之心,外現賢善精進假相,要真真實實求生淨土。在三業中身業禮拜「阿彌陀佛」,佛前真心懺悔。口業者要常常讀讚,讚「阿彌陀佛」的偉大。意業者。全心念想諦觀「阿彌陀佛」三十二相金身。

  深心者:深信之心,深信自己是一位煩惱具足凡夫。無始以來輪迴五趣,不得解脫。今適得人身,又聞佛法,知彌陀四十八宏願攝受眾生,若順其願心修持,必受攝持而往生,如是等深信不疑。

  迴向發願心:就是平生修持一切功德,不論是人天善德、佈施、持戒、十善業、觀想、唸佛、讚禮、讀誦、禮佛、共修,及一切善行,悉皆迴向,願生彼佛國土,口中迴向,心作觀想彌陀。能具此三心,量力盡心,將來必往生彌陀國土。

 

  觀無量壽佛經所說的往生條件,除了上述三心具備,必生其國,其他尚有修持條件,同樣可往生,包括慈心不殺、具諸戒行、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修行六念(唸佛、唸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深信因果、不謗大乘、發無上道心、受持五戒、八關齋戒、不造五逆、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有過懺悔,知慚愧心不重造惡業,常常稱名唸佛,稱「南無阿彌陀佛」名。如能至心稱名者,無量無邊罪業種子,得受「佛光普照」自能乾枯消滅,不生起現行。修行心真心誠,萬德自能圓融,到時千佛授手接引。諸位!莫認為困難,諸大菩薩和諸大德能,為什我們不能,所謂:「彼既丈夫我亦爾,不應自卑生退屈。」

 

    唸佛與稱名

  求生淨土的修持法門,除了上述信願行三資糧,及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三心具備。還有唸佛的定力、定境。所謂「唸佛定境」就是「唸佛三昧」。

  唸佛法門,從淨土相關的經典來看,除了《菩薩唸佛三昧經》、《般舟三昧經》、《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外,就是《觀無量壽佛經》最為提倡。

  「觀經」的開始,就是王舍城太子「阿闍世」,忤逆不孝,將父王母后拘禁,時王后禮佛,求佛救度,願離五濁惡世,求生極樂國土。佛陀示現十方淨土給王后「韋提希」選擇,韋提希選上了「西方阿彌陀佛世界」。王后說:「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思惟』就是『念』,『正受』就是『定』)。

  世尊向韋提希說:「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繫念』就是把念頭縛在一處。『諦觀』就是仔細觀察。)

  而後佛陀又向韋提希說:「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

  觀經第九觀,佛陀又說:「但當憶念,令心眼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佛,以見一切諸佛故,名『唸佛三昧』。」

  觀經末段,佛陀說:「何況憶念,若唸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華』。」(分陀利華就是白色蓮花)

  從觀經的內容可瞭解,唸佛求生極樂,佔很大份量,因此,有很多眾生,以「唸佛」為修學課程。

  但是「唸佛」是「稱名」,或是「思惟」,或是「繫念」,或是「憶念」。

  「稱名」就是「唸佛」。但是,「唸佛」是要達到「定心境界」為目的,如,《阿彌陀經》說:「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亂。」才符合「唸佛三昧」。切不可做做樣,給人知道我有唸佛,我是一位佛弟子。如果在修持中,每日不能以固定時,持續不斷「繫念」,心想「西方」,或「憶念」阿彌陀佛三十二相,不但不能得到唸佛三昧見十方佛,當世往生時,心也容易「顛倒錯亂」,這樣終不能達成往生西方淨土的願望。絕對不可想,平時有唸佛,即有往生「極樂世界」的機會,這是錯誤想法。因為很多死亡前「心亂顛倒」,所以不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前面說過,慧深法師在電臺說:臺灣有二千萬人口,四十年來有四百萬人念阿彌陀佛,但是只有四百人得往生西方世界。想想看,這種只有萬分之一的成就。他所說的這個數目,不管是不是正確的,但這之中隱含者另一意義,就是大多數唸佛的人,不明白往生西方極樂的基本條件和修持,也不明白「唸佛」的全部含意,所以不能在唸佛中有一心不亂的境界,當然也有很多修學不全心精進。所以根據經典來看,雖然唸佛的人很多,但實際能往生西方者卻少之又少。

  「念」可讀為「唸」,「唸誦」就是口中發出音聲,所謂「稱名」就是「唸佛」。

  「念」是「憶念」,「憶念」就是「回憶」和「想念」以前的意思。

  「念」又是「思惟」的意思,「思惟」是屬於「禪觀」的「靜慮」性質。

  「念」又是「觀念」,「觀」讀「貫」,是「深思」的意思。「觀念」是人的思想,就是「思想觀念」。

  由字義上瞭解,「稱名唸佛」只是「唸佛」中的一部份修持而已。「唸佛三昧」要達成者,「唸佛」意義必要完全清楚,也要全部修持,才得到「唸佛三昧」的境界。就是沒有「唸佛三昧」的境界,到了臨命終,也不至於「心亂顛倒」。

  「唸佛」是觀經裡,上品上生位「六念」修持之一,包括唸佛、唸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六念精進具足,才得現出「唸佛三昧」的定境,如果定境不生,亦不至於不得往生「西方極樂」。

  所謂「六念」,如果學佛者,無佛法知見,或少有知見,也難明白「六念」法義,因此,學佛的人一定要精進多聞,充實佛法內容,不然的話,根據什麼修行學佛。事實「有正知見,才有真修行。」

  唸佛:念自性是佛,觀經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既然無差別,因何我作流浪兒?在六道常浮沈,受生死苦煎熬。以此「思惟」好好參悟「自性法身」,誠如蓮池大師說:「唸佛是誰」。這個「誰」又是「誰」。

  念「佛恩佛德」,無始劫以來,恆沙諸佛,佛佛同心,視眾生平等同體,他們犧牲身命一切,欲把眾生度盡,這種恩澤,萬劫殺身難報於萬一。常常「憶持」佛恩佛德。

  念「佛因佛力」,觀知佛在因位的修持,及捨身命的勇氣,如,釋迦牟尼佛,在菩薩因位時,為了度眾生,捨身無量,捨眼睛、捨手足、捨王位、捨醫藥亦無量,生生世世不斷行六波羅蜜。阿彌陀佛為了完成四十八大願,莊嚴淨土,以便攝持眾生,救度眾生,竟然精修五大劫。觀知諸佛因位的精行苦修,而後反觀自己,今世雖然學佛,到底付有多少心力?是否盡心盡力?步上難修能修,難忍能忍之行。還要「唸佛」有三明、四智、五眼、六通、無量光明,大慈大悲,我欲與佛同等覺,我亦能救度無量眾生。

