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基菩薩 降
話:修行唯識性,加行菩薩道,必須有所勵志,而閻浮提眾生與淨土眾生所
差別者,未來造業的因素是一大關鍵;換言之,淨土眾生不虞未來造業
,故加行容易;閻浮提眾生則以身造業,形成阻障。賢生今夜吾等出發
!
勇筆:(合十頂禮)弟子遵命!師啊!弟子請教!彌勒淨土遊記到底應該著
重於外院訪遊,還是內院訪遊?
菩薩:應是內院。因為內院之殊勝,至等覺而妙覺菩薩果,再隨慈尊下閻浮
提,龍華三會共成無上正覺之佛果,故必須將內院殊勝闡述之。不過
外院仍屬重要,因為末法根器佳者少,眾生求生彌勒淨土絕大多數僅
達外院,故外院重點仍須使眾生樂於求生彼淨土。
勇筆:師之言如是!但弟子曾接獲反應,本書著造至此,使眾生樂於求生彌
勒淨土的殊勝處卻無;換言之,難以吸引眾生樂於求生彌勒淨土之動
力。師之看法如何?
菩薩:如此斷言,尚嫌過早!因為時空環境、情勢、因緣等因素,致使著書
按既定步驟而行;其間若有機緣可遇上特殊情事,加以訪遊列入書中
當然是最好,否則既定程序之後,再加補強亦可。
勇筆:是呀!師言外院乃最為普遍求生處,那麼如何使眾生樂於求生應是重
點;當然如果當下就可行持至得生內院,那是更好不過了!
菩薩:今日再遊此處,乃名為住行迴向閣,乃初行菩薩資糧道中之總檢驗。
所謂住,乃十住;所謂行,乃十行;所謂迴向,乃為十迴向。因住行
迴向已屬進修之位,故合一單位加以考核。賢生準備好,吾予助力長
身遊閣。
勇筆:感謝恩師加被!(旋即身長增高,眼前只見一閣高聳矗立,有十八層
高,與牆垣之高六十四由旬猶要高出一個塔尖,而周圍盡由銀磚為牆
,其間綴有無數珠寶、瓔珞,乃將此閣照耀輝映在百千萬道光華之中
。)師啊!此閣如此巨大,是否有其特殊之處?
菩薩:唯識三十論中,第二十六頌,其頌文為:「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
;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全意是說修行唯識之人,在未發起抉
擇識之前,就發大菩提心,希求安住於唯識實性中,亦即真如境界中
。因為功行不深,智慧不生,因此隨眠(乃為種子異名)與二取(二
取即我取與所取。我取乃我人主觀之心識;所取乃心識對象之客觀外
境。)都不能滅除斬斷,僅是像石頭壓住草枝,被重屈伏,一旦釋重
,將又起現行,因而當然無法安住於唯識性(即為圓成實性)。本閣
重點即是在此。以修行唯識、行菩薩道者是否能將二取之性與種子之
現行加以克服,而圓滿資糧道的修行。
勇筆:弟子明白!(此時已入閣內第一層,只見其閣乃為八卦之形,而其中
每一角落均有一根木樁,類似綑綁束縳之樁架。)師啊!這些木樁有
何用處?
菩薩:此樁為靜思椿,凡是住行迴向之修行未圓滿,乃至此樁思過靜修。
勇筆:那無甚出奇之處,是否再上二層?
菩薩:可以!不過賢生切莫小看此樁,此樁乃以八卦九宮之方位而設,一入
其中,幻象立生,有助於破解修行之困境。
勇筆:此話怎講?幻象怎會有助修行困境?
菩薩:賢生且看此層。
勇筆:只見眼前煙霧迷漫,弟子看不清楚。啊!慢點!弟子看到了!在此有
一位虯鬚滿臉,眼灰鼻勾之大漢,看其狀態像是陷入黃沙滾滾的大漠
之中正在行軍佈陣,然後又轉換影像,驀然見到有一長者正在告訴他
一些話,然後景像再換,那虯鬚大漢好像是在思索什麼似的。師啊!
這是什麼意思呢?
菩薩:本閣之重點,在各層樓之間都有幻影地,可使一入其間之人立即顯現
其生前之景象,由惡而善而修而悟,以迄圓滿,每一個幻影,即是針
此而考驗修行的境界。賢生所見應不陌生,在《大成就品》中已有開
示其人,今時乃再精修。
勇筆:然則每一個幻影是在重覆其生前善善惡惡,有何助益呢?
菩薩:顯現其生前種種乃在二至五層,六至十層則顯其道程之修持,而十一
層之上,就是殊勝之處,吾帶領賢生自行體會。(未及回應,師生倆
已虛空直上。)
勇筆:師啊!十一層有何殊勝之處,是否可請先行開示……(言猶未了,只
聽見一聲「去吧!」剎那間竟置身於一處市廛。)咦!這是那裏?哦
!很熟悉嘛!這裏正是拱衡堂,只見堂門口佇立一些頗為陌生之人,
七嘴八舌的說:「王堂主你已功成,今日道場建設完成,普化道務也
圓滿,應該退位讓賢,讓別人也發揮長才,你不要長期尸居其位。」
勇筆:嘿!你們這些人,乞丐趕廟公,我不認識你們,憑什麼要我讓賢。
群眾:王堂主你多年來領導拱衡堂建立基礎,但你領導的方式已不合時宜,
我們都是有心行道、辦道,王堂主何不就退居讓賢,也博個清名。
勇筆:諸位可是想不費吹灰之力就繼續本堂的道業,坐享其成,這份功德我
可還不想拱手相讓。(言畢,只見窺師已在眼前。)咦!師啊!弟子
剛才見到一些人想把弟子趕出拱衡堂!
菩薩:這非實情,乃為幻影,即是考驗迴向心是否能捨之安住心,如賢生適
才的應對,就不能通過,必須再到第一層去靜思精修。
勇筆:原來這些樓層是如此功用,那麼再上去是否也一樣針對各人之心事,
而加以考驗住行迴向之功德圓滿與否?……南無彌勒佛!師啊!下次
別再拿弟子開玩笑了!弟子登不上大雅之堂,可要貽笑大方。
菩薩:那倒也未必,既是為人就有為人之心志,以人去考驗,當然與得成初
行菩薩者不同,賢生又何必介意。
勇筆:師之教誨,弟子謹記!
菩薩:那麼今日吾等就此結束,回堂吧!(剎那間回堂)。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可。著書停筆。吾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