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地雷清空 金門排雷王「天天寫遺書」

2013年07月04日

 

掃雷員以淺層磁性探測儀,檢測可疑金屬位置,並徒手挖出爆炸力強大的M6地雷(圖2),準備移除。林啟弘攝

【王烱華╱金門報導】陳年強,金門人,2005年自願加入金門排雷任務,2006年到2013年6月,他共排除2千多枚地雷,被冠上「金門排雷王」稱號,現在金門達到「無雷化」,他及其他成員功不可沒。「每次排完雷,都有重生的感覺,因為害怕一不小心就會走不出雷區,看不到當天的夕陽。」如今陳年強站在雷區外,侃侃而談排雷經驗,曾有過的排雷恐懼,現似乎雲淡風輕了!


圖2

自1949年「古寧頭大捷」後,為阻共軍登島,軍方在金門、烈嶼、大膽、二膽等島上,約埋下10萬枚各型地雷,以保護島上軍民安全,因此當年金門即有「軍人多、地雷多」說法。



隊員們高呼「舍我其誰」口號,達成掃雷任務。林啟弘攝

需自願經父母同意

1997 年聯合國「國際反地雷組織」在加拿大渥太華正式成立,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國,但政府支持渥太華禁雷公約,特別由立院在2006年通過《殺傷性地雷管制條例》,明訂法案生效後7年內,把部署在前線的地雷清除完畢。國防部則由金防部積極籌劃並招募志願軍、士官兵,在2005年試行自力排雷,並在2007年4 月1日編成排雷大隊,編制173人,全力達成金馬無雷化目標。
依國防部規定,要成為排雷手,除了自願外,還需經父母簽下同意書、切結書。陳年強說,當年加入排雷大隊有14名成員,在台灣陸軍工兵學校完成兩周基礎訓練後,再返金門接受國際排雷顧問4周的「排雷認證訓練」,至少要接受256小時的人工拆彈訓練合格後,才由聯合國地雷行動中心頒發國際排雷手證照,最後才可進入雷區作業。



初次挖雷手抖不停

陳年強回憶,2006年身穿6公斤排雷防護裝備首次進入雷區時,「我是第一個發現地雷的人,那是M2地雷,我的心都快跳出來,當我跪下來用手與鏟子小心翼翼挖地雷時,手不聽使喚抖個不停。」 後來發現,連外籍顧問在確認地雷時,手也是顫抖的,因為這也是他在金門第一次接觸到地雷。
陳年強說,地雷裡面有火藥,雷管處於備炸狀況,也不知還有無詭雷或未爆彈,加上經風吹雨打,什麼狀況都可能發生,那種莫名恐懼外人難以想像,「我排了3個月雷,手才不會抖。」


最怕雷旁埋未爆彈

排雷大隊上尉隊長吳文旭2009年首次執行排雷,當他用探棒觸到地雷時,「害怕緊張,什麼恐懼都來了」,他坦言,現碰到地雷還是會怕,因你永遠不知道手中排的雷會不會有其他詭雷!」
排雷大隊長趙崇崑說,布雷者為加強殺傷力,往往會在地雷下放置手榴彈、槍榴彈等,這些是排雷手最害怕的事,「有同袍就曾發現雷下有雷,旁邊還有未爆彈的狀況」。
所以排雷的日子裡,陳年強與所有隊員每天寫日記,「我們都把它當遺書在寫,因為每次發現一枚地雷,都不知道能不能活著走出雷區」。幸運的是,排雷大隊未發生任何意外事件。

「孩子能安心奔跑」

自2007年到2013年6月,金防部共排除9萬5806枚地雷及未爆彈。對於排雷王的稱號,陳年強說,每次排雷雖僅能靠自己,但金馬地區的無雷化,是全體排雷大隊的功勞,所以大家都是冒著生命危險的排雷王。
當年國防部估算,要排除金門10萬多枚地雷,若委外處理需58億元,但自行排雷僅需10多億元,故決定自行排雷。當時國防部長湯曜明同意給負責排雷的人員危險獎金每月4萬5千元,但行政院主計處一直不同意,幾經協調後,才勉為同意每月1萬元,年度績效獎金7萬元。陳年強說,雖然錢少了,難免有些失落,但「金門沒地雷,孩子們能在沙灘上安全奔跑,更值得!」


陳年強小檔案

年齡:29歲
家庭狀況:已婚,育有2女
現職:陸軍排雷大隊上士排雷手
學歷:陸軍專科學校畢
排雷數:超過2千枚
經歷:陸軍工兵
資料來源:《蘋果》採訪整理


金門排雷大事記

1949年 共軍攻打金門古寧頭失敗,國軍為防衛金門,在金門及所屬島嶼沿海布雷,阻共軍攻擊
1958/8/23 共軍以火砲攻擊金門,為防共軍登陸,軍方持續布雷及更新地雷
1979年 中、美建交後,停止砲擊金門,國軍減布雷
1996年 國軍勘測無戰術價值並解除軍事管制的雷區
2006年 立院通過《殺傷性地雷管制條例》,明訂布雷區域內殺傷性地雷,應於7年內剷除;陸軍隔年成立排雷大隊,專責排雷任務
2007~2009年 金門防衛指揮部排雷大隊「自力」排除35處雷區,「委商」排除12處雷區,清除銷毀各式雷彈31443枚
2010~2012/10 「自力」排除40處雷區,「委商」排除67處雷區,清除銷毀各式雷彈50379枚
2012/11~2013/5 銷毀雷彈13984枚
2013/6/10 國防部公告金、馬雷區排雷完成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