  唸法:憶持不忘如來所說之大法,三藏十二部經教,做為救度眾生,得證槃妙法。我今生有緣得聞如來正教,一定要「不斷上求佛道」,以達覺證。而後再施於眾生,願大地眾生人人同登覺路,同證菩提。

  念僧:憶持不忘古今大德聖賢僧,他們是佛陀弟子。為了維護正法,使正教常久不衰,他們有大丈夫誌,又具足戒定慧,可為當世人間典範,又為後世眾生法則。我憶念賢聖僧的偉大,我傚法他們的行持。

  念戒:憶念不忘戒律功能,戒能除一切不善法,能生一切善功德。因此,我必依戒精進修持,以免重造惡因,尤其是往生淨土,以戒為先,不持戒律,藏識多惡業種子,到時難免三惡道苦,所以我必念戒,多造善因,以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尤其是在家修士,必要建立菩薩戒,戒律法義要真實瞭解,不可有名無實。

  念施:憶持不忘佈施之德。「貪」為三毒之一,佈施能除慳貪,慳貪不除容易墮落餓鬼道,所以說佈施不可忘失,六波羅蜜佈施為首,因為佈施能攝取一切眾生,以便將來度化。「念施」是唸唸不忘佈施。

  念天:天有三界不同層次,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天人之果,皆是光明之心,得功德而往生,所以說「天者光明」。「念天」是反省自己心地,是否光明,作事是否磊落,無欺詐、不自私,有菩薩大人之風,不然以什麼功德得生淨土。

  「念」是憶念,憶念已往的不是,速速懺悔。憶念已往慳貪,速速量力行施。憶念已往無知懈怠,速速精進上求佛道。憶念已往有意無意所造諸惡業,反過來即好好修持十善行,能如是依如來聖教,唸唸不忘而精進,到時藏識中性種清淨,自性「彌陀」顯露,不只入「唸佛三昧」定境,「般舟三昧」也成就,「西方極樂」上品上生位也完成。

 

    往生淨土之相關法門

     《往生論》之五念門

  《往生淨土論》原名《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是世親菩薩作,偈中說明西方國土是「彌陀報土」,淨土中無二乘、根缺、女人,娑婆凡夫必須具足「五念門」因緣,才得往生西方淨土見阿彌陀佛。

  偈中說:「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成就者,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佛。何等五念門?一者禮拜門,二者讚嘆門,三者作願門,四者觀察門,五者迴向門。」

  「雲何禮拜?身業禮拜阿彌陀如來,應正遍知為生彼國意故。」

  修淨土者,家裡應該設有「阿彌陀佛」聖像,早晚獻香虔誠禮拜(五體投地),最好唸聖號一○八聲,拜一○八拜,禮拜時心勿急躁。平時在外,見有「彌陀」聖像,或其他佛、菩薩聖像,心起敬意即禮,合十、問訊、頂禮都可以,這種禮佛作持,唸唸不忘,是為身業禮敬。禮拜時口中不斷持念聖名,心中憶唸佛尊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量佛光照射於我身,這樣是謂「身口意」三業禮佛。

  「雲何讚嘆?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唸佛、禮佛後,勿忘讚佛偈,禮阿彌陀佛者,當然讚阿彌陀佛。

  讚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鹹令登彼岸

  「雲何作願?心常作願,一心全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

  「作願」請看前段信願行。至於「奢摩他」是「止」和「定」的意思,又謂「寂靜」,當唸佛、禮佛、讚佛時,不是口頭稱念,隨意拜拜而已,註意,心莫「妄想紛飛」,唸佛時想佛,禮拜時也想佛,也要觀佛,也要發願將來往生其國。修者首先難免有雜念,能至心禮佛,天天不斷禮佛,久而久之,自然止息妄想雜念。

  「雲何觀察?智慧觀察,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毘婆舍那故(毘婆舍那譯為觀)。彼觀察有三種。何等為三?一者觀察彼佛國土功德莊嚴。二者觀察阿彌陀佛功德莊嚴。三者觀察彼佛菩薩功德莊嚴。」(內容廣泛,修者欲求淨土上品者,請好好探討本論,並精心依經行持。)

  「雲何迴向?不捨一切苦惱眾生,心常作願,迴向為首,成就大悲心故。」

  修淨土行眾生,該有與彌陀同等大慈悲心,眾生與我同體,不可捨棄每一苦惱眾生,但願一切眾生同生極樂。所以必將所修功德,盡皆迴向。誠如「本淨土論」後段所說:「依智慧門,不求自樂。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依方便門,憐憫一切眾生心。」

  本淨土論,世親菩薩說:極樂淨土無二乘、根缺(六根對六塵境時,不生起六識,識心起即有染相)、女人,須要五念門具足,方得往生,故淨土行者,必深解淨土諸經,精行修諸功德,並將功德盡皆迴向。

 

     《華嚴經》之普賢十大行願

  行願品說:「彼諸眾生,若聞若信,此大願王(普賢十大行願),受持讀誦,廣為人說,所有功德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

  「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滅除五無間罪,身心等病,種種苦惱。」

  這三段內容所說明,十大行願功德力量,能持能守者,小即除去「五無間罪」,大能往生極樂世界,即見「阿彌陀佛」蒙佛授記,不必如「般舟三昧」或「唸佛三昧」那麼難行的功力。但是十大行願,不是發願而已,需要實際瞭解,實質修持。十大行願內容如左:

  禮敬諸佛:禮佛是修行學佛的基本禮儀,除了感報佛陀恩澤於我眾生,也表示學佛勤奮精進。常常禮佛,自能收攝輕心慢心,清淨身口意三業,並與諸佛、菩薩,增上無量因緣。禮佛時心有敬意,心無雜思,心口清淨,不念他事。

  稱讚如來:佛陀功德偉大,我們不得不讚嘆,經中讚說:「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法華經讚說:「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繫,無能說盡佛功德。」

  當你見到佛像時,即時合掌起敬心。口念讚佛偈,讚嘆諸佛功德,讚嘆者亦得無量功德,並得諸佛菩薩祝福。

  廣修供養:學佛的至高圓滿是福慧具足,才得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福慧未具足以前,必須供養三寶,供養父母、師長,供養眾生。供養三寶是耕耘敬田,供養父母、師長是耕耘恩田,供養眾生是耕耘悲田。此三田不耕不植,佛法無從立足。所以說:供養為一切善德基礎。

  懺除業障:任何一眾生,從無始劫來,因迷於事理,造無量業。業力既造,即成為未來之業障,包括病障、苦障、道障。今生欲學佛修行,業障成為學佛「障礙」。業障輕者,有各種不如意坎坷,造成修學一蹶不振。業障重者,有傷身失命的危險,所以必要時時禮佛、懺悔,罪業才得清淨(註意勿造新業),修行才無障礙。

