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907年979年,若定義為亡至興之間的時期則是907年960年),是五代與十國的合稱,指中國歷史末年至初的一段分裂割據時期。

在73年時間裡,共出現了五個自命繼承大統,但無力控制全局的朝代。

五代(907年-960年)是五個朝代的合稱。從907年朱溫廢唐建立後梁開始,五個朝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依次更替。後梁太祖朱溫篡唐昭宣帝,建立後梁。及後,後唐莊宗李存勗攻陷開封,滅後梁,建後唐,後唐後來被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所滅。13年後契丹軍隊南下,消滅後晉。此時,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國號後漢,4年後,後漢被後周太祖郭威所篡,及後後周亦被宋太祖趙匡胤所篡。直到960年趙匡胤代周建立宋朝,共53年。中國文學史上也稱這個時期為五季,但史學界很少使用這個稱呼。

五代的主要位置在中原,後唐、後晉、後漢君主為漢化的沙陀人,後梁和後周君主則是漢人。除後唐定都於洛陽外,其餘4代(後梁、後晉、後漢、後周)都定都於開封(汴京)。

十國(902年-979年)是對五代時期先後建立的南唐吳越南漢前蜀後蜀南平北漢等十個割據政權的合稱。

北宋路振撰《九國志》,不含南平。其孫路綸續作《荊南志》,遂稱《十國志》,其後劉恕作《十國紀年》,歷史上遂將這一時期稱為「十國」。實際上,十國並未同時存在過,最多只有八國並存,而且當時周邊的政權契丹大理國渤海國東丹等政權雖然也處在這一時期,但是傳統上並不包括。

趙匡胤和弟弟趙光義用了19年時間,於979年結束五代十國。

五代所管轄範圍都在北方,南方則有十餘個地方勢力先後據地為王,比較大的勢力有十個,故稱五代十國。

五代中的後漢被後周推翻後,退居至原有統治疆域範圍之一北角,雖仍自稱繼承後漢法統,但歷史上將此一時期的後漢算作十國之一北漢

五代十國所涵蓋的範圍北至漠南,南至今緬甸北部,西至隴右道,當中大量外族進入中原地區,繼南北朝後中國再次進行了一次民族大融合。

五代十國本質上是中晚唐的藩鎮割據的延續,早在晚唐時代這些藩鎮已經存在,至唐亡後這些藩鎮仍存在,而且割據更加劇烈,由是者維持了數十年。

五代十國的政權基本上都為曇花一現,因為有實力的將領經常發動兵變奪權,如李嗣源李從珂石敬瑭郭威等人都是靠兵變上台的。

另外,五代十國又是戰火紛飛的年代。由於沒有一個穩定的對十國有壓倒性的中原王朝,各個割據政權間戰鬥不休,統治者多重武功而輕文治。

南方較北方富庶安定,因此,文學、繪畫、金屬工藝、浮雕、紡織、陶藝等均盛行於南方。五代亦為北方陶藝的重要蛻變期,位於河北的定窯即十分興盛。

 

1 五代

2 十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