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心聲:追求公平 勿忘卓越

  • 2011-08-20
  • 中國時報
  • 【林佩怡、陳界良、盧金足/連線報導】

升學壓力有解?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公布「十年政綱」教育篇,主張加速推動12年國教,並在8年落實免試入學。右圖為放學時,一位小學生跟在建中學生背後(本報資料照片/劉宗龍攝),步行返家。(姚志平攝)

 升學壓力有解?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公布「十年政綱」教育篇,主張加速推動12年國教,並在8年落實免試入學。右圖為放學時,一位小學生跟在建中學生背後(本報資料照片/劉宗龍攝),步行返家。(姚志平攝)

升學壓力有解?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公布「十年政綱」教育篇,主張加速推動12年國教,並在8年落實免試入學。右圖為放學時,一位小學生跟在建中學生背後(本報資料照片/劉宗龍攝),步行返家。(姚志平攝)

 升學壓力有解?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公布「十年政綱」教育篇,主張加速推動12年國教,並在8年落實免試入學。右圖為放學時,一位小學生跟在建中學生背後(本報資料照片/劉宗龍攝),步行返家。(姚志平攝)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公布民進黨十年政綱的「教育政綱」,宣示將加速推動十二年國教,八年內達到全面免試入學、高中職社區化目標。多數明星高中校長擔心,全面免試後的台灣資優教育要如何發展下去?曾任台中一中、建國中學校長的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沉痛呼籲「追求公平,不要忘了卓越」,兩種管道應兼籌並進,台灣如在教育潮流走回頭路,以後恐會付出人才斷層的代價。

     他指出,學生應該適性教育,「大魚在小池」或「大池養小魚」都不是良好的教育環境,一旦社會失去向上流動力量,菁英教育反而會在私校找出口。

     建國中學校長陳偉泓說,學生分成三個區塊,學術傾向、職業傾向、介於兩者中間的學生,若全面免試入學,必須詳述如何照顧這些學生,才能更深入談論這議題。

     台中一中校長郭伯嘉認為,完全免試升學不太可能做到,例如數理資優班等特殊班級可能免試入學嗎?

     台中女中校長戴旭璋表示,若國中升高中完全免試,菁英學生的教育方式如何解決?人才永遠有兩端,學習弱勢的孩子需要妥善的照顧,但國家發展往往需要優秀的孩子,要用特殊的教育方式才能讓優秀的孩子好好發展。

     蔡炳坤表示,鄰近日本、韓國曾走向社區高中,但最後反而來台灣教育取經,證明政府多年來對教育的付出、培訓人才功不可沒,開發人才是台灣教育最珍貴之處,如朝全面免試的社區高中方向發展,以後要再花更多的經費和時間,都難以挽回。

     蔡炳坤強調,教育是讓經濟弱勢孩子脫貧的重要管道,公立學校失去菁英教育功能,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反而會將孩子送進私立學校,缺乏經濟能力的學生無法讀私校,不符社會公平正義。

     「我問過高中學生,有八成認為在學校影響最深的不一定是師長,反而是同儕同學」蔡炳坤提醒,高中三年學生互動的力量更大,國家培育人才,是國家最大的競爭力,全面免試入學的構想「令人憂心」,菁英教育不能輕言廢止,要好好謹慎思考。

***********

沒談財源 不顧明星 理想白搭

  • 2011-08-20
  • 中國時報
  • 【葉芷妘/特稿】

     蔡英文提出十年教育政綱,整體規畫核心環繞在社會公平正義原則,解決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她提倡教育經費應該公平合理配置,縮短城鄉差距、全面免試入學;挑明一棒打破明星高中迷失。這份充滿理想性教育政策說帖,是否真能達到公平合理,令人質疑,套用在蔡英文所受菁英教育歷程,更欠缺說服力。

     各界對明星高中的存廢,原本就有正反兩面不同看法。蔡英文提出全面免試入學教育政策,等同消滅明星學校,其用意在社會資源的公平配置,只是當培養菁英人才的門關起來了,資源不見了,對優秀學生來說,教育資源還是不公平的。

     要減少教育資源的落差,怎麼做才公平?蔡英文站在總統候選人的高度來看國家整體未來發展,理想政綱的確值得讚許,就連教育部部長吳清基也表示肯定。不過,蔡英文畫了一個理想的大餅,沒有實際內容和作法,最重要的經費來源更沒有著墨。

     國立大學的師資、學生學費、設備等資源大部分來自政府的口袋,蔡英文要擴大高等教育公共化,讓公立院校的招生人數過半,公立大學還要提供一定比例名額的學費優惠或獎學金。

     當多數的學生進入國立大學,學校的設備、師資勢必要增加,多數學生都念國立大學,不禁令人擔憂錢從哪裡來?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每年經費編列就超過新台幣兩百億元,當台灣有超過一半的人可以念國立大學,政府還要再編列多少教育經費才夠滿足所謂的社會公平正義原則?

     蔡英文的教育政綱看見了目前教育缺失,規畫出來的方向也和教育部年初提出的黃金十年教育報告書目標大同小異,可惜的是,過度的理想化,讓難度也提高。現實和理想,蔡英文應該要找出平衡點,否則十年教育政綱恐只是空白支票。

*************

公立大學在地優先?教長:可行性不大

  • 2011-08-20
  • 中國時報
  • 【葉芷妘/台北報導】

     對於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提出十年政綱教育篇,主張逐步調整公立院校的招生人數,讓公立學校比例過半、公立大學要優先招收在地高中職畢業生。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目前公、私立學校比例四比六,技職體系是二比八,近年來私校辦學品質逐年提升,公、私校的差距已經不大了。

     此外,蔡英文認為大專院校要明確區分研究型、教學型及技職院校,技職院校要以技能教學為主,不要以發展博士班為目標。吳清基認為,目前技職院校的碩博士生只占技職院校學生數的三%,而且知識密集時代,不能只是培養黑手,而是要培養創意知識社會的人才,博士生對於技職校院的提升是有幫助的。

     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樹德科技大學校長朱元祥則批評蔡英文提出的提升高等教育品質、擴大高等教育公共化程度邏輯不通、互為矛盾!

     他表示,私校是用社會資源,再把人才回饋給社會,如果公立院校學生過半,國家會增加更多財政在公立學校上,再者,學生資質是常態分布,過半的學生可以進到公立校院,學校素質一定會降低。

     台灣大學主秘張培仁則表示,學校跟著政府政策執行,對於候選人的政見不予評論。

     蔡英文也提出不讓學子離鄉背井,公立大學優先招收在地學生,吳清基說,「理念很好,但是可行性不大。」台灣高鐵一日生活圈,讓台灣區域性變小,城鄉就學已經不是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