  隨喜功德:他人作諸善行、功德,我即隨時、隨地歡喜,把他人所做功德,當做自己做的,尤其是盡心盡力幫助完成。在歡喜中讚嘆鼓勵。普賢菩薩本願中說:「所有善根,我皆隨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

  請轉法輪:就是請佛說法,因為佛陀,覺悟生死涅槃之法,有正知見。在正知見聖者的教育下,才能使眾生同得解脫,因此,請佛為眾生轉法輪,是佛弟子該有的心意。

  請佛住世:佛陀住世,降生人間,才得為當世眾生說法。法義典籍,做為未來眾生修學法則,所以佛陀住世是非常重要。佛弟子要時常作願,願我佛慈悲,正法重光於世,普照大地眾生,使眾生重見光明,才免墮落三途,受無量苦。

  常隨佛學:佛陀是一位究竟圓滿聖者,眾生隨佛陀學習,就是學佛。學佛目的是為瞭解脫,必要認清解脫法義,才有成就佛道的正知見。如果盲目修持,終其究竟,苦死無成。常隨佛學者,要多聞佛法,研究佛學,有正知見後,必要如法努力精進,甚至廣度有情,才得究竟圓滿。

  恆順眾生:學佛是要發願利他,才能符合佛心大誌,才是學佛者偉大精神的表現。「恆順眾生」就是順應時代眾生因緣而教育。時代多變,民情不盡相同,所以要隨順時代眾生因緣,適應民情,以不同方法,教導不同根基眾生,隨佛學佛。上述「九大行願」不是說說而已,要實際明了,如法實修。

  普皆迴向:這是最後一願,第十願統攝前「九大行願」。從「禮敬諸佛」至「恆順眾生」的一切善行功德,迴向與法界眾生,願眾生們得此功德同生極樂國土。修菩薩行者,都會為眾生設想,為眾生受苦也心甘情願。菩薩心,以眾生解脫為前提,做後,一切功德再迴向,才是無上菩提的究竟成就。

  所以普賢菩薩說:學菩薩行者,能行「十大行願」,自有資格往生西方極樂,即見阿彌陀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佛弟子該如法精進。

 

     《維摩詰經香積佛品》云:

  彼菩薩曰:『菩薩成就幾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淨土。』

  維摩結言:『菩薩成就八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淨土。何等為八?』

  『饒益眾生而不望報』:是「慈無量心」,菩薩行持,度眾生工作是義務,只有不斷犧牲,不起權利、望報之念思。

  『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是「悲無量心」,把所有眾生當做自己,代眾生受無量苦也心甘情願。

  『所作功德,盡以施之』:每日為眾生之工作功德,再施捨,願眾生得此功德,速證菩提。有捨心即有歡喜心,所以說,功德願意再施與眾生,是「喜無量心」。

  『等心眾生,兼下無礙』:行菩薩道,不分冤親,不分彼此,是以平等心對待眾生。又能謙虛卑下,是沒有高傲驕慢心,是「捨無量心」。

  『於諸菩薩視之如佛,所未聞經聞之不疑』:對於當前行菩薩道者,無論出家或在家居士,都要如佛一般看待,恭恭敬敬。各人佛經研究有限,就是未聽過、未聞過的經典,今日聽到也要深信不疑。如果不能信心接受,也要深入研究,不可隨意出口誹謗。

  『不與聲聞而相違背』:二乘雖然只顧「獨善其身」,修四諦、十二因緣,但這程度是深行,也是佛陀開示之法門。尤其是修菩薩行者,也要有二乘基礎,不然功行難免不足,所以說:行者不背聲聞法。

  『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於其中調伏其心』:修行、出家不是為名利、供養,是為瞭解脫,雖有眾生向修行者(出家)供養。要看被供養的德行和福報。切莫看他人被供養多,被護持大,即生起異念、妄想、嫉妒諸心矇蔽自性,這是非常錯誤。要好好調伏、懺悔,以便清淨自心。

  『常省己過,不訟彼短,惟以一心求諸功德』:既然為瞭解脫而修行,最好天天省察自己,該修修否?該行行否?該忍忍否?這正是修行用功處,那有工夫去評人長短,說人是非,古人說:「靜坐當思己過,閒談莫說人非。」謹記。修行者只要一心求諸功德,即所謂「盡形壽」,不然歸依即成形式,不但不能往生極樂,恐怕還會墮落,註意再註意。這八法功德,是往生淨土條件,能精行者必往生極樂世界無疑。

 

  諸位!世事成功決非偶然,必要平時努力。求生極樂同樣道理,那有臨命終「十念」即成。如果一生中,平平凡凡過了,虛度光陰,無顯著修持,到時業力勝過空願,自然招感來世「六道果報」。這樣誰誤你?其實自誤,並非我佛、菩薩不慈悲。如果你已「歸依三寶」,必要受持「五戒」,受持五戒是歸向三寶的實行,歸依而不受持五戒,等於假「優婆塞」、假「優婆夷」。

所以說:歸依後,必要多聞,明法義後,量力盡心修持,今年比前年深行,來年比今年更圓滿。歸依後發心度己,三年後必要發心度眾生。一生中「盡形壽」不失正念,也不失正行。

  從前,大名長者問佛:「我平時唸佛時,『不起妄想』,『不失正念』。如果,我在十字路口,萬一被象馬撞倒而死亡,是否因此而墮落?」佛陀回答說:「不會墮落,因為你平時唸佛,已經養成向佛的善習和條件,如果出事而死亡,還是會往生,你『唸佛』業力非常強大,好比一棵大樹已經傾向西方,一旦砍倒,自然傾向西方。」

  往生西方極樂修因,到此告一段落,奉勸諸位大德,依法實修,往生才有希望,如果認為唸佛即得往生,也要「老實唸佛」和「老實守戒」。下面與你研究往生「兜率淨土」修因。

 

   往生兜率淨土修因

  三世諸佛度眾生因緣,皆以初發心之願力定案。如釋迦牟尼佛在因位時,發心於五濁惡世度眾生後成佛。阿彌陀佛因位時,發心創建極樂國土接引眾生。當來下生彌勒佛初發心時,以功德莊嚴人間成淨土,然後度得生淨土之眾生證法眼後才成佛。

  諸如來在因位發心後必要精修,才能圓滿正依二報。初修「六波羅蜜」及「四無量心」,以至「十波羅蜜」精行完成,無始劫來,佛佛同行此道。

  然而當來下生彌勒佛之度生過程,分為二段二處世界,一者兜率內院接引眾生。二者人間淨土,龍華三會,為眾生證法眼。這二個世界的接引方式,在上生經和下生經,佛陀有明確指示,看過上、下生經的佛弟子,應該不會懷疑。

