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論文在中國變味!揭秘SCI"期刊數據庫"真相

本文網址︰http://news.backchina.com/2009/9/24/big5_57666.html
SCI論文在中國是怎麼“變味”的

在SCI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數量和論文所發期刊的“影響因子”,的確對評價一個科研人員和機構的實力有一定指標作用。
但任何指標都有空子可鑽,而指標一旦被“神化”,就會有鑽空子的人。

提到SCI(科學引文索引),世界上搞科研的幾乎無人不曉,而中國的科研人員更要心頭一跳︰這個與拿學位、評獎、升職稱緊緊聯系在一起的“金標尺”,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他們的前程。

最近,有“SCI之父”之稱的尤金‧加菲爾德博士來到中國。在與數百名中國科教界專家、文獻計量學專家和年輕學子對話時,面對“SCI在中國變味了?”“SCI論文究竟水平有多高?”等等疑問,他說︰SCI是一個國際標準數據庫,很多國家都用它來評估科研人員的工作成績;但為了更準確地評價科學家、期刊、科研機構的學術水平,SCI也在不斷改進。

SCI和“影響因子”是怎麼回事?

早在1955年,尤金‧加菲爾德博士想到一個點子︰做引文索引的工具。1961年,他自己成立公司,創辦出版了SCI(科學引文索引)。SCI其實是一個數據庫,最主要的作用是,可以通過它檢索出一篇論文被哪些其他論文引用過,被引用得越多的論文,一般來說就越重要。加菲爾德博士強調,這樣,SCI就能幫助科學家在某個學科範圍中,對過去的重要文獻作檢索和回顧,弄清楚自己目前的工作有沒有、有哪些創新。

至今,SCI的核心版已收錄全球3500多種期刊,擴展版所囊括的期刊數量則為7000種。龐大的數據庫,自然而然成了挖掘深層信息的寶藏,于是影響因子、即年指標、他引率等指標被不斷提出,SCI逐步成為衡量學術水平的“客觀依據”。

目前中國科學界比較推崇的“影響因子”,是加菲爾德1972年提出、在國際上被通用于評價期刊學術影響力的指標。它的算法很簡單︰將一本刊物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第三年被引用的總次數,除以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總數。比如某期刊2006、2007年總共發表了100篇論文,2008年這些論文一共被引用了500次,那麼這個期刊在2008年的影響因子就是5。

一般來說,雜志的影響因子越高,其學術影響力就相對較大。但加菲爾德博士說,這也不能絕對化,因為有些領域的研究人員較少,每年發表的論文也相對較少,這些專業領域的雜志的影響因子就不可能很高,也許最好的雜志也只有4或5——所以,用影響因子判定期刊的學術價值,首先要區分具體的科研領域。

SCI論文發表數量這樣被注水

“SCI在中國變味了!”這是許多中國科學家的抱怨。學校講科研成績要報出“發表了多少篇SCI論文”;個人報科研成果言必稱“論文所發表的期刊的影響因子是多少多少”,甚至用這些數字來衡量科學家的價值。于是冒出了某教授一年發100多篇SCI論文的“佳績”;出現了科研工作實際並不出色,但論文累計影響因子頗高的怪事。

這是SCI出了問題嗎?還是先來看看SCI論文是怎麼回事兒。

作為全球三大檢索系統中最著名的一個,SCI囊括了世界上最主要、影響力較大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期刊。為了使數據庫更全面,同時擴大訂閱量(SCI一直以盈利為目的,屬于湯森路透科技集團),SCI在全球範圍內收錄期刊。比如,中國去年有38種期刊被SCI收錄。

在選擇收錄期刊時,SCI有一定的標準,如期刊的讀者、作者、編委是否國際化;期刊的編排是否符合國際慣例(論文要有摘要、關鍵詞、前言、圖表數據、引用文獻等等);是否使用英語等。但在一些特別的領域,它也收錄一些非英語的期刊,比如中國中草藥領域的雜志。

這意味著什麼?首先,期刊被SCI收錄並不等于學術水平高,影響因子不到0.1的雜志它也收進不少。當發表“SCI論文”被當成一條舉足輕重的考核指標時,那些善于投機取巧的人會將水平不高的論文往那些水平不高的雜志上發,“發表SCI論文”的數量就這麼被注了水。

第二,根據SCI的統計方法,凡在期刊上出現標題的文章,無論是綜述還是簡訊,甚至更正,都算作一篇。而中國統計成果時,只籠統地看“文章所發表雜志的影響因子”。因此,有學者就動起了歪腦筋︰在好刊物上發幾個簡訊,就能混到不錯的影響因子。加菲爾德博士說,其實同一本期刊上每篇論文的引用次數也都不同。比如,有兩篇文章發在《自然》上,可能一篇大受關注,被引用次數非常多,而另一篇可能一次也未被引用。

另外,引用還分自引率和他引率。一些中國期刊為了快速增加影響因子,往往暗示投稿作者引用自己期刊過去發的文章,有時自引率甚至超過50%。對此,SCI設定了一個標準,一般期刊自引率不超過20%是正常的,一旦有雜志大幅超過,就有可能被SCI暫時“叫停”——不再發布該期刊當年的影響因子。有些導師為了增加論文引用次數,也會指使學生引用自己過去發表的論文,這可以從引用者和被引者的關系看出蛛絲馬跡。

特征因子,一個“堵漏”的新指標

種種異化,只緣于一條︰SCI的指標被簡單化和絕對化了。作為一個客觀的統計指標,在SCI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數量、論文所發期刊的影響因子,的確對評價一個科研機構,乃至一個國家的科研實力有一定指示作用。然而,任何指標都有空子可鑽,它一旦被“神化”,那就會有鑽空子的人。

SCI本身正在不斷探索設定更客觀的新指標。今年1月,湯森路透科技集團又推出了一個新指標︰特征因子,它正是針對上文提到的種種“漏洞”,比如它的計算扣除了期刊的自引率、將論文被引用年限從2年延長到5年,甚至考慮到引文所發表的雜志(他們認為,引了這篇文章的論文如果發表在高水平雜志上,那麼被引的論文相應地水平也高一些)。

這個指標有效嗎?比如,英國《自然》雜志2007年度的影響因子為28.75,而一本名為《Ca-Cancer J Clin》的期刊影響因子高達69;但計算它們的特征因子,後者只有0.034,《自然》卻是1.838。

根據這個指標,我國科技期刊中特征因子最高的是World J Gastroentero,為0.05006,但它的影響因子只有2.08;而目前國內影響因子最高的《細胞研究》(4.535),特征因子為0.01505。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期刊聯合編輯部主任周兆康告訴記者,這一新指標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作弊”的影響。“除非SCI收錄世界上所有期刊,否則任何統計都會有缺陷與偏差。”
今年已經84歲高齡的加菲爾德博士,仍然在不斷思考引文統計如何客觀反映學術價值的問題。經過多年跟蹤研究,SCI已經發現,諾貝爾獎得主往往出現在那些發過若干篇“經典引文”的科學家中——這些論文發表後,其引用次數比一般論文高出30-50倍。不過他認為,用SCI的一些指標可以對人或機構作某種評價,但絕對不能將SCI作為唯一指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