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藤雄:不隨之起舞
2012/01/05
【經濟日報╱記者林政鋒、黃啟菱/高雄、台北報導】
興富發房價「打折」引發建築界嘩然,遠雄企業團董事長趙藤雄說,遠雄注重品牌、品質與服務,不會隨著興富發來降價;高雄市建築投資公會理事長陳武聰表示,興富發這樣做很不道德,會害慘同業。
趙藤雄直言,每家公司的財務狀況不同、行銷方式也不同,遠雄不打算隨外界起舞。他強調,遠雄提供不同價格的產品、滿足不同客戶,還善於加值,讓客戶買房之後能保值、增值。
陳武聰表示,建商大玩提價打折的遊戲,這在台北市場可能有操作空間,但南部完全不行,建商高調搞噱頭,害慘了同業,他「真的很生氣」。
建商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王光祥認為,興富發要降價的實際內容如何、是否先喊高價格再打折,還需觀察,各建商們是否跟進,如今還看不出來,因為大家選前都較觀望,大多在選後才有新的動作。
信義房屋指出,此次興富發降價,應觀察是單一個案,還是帶動會其他案子一同跟進。若是一手市場的降價已成為風氣,則一、二手房價格會產生連動,中古屋的房價有可能出現向下修正的情況。
若一手市場降價成為趨勢,會加速房市市況整理的效率,原本可能需要盤跌半年的房價,可能一季時間就已經反映,而價格下修也有助於市場買氣恢復正常。信義房屋說,政府三讀通過的實價登錄威力已經提前發酵,目前又有建商公開降價,未來新案開價灌水的狀況應會減少。
**************************************
興富發降價 流彈掃到中南部
2012/01/05
【經濟日報╱記者黃啟菱、林政鋒、宋健生/台北、高雄、台中報導】
興富發建設開出第一槍,決定調降推案價格,昨(4)日引發代銷業界正反兩極看法。代銷業龍頭、海悅廣告董事長黃希文表示,要給興富發「拍拍手」,因為降價符合外界期待,可促進交易活絡、為市場創造多贏。
全國代銷公會聯合會理事長黃烱輝則說,要「譴責」建商大幅拉高房價再打折的虛晃作法,如此更與政府推動的實價登錄政策嚴重悖離。
黃希文說,他對建商調降房價樂觀其成,因為價格貼近市場期待後,成交狀況就會轉佳,如此一來,想賣屋的賣得掉、想買房的買得到,相關產業與整體經濟都會受到帶動,堪稱多贏。
不同於黃希文的說法,黃烱輝指出,興富發提出打七五折的新建案位在內湖,斜對面「雲立方」建案三年前景氣大好時推出,每坪開價約100萬元,平均以80餘萬元成交並順利出清。經過去年奢侈稅打擊及目前歐美債信風暴,當地行情每坪若是75萬元,仍符合市場合理價。
黃烱輝說,但興富發把表價拉高到100萬元以上,再打七五折為75萬元,「只是跟市價一樣而已,那裡有打到折呢?」
黃烱輝指出,政府強調居住正義,未來房價要實價登錄、實價課稅,再往前推,呼籲建商及房屋銷售業開價時應趨近於實際賣價,不能漫天叫價,需回歸老實開價,否則就悖離了實價登錄的精神。
中部房市業者表示,興富發在台北喊出降價,流彈已波到中部市場,中部房市開價不若台北那麼高,擔心不明究理的消費者要以北部折扣比照辦理。
高雄房市業者,興富發宣布將新建案降價25%震撼房市,高雄建案銷售現場立即發酵,看屋者頻頻反映,「台北都打七五折了,高雄應該打六五折」,讓現場氣氛低迷。
南部房屋廣告業者說,高雄房屋銷售通常是以表價的八八折至八五折成交,但業界多期待表價與交易價差距再縮小,市場才會更健康。
圖/經濟日報提供
**************************************************************
名家觀點/降價骨牌效應…房市跌三年
2012/01/05
【經濟日報╱記者黃啟菱採訪整理】
新年度到來,房市就有大新聞。興富發董事長鄭欽天大動作宣布新推建案要降價15%至25%,引發市場熱烈討論,畢竟興富發是上市建商、規模也大,在總統大選前如此大動作,令人意外,也有很多值得玩味解讀之處。
我認為,興富發此舉,將在市場引發「骨牌效應」,必有愈來愈多建商與賣方降價求售。但想買房的人先別急,沒有「一次降足」這種事情,在房價泡沫高達三、四成的情況下,未來兩、三年房價都會持續下探,空頭氛圍也至少會持續三到五年。
總統大選將至,房市氣氛又冷清許久,多數業者都已決定選後才有新動作,興富發卻意外出手,這代表興富發認為1月14日不論誰當選,市況都會繼續壞,不會轉佳。
興富發的動作具有指標意義,但藍綠兩個政黨都在操弄、都在延伸解讀,這是很荒唐的,對生意人來說,獲利是最重要的,興富發不期待還有一波行情,是這件事件的第一個關鍵。
第二個關鍵則在於,一般業者在與消費者議價時,都不願意大動作,深怕引發連鎖效應,興富發卻如此高調,很明顯的,如今愈早喊出降價的人,愈有利可圖,一切就是要吸引買氣。
降價幅度是第三個有趣之點。興富發說要降15%或25%,是真的嗎?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他們是拿還沒推出的建案、用還沒開盤的價格當降價的基準,對這降幅外界當然要持保留態度。
不過,既然興富發已喊出一個降幅,這會使得消費者有刻板印象,認為房價就是至少得降25%,接下來會出現「骨牌效應」,初期將是小建商或周邊的建案降,大建商可能還會先撐著,但如果降價氛圍蔓延開來,大建商也會被逼著降價。建商要認清,愈早降價愈好。
消費者要注意的是,沒有降價會「一次降足」的,都是會慢慢降、持續降,如今房地產賣方是在測試買方底線。我認為,房價短期間內不會見底,什麼是「底」呢?一定要有賣方認賠殺出或是倒閉,這才是底,如果賣方都平安度過、甚至還能小賺,這就不叫「底」。
我研判,要兩、三年之後,才會有賣方降價到流血的程度,因為前一陣子大家都賺太多錢了、口袋很深,這股降價氛圍會慢慢發酵個三年、五年,並不會太快散去。
想買房的人對未來的市況要審慎以對,不應該一開始就出手,淪為「你丟我撿」為建商解套。過去的房價漲太快、太多、太不合理了,三、四成的泡沫一直存在。
曾經有些人相信台北市或豪宅的價格是不會跌,但如今確實在跌,外圍如林口、三峽等更不用說,已是重災區。
如今市場力量才是王道。但房地產業者的力量很大,我很擔心政府在選後又要開始救市,不正視台灣房市供過於求、價格不合理的情況。
我更怕政府大幅開放陸資買房、炒房,如此一來,人民會沒有安身立命之所。而且,依照往例來看,政府會迴避掉重點,強調並非救業者、而是救經濟,但很多研究都指出,房地產絕對不是經濟的火車頭,反而會因為過度或不當的投資,造成經濟隱憂。
沒有經過陣痛,經濟不會復甦,政府應該要堅持讓市場力量發酵,讓不良的業者自然淘汰,讓房價回到合理的水準。不景氣的時候,正是政府建立市場交易制度的時候,而非救建商,市場的健全,才是台灣房地產市場能否長久發展的核心。
(本文由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口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