  經中說,在娑婆世界成佛聖者,必在兜率天一段時間,做補處菩薩,然後下生人間,彌勒菩薩當然也不例外。自從「釋迦佛」二千五百年前,離開兜率天來人間成佛後,兜率淨土主人,就是「彌勒菩薩」。

  殊勝的「兜率淨土」和「西方淨土」,有同等功能作用,都是為了攝受眾生,教育眾生成正等覺。所不同是兜率是五乘共土,西方是大乘不共土。西方淨土時間無量,兜率淨土時間短,因為接引有緣眾生完成後,彌勒菩薩即帶所有的眷屬弟子,來娑婆人間,開三次龍華大會,為這些弟子說法證道,以便圓滿初發心的大願。那麼眾生以何種因緣得往生?三品修因而往生,不厭生死而願往生。

 

    修三品行往生

  上品者修六事法

  精勤修習一切功德:包括種植三田,敬田、恩田、悲田。供養三寶為敬田。供養父母、師長為恩田。供養眾生為悲田。並修六波羅蜜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

  威儀不缺:嚴守戒律自然威儀堂堂。在家修士從三皈依、五戒、十善戒,以至菩薩戒。出家者當然要具足出家戒。

  掃塔塗地:建設道場、莊嚴道場,以便接引眾生,同登兜率,同赴龍華三會。

  香花供養:導眾生種諸善因,以香、花、素果供養三寶,增上諸佛因緣。

  行眾三昧,深入正受:「三昧」譯中文為「正定」「正受」「不受」,是內心安祥自在,不起煩惱的意思。這種境界可從聞、思、修入手,自然入於「正受」。「不受」者,不受六塵色聲等幹擾自心。

  讀誦經典:早晚常讀大乘經,金剛經、心經、彌勒上生兜率天經,持彌勒禮讚,也要為眾生演說諸經,行法施度。

  以上六事法,能至心精行學習者最好,如未能達到圓滿或斷盡煩惱,在世時如得六通聖者,未來往生兜率淨土即上品上生。如果修持多分者上品中生,少分者得上品下生。

 

  中品者稱名唸佛,受八關齋戒

  《上生經》說:「應當繫念,唸佛形像,稱彌勒名。」繫念有二種修持。一者憶念彌勒菩薩三十二相。二者不斷稱唸「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還要常受八關齋戒,最好受持七次。受持中內心清淨,不生起雜念,功德圓滿,並發願迴向兜率淨土。中品行能精修者,得中品上生。多分者中品中生,少分者中品下生位。

 

  下品者造惡業誠心懺悔

  《上生經》說:「若善男子、善女人,犯諸禁戒,造眾惡業,聞是菩薩大悲名字,五體投地,誠心懺悔,是諸惡業速得清淨。此人命終如彈指頃,即得往生。」

 

  能遵照三品法義修持而往生者,即蓮花化生在兜率內院,即時見佛聞法,得證不退轉於無上道。(兜率與西方大不相同,往生「西方極樂」者,上品中生位經一宿見佛,上品下生位七日見佛,下品下生位經十二劫花開。請再參考前段淨土不同點。)

  尚有其他往生修持的方法,上生經說:持五戒、八關齋戒、具足戒、十善戒者迴向可往生,聞彌勒菩薩名,歡喜恭敬禮拜者亦得往生,以香、花、衣服、繒蓋、幢幡供養佛者可往生。或一日至七日,持佛禁戒者得往生。思念十善,行十善道者,亦得往生,上述功行修持者,必要將功德迴向,願生兜率,朝謁彌勒菩薩,將來皆受接引而往生,即時花開見佛。

 

    不厭生死而願往生

  上生經說:「不厭生死樂生天者,愛敬無上菩提心者,欲為彌勒作弟子者。」發菩提心之在世聖者,不畏懼生死,往返天人之間,以大悲心救度眾生。世聖大人與彌勒菩薩同一心懷,他們敬愛這位發無上心的大菩薩,所以發心往生兜率,作為彌勒菩薩弟子,聽經聞法,清淨藏識,以備未來救度無量無邊眾生。

  古今大德,求生兜率內院彌勒菩薩前者,有無著菩薩、世親菩薩、戒賢大師。我國有道安法師、玄奘大師、窺基大師。近代有太虛、虛雲、慈航三位大師。

  民國四十三年三月十二日,虛雲老和尚靈體,親自往返兜率內院,返後說:「兜率內院,莊嚴瑰麗,非世間有,我見彌勒菩薩在座上,宣說『唯心識定』,在聽講聖眾中,有十多人我認識,其中有江西海會寺誌善和尚,天臺融鏡法師,岐山恆誌公,百嚴宮寶悟和尚,寶華山聖心和尚,讀體律師,金山觀心和尚,我皆合掌致敬。」他們都是行菩薩道世聖,所以不厭生死求生兜率內院。

 

   赴龍華三會人間淨土修因

  《上生經》說:「佛滅度後我諸弟子,若有精勤修諸功德︰︰。繫唸唸佛形像,稱彌勒名。︰︰受八戒齋,修諸淨業,發弘誓願︰︰必定無疑,當得生於兜率天上,值遇彌勒,亦隨彌勒下閻浮提,第一聞法。於未來世值遇賢劫一切佛。於星宿劫,亦得值遇諸佛世尊。於諸佛世尊前,受菩提記。」

  《上生經》又說:「若有禮敬彌勒者,除卻百億劫生死之罪,設不生天,未來世中,龍華菩提樹下,亦得值遇,發無上心。」

  經中所說,今生修六事法,受八關齋戒,修一切淨業戒行者,不但上生兜率淨土,遇彌勒菩薩。將來人間成淨土後,隨彌勒菩薩下生人間,赴「龍華三會」的第一會。未來也能遇到「賢劫」千佛和「星宿劫」千佛。在佛前受記作佛。

 

  不相信兜率淨土,不相信龍華三會,可是聽到彌勒聖號,看到彌勒菩薩聖像,心生歡喜,恭敬禮拜者,也會除去百億劫在生死輪迴中所造罪業。這種人今生別世後,就是沒往生兜率淨土,將來龍華樹下,也會遇到彌勒佛,受佛教育發無上道心。

  下生經,彌勒佛看見赴龍華初會的人眾到齊後,向大眾宣示說:「今諸人等,不以生天樂故,亦復不為今世樂故,但為涅槃常樂因緣。是諸人等,皆於佛法中種諸善根,釋迦牟尼佛遣來付我,是故今者皆至我所,我今攝受之。是諸人等,或以讀誦,分別決定修多羅,毗尼,阿毗曇藏,修諸功德來至我所。或以衣食施人,持戒智慧,修此功德,來至我所。或以幡蓋華香,供養於佛,修此功德,來至我所。或以佈施持齋,修習慈心,行此功德,來至我所。或為苦惱眾生,令其得樂,修此功德,來至我所。或以持戒忍辱,修清淨慈,以此功德,來至我所。或以施僧,常食齋講設會,供養飯食,修此功德,來至我所。或以持戒多聞,修行禪定,無漏智慧,以此功德,來至我所。或有起塔供養舍利,以此功德,來至我所。善哉釋迦牟尼佛,能善教化,如是等百千萬億眾生,令至我所。」

  經文中所說,將來赴龍華三會的有緣眾生,都是在釋迦牟尼佛時代佛弟子,被佛陀法義引導修持,然後發願迴向結彌勒因緣。龍華會中大眾,個個都是循如來正教發心,有讀誦大乘經典功德迴向。有智慧觀諸法相因緣,修持功德迴向。有精守戒律,功德迴向。有佈施、持戒、修習大慈悲心功德迴向。有幢幡、繒蓋、花香供養諸佛功德迴向。有行菩薩道,救度苦惱眾生功德迴向。有開無遮大會,為眾生說法,設齋供養聽眾功德迴向。有修忍辱行,清淨慈悲行功德迴向。有多聞、修三學戒定慧功德迴向。有禮拜、懺悔、持咒功德迴向。有造佛塔、供養三寶舍利功德迴向。

  從上生經、下生經所表示,及淨土三經所表示,往生「兜率淨土」比「西方淨土」容易很多。淨土相關經典都是佛說,淨土聖人願心不盡相同。

修者必要認知自己能力、程度而後發心,才不至於錯失因緣。

如修者以西方淨土為目標,最好先以兜率淨土、龍華三會為跳板,然後往生西方淨土必登上品位,也比較急速。因為三處淨土時間不同的關係。

 

   兜率淨土是速證菩提之淨土

  前段說過,吾人居住世界,經中稱謂「娑婆世界」,或稱「南瞻部洲」。世界自生至滅為一劫,名為「賢劫」,一劫分為四中劫,即成、住、壞、空。每一中劫有二十小劫。今地球壽齡已到「住劫」第九劫末。再經六千五百年第九劫結束,第十劫開始,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十萬為一億),人壽五萬六千歲,彌勒菩薩下生人間,開龍華三會。這時就是賢劫第五佛下生人間時期。

賢劫共有千尊菩薩,度眾生後成佛。這千佛皆在「住劫」出現,最後一佛是「樓至佛」。樓至佛功德圓滿後,地球壽齡即接近「壞劫」,生物漸漸減少,到了「空劫」化世界成微塵。

 

  今起至「住劫」第二十劫,只剩餘十一劫,十一劫的時間,也等於娑婆世界總壽命八分之一。

  《佛說佛名經》佛陀說:「我此娑婆世界賢劫,釋迦牟尼佛國土,於安樂世界為一日一夜。若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國土一劫︰︰。」今將娑婆世界與西方極樂世界時間對比,人類眾生歷經十一劫,大約是極樂世界一日中之八分之一。

所以說:娑婆世界學佛眾生欲證菩提,至未來圓滿菩薩道成佛,最好先求生兜率淨土,到第十劫人壽五萬六千歲時,隨彌勒菩薩下生人間。在人間有六萬年,跟隨在彌勒佛身邊受教,證菩薩法眼智。然後,發大願心隨賢劫千佛修學,至最後一佛樓至佛在娑婆世界度眾生,再發心往生西方淨土,參謁阿彌陀佛及諸大菩薩。

  在娑婆世界賢劫中,真實發菩提心,實行菩薩道,正符合西方淨土上品上生條件,這豈不是一條很通順「成佛之道」,又快又正確。

  如果眾生真修西方淨土,除了上品上生即刻見佛,上品中生位也要一宿(一宿等於人間二個中劫),上品下生也要七日見佛(七日等於人間七劫)。其他品位時間更是無量無邊,所以求往生西方極樂的眾生,必要正見西方,認知自己,一生中有幾分努力,將來往生是否有希望

因此可確定說:兜率淨土是速證菩提之淨土,兜率淨土是往生十方淨土的跳板。

  再說兜率淨土,是吾人所居住的娑婆世界相關之淨土。西方淨土是他方淨土。彌勒菩薩天上淨土,及人間淨土,是直接度吾相關之冤親。我們先往生兜率淨土,再赴龍華三會,然後根隨賢劫千佛,在娑婆世界度我所有累劫親屬。不然,就是你有辦法往生他方淨土,不顧累世親屬在生死中的痛苦,修行意義難免有很大缺失。

 

   結論

  三世諸佛說法度眾生,自然機理雙契。如果法義背正理者,眾生依法進修也無能解脫,法義不契眾生機者,眾生無因緣可下手,所以諸經必要契理契機,才是如來正教法義。

  今為末法之期,法弱魔強,新興教派如雨後春筍。眾生緣薄多懈怠,凡事不求甚解。故當前宗教信仰者眾,入正法真修行者少。掛空名自認為修行者眾,入佛法真學「佛」者少。為什麼?修學眾生多數不明「學佛」(成佛)正途。

  懈怠是眾生的矇蔽,速成是眾生共一不正常心理。

因此,有人看此弱點,妄說「一步登天」之法,來誘惑懈怠又求速成之修道眾,其實宇宙間大自然律法,所有事物成長演化,具不變定律過程。如種子由播種後發芽,必經施肥、工力,才有自然的成長(進化),然後開花、結果、慢慢成熟。成(學)佛之道,當然亦不得違背自然律法,由觀經多聞而明理,但必要確定真實目標,不可霧裡看花。

  明理是明白眾生六道生死輪迴主因。也該明白生死解脫之道,然後實實在在精進。明理必由佛陀所說的佛法去認知,不然容易會錯修行之道,而步上不歸路,即苦死無成,或誤認小善義為大乘經教,也是很危險的自我耽誤。

  至於佛說淨土諸經,最適應大眾因緣,上自大乘菩薩道根基,下可引導初入佛門之佛子。只要順其經義精進,將來必得往生淨土,至不退轉地。然而淨土世界,有大乘不共淨土,及五乘共土。眾生修淨土法門,必先認知入淨土之因緣功德,再反觀自己修持能力,是否符合往生條件,然後加強進修。

  兜率淨土是五乘共土,不必有「一心不亂」的境界,即可往生進入,修者從見佛懺悔,恭敬禮拜,八關齋戒,十善五戒,六事法行持,大小根基修持功德,只要發願迴嚮往生,將來必受接引。

如果佛子求速,入此淨土至將來成就菩提最速。如果佛子求正確者,此淨土法義,是釋迦牟尼佛所交待,要四眾弟子歸依彌勒菩薩,所以有雙重保證,必定正確。但是必要如法修持,如法迴向。切勿我見認定,胡亂修持,恐入迷途,也不可高估自己,好高鶩遠,打空妄想,這都是不實際的作為。

但求我佛慈悲,加被眾生,冷靜深思,真修實行,同生兜率淨土,以赴龍華三會,證法眼智。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間異語:碩士當道士 開始信鬼神

2014年06月20日

 

老頭兒 道士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灵异人生及学佛之路

 

作者  风火轮  774075066@qq.com

 

记忆里好像是对气功的一点兴趣,自我尝试着运气,行脉,未曾想,不久竟有了一点气感,加之当时人生运气一路上升,渐入佳境,想什么来什么,冥冥之中似有默契,而且我当时又很自律,类似苦行的理念,几个月后居然隐隐感觉到自己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力。开始时,在洗脸后总感觉眉宇之间有亮点,还以为是水滴反射的灯光,其实并非如此。闭上眼睛之后也不似以往的一片黑暗,却仿佛是进入了宇宙空间,虽黑暗但却豁然开朗。

从此我时常用这一点“能力”帮助别人或收拾别人。我甚至能影响别人的思维,清空别人的大脑,让他在嘴边的话,甚至刚说过的话,在关键时刻忽然间大脑一片空白…在自行车撞车之前,喊同学转头去看(即便是自行车之间的小擦碰,也是因缘聚会,之前的一秒钟内整个画面忽然变得阴暗,两车如同磁铁般相吸,无可逃避)。我甚至能洞察未来,曾看到我未来3年的命运极其暗淡悲切,以致害怕到跳出观察,不敢再看。

我的智慧在这期间也是急速攀升,掐捏准确,分析透彻入理,甚至时常拿一杯水来解释其中道理,惹得同学也是大发感叹。有时对方一句话还没说完,第四回合说到哪种层面,我已经了然于胸。以一对五,不落下风,甚至给自己规定3句话要完败对方,别人对我的评价就是锋芒毕露。以致后来我说的话总是刁钻,噎人……造下不少口业。

由此我知道,一切成功、地位、财富,纵然你是在商场上叱咤风云,还是在战场上横扫千军,必定有福慧托着你。如果无福无慧,纵然你是……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你是福慧双全,即便之前你是个愚笨的老叫花子,之后你也将是历史留名的人物,你不再是老叫花子,也不再是老张老王,而是张老王老。所以我们不必对别人的幸福、成功羡慕嫉妒恨。

在我的工作中,局长请一次客的费用够我挣半年的,而我们的工资只比当地最低工资略高,福利还有苛扣。有时大家一发牢骚,真的想虚报虚开搞些钱,但反过来一想,他们是在消福,我今天的境遇必定是我没有那个福德,如同一大碗饭,你是早上多吃?还是晚上多吃?还是半截偷吃一些?其实这一碗饭就是你今生的福,你若年轻时尽情享受,晚年必然饿肚子。你若偷吃,那就像歌词里唱的,算来算去算自己。其实该是你的早晚是你的,早晚会得到的,所以我们应本分做人,不要现在偷吃下去,日后连本带息一起再吐出来,折腾自己。

在此期间,有时有难办的事也曾祈祷观世音菩萨,至于其他佛菩萨我还不认识,我只知道观世音菩萨,慢慢的也有了些感应,可在凡夫看来毕竟眼见为实,但我的评估是以我的水平就有如此的能力,那么传说中的神仙,他们的事迹,传说及神通应该也是可信的。在这一年间自我感觉良好,自觉高人一等……然而,物极必反,正如我所看到的,我的命运急转直下,而这只是开始。

这是一个很大的业障,大脑好似供电不足。我们时常有说:“你使劲想”,可我真的是使不上劲。渐渐地,一切都丧失了,我回归了平凡,命运也是一路下挫。我开始接触佛经,拜读的第一本经书就是《金刚经》,南怀瑾老先生做的注解。每一字每一句我都认真仔细的去理解。因为父母不信佛,我只能在自己的房间里偷偷地看,因此看的很慢。一连几天,奇怪的事发生了,我闻到了很浓重的檀香味,只在我的周围,如果我向左右探出身去就不会闻到,范围很小。正如经中所言: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就在第3天,在学校因为某事被人奚落,轻视,当时的感觉心里真的是前所未有的难受,恨不得舍弃一大笔的财富换来此事不曾发生过,当时我还纳闷,我一心向佛,怎么会遇见这么别扭的事?当晚读经书时,便看到: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下释然。真是果报不可思议。

当看到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后又看到: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真是给我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超凡入圣的感觉。这个层次绝对是划时代的。由此产生极大的出离心。之后每每向想学佛的朋友推荐此经。多年以后,有一阵经常感冒,我发现吃药和不吃药,身体的感觉竟然是一样的。忽然意识到,这并非是阴阳失调,定是业力所致,于是早上读3遍《金刚经》,晚上复3遍,第2天早上竟然痊愈,且每每如此,天啊,真的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在我20岁的时候,因往昔因缘,蒙佛加持,我知道了我的过去,我上初二那一年的智慧和“能力”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必然,是我前世发愿以价值十万的福报用于智慧和神通,才有了今生那一整年的超越,不客气的说,当时的智慧超过大多数人一生的感悟。十万,在1990年也不算是一笔小钱了。后来我又拜读了《地藏经》,不过真正的感应是在在多年后。

09年5月,我因冤亲债主穷追不舍处处障碍离开公司,之后几乎没上班,天天在家念经,开始坐不住,一个小时就很难了,每天都要下楼转转。大约一年后,不再心浮气躁了,甚至买足了菜3天不下楼(自己住),每天2遍《地藏经》十遍《金刚经》108遍《大悲咒》21遍《心经》还有若干其他经和咒。总之每天很忙。人不再那么玩世不恭,离经叛道了,多了好些恭敬规矩。

一天在梦里见到一个尸身肿胀变色的人冲过马路向我跑来,被我双臂挡开,梦醒。之后再念经时,此景挥之不去,总有妄想和走神。忽然在我脑海里,一个唐装起舞的美女一闪而过。才意识到经中所言: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普广。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志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真的如经中所言,三遍之后此情此景于脑海中不再复现。

2年后农村的二舅去世,这让我想起小时候住在他家的情景,和他养的那头猪,一年冬天那猪冻得半夜里哀嚎,舅妈把它放进屋里来,他却在灶旁偷吃,第二次被发现后,二舅欲将它轰出去,那猪竟要以命相博……此情此景同样挥之不去,三遍《地藏经》及其他一些经咒回向之后,同样不再困扰了。

后来在一次读经时,看到:未来世中,若天若人,随业报应,落在恶趣。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是诸众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现无边身,为碎地狱。遣令生天,受胜妙乐忽然忆起前世的场景:我因作恶过多,那一世被判入地狱销账,当地狱的门要关闭时,眼见地狱之恶并空无一人,唯我在此孤独受苦,随心生大怖畏,急切中喊了一声:“观世音菩萨救我”。所幸在闭门的那一霎那被阴差听见,他让我在此等候,不久引来一位出家人,讲述了我的事。并说日后让我印您的经书……由此我免地狱苦得生人间。我在04或05年的确独自出资印了1600本《地藏经》,以及当年读《金刚经》被人轻视,消业。阿弥陀佛,感恩诸佛菩萨,串想起我的前世今生,前因后果,弟子感恩戴德,唏嘘不已。

 

********************************************************

 

我的灵异人生及学佛之路(二)

作者  风火轮

首先感谢诸位同修对我文章《我的灵异人生及学佛之路》的关注和肯定。该文发表后,一下子来了好多同修加我QQ甚至发来邮件,(真的不必)我真是受宠若惊,我因不善言谈,文笔又差,知见不多所以没能一一满足大家的愿望,请原谅。有的网友还误会我能“看见”什么,其实我现在再普通不过了,没读过几本经书,甚至楞严经都没读过,没资格为大家解答什么,在文章里有什么错谬,还请诸位师兄批评纠正,以警醒诸位同修。

另外,我写的内容保证是真实的,我没兴趣也没时间编造神话故事,我本愿是想以我亲身经历来见证,证实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以及佛菩萨对众生的关爱,保护和加持,并非夸耀我的修持如何缘分如何。

我生于塘沽,在刚记事的时候住在上海道。大约在五六岁时发现自己与众不同,起因是和小朋友玩捉迷藏时,无论他们藏在哪,我都能直奔主题把他们揪出来(透视)。在追忆往昔的过程中,也回想起曾看到过常人不能看到的景物,比如人说谎时,身上会有黄色的火焰,如果他的心思静下来或想别的事来掩盖,火焰会灭掉(我曾上过当)。

有一天下午在家门口玩,遇到一位叔叔,他直截了当问我爸爸妈妈在哪?我把妈妈找来,他说要收我做徒弟,要带我走,可我妈妈不舍得他把我带走,说话间,我一直在盯着这位叔叔的脸,最终忍不住问,叔叔的头上为什么还有两只狐狸耳朵?(就像电影里的影像重合,但肉眼看不见他的耳朵)有的邻居们知道我能看见“东西”,就悄悄的散了,有的还关上了窗户,躲在里面观望,但我妈妈并没有注意到,还对我说:“别瞎说”。但是他的一个举动令我肚子一阵疼痛,我便说了一句让自己都很别扭的话,他用“光”打我。妈妈当然听不懂,《新白娘子传奇》为国人做科普那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她知道我不会说谎,便用怀疑的眼神盯着他,渐渐的妈妈也肚子痛了,于是这位狐仙就趁乱走了。不久以后我又见过一次他,他只是站在远处看着我。今天想来大概是我和他前世有些因缘,可能是他见我今生命运如此艰难,是想伸把手帮我,只是未得其便而已,也就不再坚持了。

有一次放学回家,路过一处盖房子的工地,那里出土一个石碑,上有五六个字,一些人在围观,猜解。其中有两位道士,他们竟然认识我,还说了几句话,之后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腾空飞走(真的是肉身飞升),我与几个小学生亲眼见到,其中一个孩子向他爸爸说起此事,还挨了打,毕竟1981年那还是一个不太正常的岁月,谁敢沾“封建迷信”的边儿?

言归正传,本次说的是佛菩萨对我的保护和加持。这几年因为冤亲债主的“照顾”,我从09年5月离开了公司,到10年9月,其间一直在家念经修持。一年多的修持,最直观的表现是我与第四条相映了: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以前我是玩世不恭,随意调侃乱说乱道,广造口业,如今多了敬仰,恭敬,规矩,向往威仪。正如之前的博客里提到的:大致是说,讲正事的时候嘴里不给力,造口业的时候口若悬河,如行云流水。如今报应来了。初念莲师咒的时候,刚刚几万遍,渐渐感觉念珠特别香,起初没太在意,后来发现连手上都檀香异常。问了别人才知道,这是明显的莲师加持。就是要给你信心,鼓励你。(我也够白痴的,当年念《金刚经》时不也是这样嘛)之后再念诵莲师咒时就渐渐地不再有香味了,我的信心也随之下降,不过现在看来大可不必,如同你天天吃同一种美食,久了你也会吐的,你的老师,领导天天夸你,不用一周你也会烦的,感应的显现,就是肯定了你的修法是正确的,是有功德的,你就坚持下去就好了。

我的房子因以前的装修污染,及其他原因,本想在秋天重新装修的,可是我又因身体原因和不知装修成什么样好,经朋友劝就放弃了。我修学佛法只是按自己的想法去恭敬念经念咒,对于节奏,调息并不了解,天天又不运动,加上不上班,节俭度日,尽量吃素,因此导致气虚,一年后常在睡梦中憋醒,有时真怕一口气上不来…… 加之钱有些紧张(怕父母查账,他们不知我不上班),于是想找工作,一是挣钱,二是运动。因为我在那两年被冤亲债主折腾的不轻,各种违缘,没有福报……于是祈求观世音菩萨加持帮助。一次在网上看到一家公司招聘司机还留了电话,看他地点不远就打电话过去,我是第一个,她们让我过去面试,很痛快,居然都没试车,就上班了。这是一家装饰公司,这时我才明白,想上班,工作有了,想装修,进了装修公司,公司里唯一的一辆金杯车由我掌握,各种便利……菩萨:我对您的善巧方便简直五体投地了……感恩观世音菩萨!

这几年我的心思早已不在上班挣钱上了,在家时就是念经念咒,原本还有3年的业障报应,经我的努力,念经,忏悔,放生,随喜参加建东林寺佛像等和佛菩萨的加持,在将近两年的时候就报尽了。(前后在家用功修持了一年)一天在天津大悲院拜千手千眼观音像时,突然头顶上就像有一根筋被硬扳过来一样,霎时间我已经失去平衡感,好在我动作缓慢才没有摔倒。我知道我一直受制于冤亲债主,但他们还不至于在我拜佛的时候对我下手吧?那...? 这一定是菩萨在帮我。但不知道帮的是什么。不久之后,就发觉性欲大减,以前在小腹内总想有一团温热兀荼的感觉,不排出去就浑身不自在,但是现在不会,几乎不想,就是来了感觉也能控制(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大概这也是我业报尽了,菩萨帮我调整,虽然我天天念的是《大悲咒》和《金刚经》等。

今年初我.......得到了......火供仪轨的传承,那天我一直头痛,无心念经,便去拜访他,当时他的弟子正在做火供,在最后的阶段我参加了,不久火灭,结束。在收拾的时候他问我:“头还痛吗”?恍然间,真的不痛了。由此,我又加了一项功课。之后几次,在做火供前,我先尽力做忏悔(观想知道和不知道的各种恶业),之后又念诵《金刚经》。那几天我就闻到身上散发越来越强的刺鼻的体味,腥臊臭酸等(业障太重了,真是惭愧)时常把自己熏得都受不了,开车时空调直吹面部。当时因为是盛夏,所以没往那方面想,但还是觉得不对劲,即便以前浑身大汗也没有这样啊,如今我出门上车有空调,进门有空调,几乎没有出汗的机会啊,想着想着忽然开窍了,佛法真是不可思议啊……  

以上这些仅仅是这三年里,佛菩萨对我的部分加持和帮助,之前的更是超乎想象,不述。有时候我所祈求的事情也是久久不能实现,很是泄气。甚至以为佛菩萨都烦了。其实我们不要这样想,佛菩萨时刻在关爱护佑众生,在我们因缘及现实环境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也很难为我们扭转,或是在长远来看,扭转了倒不好。我们身处在世俗社会里,如果我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像票友一样的修持,修的功德可能都不够覆盖所造的业,那又如何积累资粮,消除业障来接受佛菩萨的助缘?

我们不能认为我们信佛了,时不时的念几遍经咒,就如同与佛菩萨签了生死契约,不论大事小情都要一管到底,佛菩萨是人天导师,不是我们的保姆也不是保镖,更不是提款机,他们可以这样做,但我们绝不能这样要求。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我只是承蒙佛菩萨加持帮助的比较多,并非我的修行怎么怎么样。我写出这些的本意是想为初学者打打气,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和经验,还是那句话: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感恩诸佛菩萨。我在五六岁时因机缘巧合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世界,其实我们眼见的世界并非真实的世界,只是一部分的,是片面的,请坚持你现在的信念,更虔诚而精进学佛修行,一直到成佛,是绝对正确的道路。阿弥陀佛!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破戒比丘.猶勝外道

佛經說:「詹匐花雖萎,猶勝諸余花。破戒諸比丘,猶勝諸外道。」

佛說破戒的比丘雖像已死之人,但因為戒的余力,仍然能夠示于人天道行。猶如牛黃、麝香、燒香,沒后香仍不散。犯戒的比丘,勝過無犯的人。佛這樣說,是因為只有受了戒,才有戒可犯,沒有受戒的,便不會犯戒了。所以佛又說,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

《大智度論》亦說,寧愿受戒而破戒,破戒墮地獄償罪后便能得解脫,但不受戒則輪轉三界,永無出離之期。

世上沒有不犯錯的凡夫,出家人亦是凡夫僧,但凡夫犯錯沒人理會,因為他們沒有戒律在身,但出家人的行為,分分秒秒在被人監視,天天在戰戰兢兢過活,為甚么?因為怕出錯影響佛教聲譽,但越怕出錯越會出錯。因此,說出家人過錯的人,等同出萬億佛的身血,不論他、她是否破戒或是持戒,有受戒或是無受戒,有過失或是無過失,說比丘過的過比和尚破戒更甚。

為甚么這樣說呢?

因為出佛身血只自己造業,不會障道,但說僧人過失,會壞人信佛因緣,令人對佛教生畏,使不信者卻步,已信者退失道心,這種斷人慧命的過錯不是小事。

因此,菩薩是樂求人德,而不樂求人過失,談人之短,短在己身。不說自己有德的人,是沒有貢高我慢,不說他人過失的人,對人沒有憎嫌心。

所以,若果見破戒僧人,不要說他的過惡,應當念這人今天是錯了,但明天會改過的,久久亦會得道。如菩薩地說:「憐愍惡人,勝于正行。」這話是要我們以悲心教化惡人。

若覺得眾生無善值得稱贊,那么,就稱贊他原有的佛性,不過因一時迷失而已,日后當能尋回,因為眾生皆有如來佛性。

明達佛理的乾隆皇母親,知道兒子看到這么多不如法的事,對和尚便心存厭憎時,不知道該怎么安慰兒子,惟有說:「兒啊,佛功德不可量,不看僧面看佛面啊!」

from:http://big5.fsamtj.com/my/ShowPost.asp?ThreadID=361551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求觀世音保佑 多是遇到怪事

 

2014-07-11  12:14

〔記者何玉華/新北報導〕象徵大慈大悲與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常是民眾祈福時最常掛在嘴邊的對象,新北市政府民政局與網站業者合作調查,發現網友最常求助觀世音的理由是遇到毛毛的怪事求平安,超過8成民眾認為觀世音是佛教。

  • 板橋接雲寺(見圖)主祀觀世音菩薩。(資料照,記者吳仁捷攝)

    板橋接雲寺(見圖)主祀觀世音菩薩。(資料照,記者吳仁捷攝)

新北市政府民政局規劃從7月15日(農曆6月19日,觀音得道日)到10月12日(農曆9月19日,觀音出家日),結合轄內21間廟宇,舉辦為期3個月的「觀世音文化節」活動,事前與網站業者合作調查民眾對觀世音菩薩的認識,結果有82%的網友認為觀世音屬佛教,11%認為是道教,另有7%認為跨越佛道教。

而網友們在何種情況下會求助觀世音,結果發現最多的理由是「遇到毛毛怪事求平安」(19.4%),其他依序為「祈求工作順利」(15.8%)、「感情不順求保佑」(14.7%),此外還包含了交通行車求平安、生病求健康、懷孕求子、要搭訕告白的時候。

中國佛教會常務理事明光法師說,觀世音橫跨佛道教,深入民間,佛教的寺院及道教的宮廟多有供奉觀世音,佛教稱「觀世音菩薩」,有33種法相;道教稱觀世音為「觀音媽」、「觀音祖」或「觀音力士」。

至於觀世音是男還是女?明光法師說,觀音在法華經是以威猛丈夫的男子形象出現,後因觀音代表慈悲如同溫柔慈母,所以宋朝以後漸漸有女性化身。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間異語:10歲出家 修白骨觀破慾望

2013年11月18日

 

釋心諦
大學生,出家師父

Q:怎會10歲就出家?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異體驗後 路走的更廣

2013年10月29日

 

G小姐 單身熟女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 說 阿 彌 陀 經 (不可思議功德 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釋迦牟尼佛說的每一部經典,都有人請法,只有《阿彌陀經》例外,這 部經是佛不問自說,沒有人請法。為什麼?因為沒有人明白這種的法。 這個淨土法門在表面上看來,好像是很簡單,但實際上,
「阿彌陀佛」四個字就包括三藏十二部一切的經典。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