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保健--西醫 (27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當另一半打鼾時

打鼾看似小毛病,卻可能影響睡眠或婚姻品質,

如果你的枕邊人經常鼾聲大作,該怎麼辦?

文.林芝安

2001/04 康健雜誌 29期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id=2199

早餐桌上,梅樂蒂睡眼惺忪,邊揉眼睛邊對一旁精神飽滿的丈夫抱怨,「我就像躺在飛機跑道旁睡覺,我真想捏扁你的鼻子。」48歲的強生滿臉狐疑,他似乎不記得昨天晚上發生了什麼事。

通常,打鼾的一方睡得忘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打鼾,隔天醒來當然不會承認。倒楣的枕邊人卻不時被驚醒,一夜難眠。

前財政部長陸潤康也是其中一例,他的家人經常抱怨他打鼾聲過大,吵得全家不得安寧,陸潤康怎麼也不肯承認。後來家人被吵得受不了了,趁他呼呼大睡時偷錄音,隔天錄音機一放,果然是鼾聲如雷。

美國梅友醫學中心最近一項研究指出,打鼾會影響另一半平均每晚少睡一個小時。

而愈來愈多研究顯示,如果長期睡眠不足,除了會加速老化,讓你看起來顯老,還會增加壓力荷爾蒙的分泌,甚而引發輕微憂鬱的心理症狀。

所以,如果你的另一半經常打鼾,最好不要輕忽,因為你也可能成為受害者。

打鼾是中年人的普遍症狀

許多人經常不肯相信自己會打鼾,事實上,打鼾是很常見的毛病,尤其好發於中年男人身上。

打鼾的成因是,當鼻道或喉頭部位的上呼吸道不暢通時,就會出現鼾聲。

在睡眠狀態時,控制舌頭和軟顎的肌肉放鬆,氣體流經狹窄的呼吸道時,容易隨著吸氣動作一起振動,發出聲音。

一旦咽喉附近的肌肉失去彈性鬆弛,阻塞空氣通道,呼吸無法流暢,自然會發出更大的聲響。而隨著年齡老化,咽喉裡的組織也會逐漸退化,喉部附近的肌肉變得鬆弛,呼吸道更加窄縮。

因此,人到中年,打鼾的機率也隨之增高。

尤其是體格過胖的人,肌肉纖維裡累積了過多脂肪,肌肉特別鬆弛,很容易打鼾。

林口長庚醫院睡眠中心最近發表一項「打鼾盛行率及其與疾病相關性」的研究,結果發現,八成六的男性會打鼾,會打鼾的女性超過六成。每天都打鼾的比例不少,男性有44%,女性也有14%。

美國睡眠協會的研究也發現,四成半的中年男性有打鼾的問題,28%的中年女性會打鼾。

馬偕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清基解釋,停經前的女性比較不會打鼾。因為荷爾蒙的作用,黃體素(progesterone)分泌較多,使得血清濃度高,換氣量大,促進呼吸通暢,所以不容易發生打鼾。這也是懷孕時,女性不會打鼾的主要因素。

也因此,女性一旦停經後,由於荷爾蒙分泌減少,打鼾的機率也跟著提高。

不過,林清基醫師提醒,目前國外在這領域的研究逐漸注意到一個新現象,女性在停經前也愈來愈可能發生打鼾。真正的原因仍在持續研究中。

鼾聲震天響可能是呼吸中止症

不分男女,愈容易打鼾的人,發生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的機率愈高,而且「鼾聲的大小與嚴重程度平行,」林清基醫師表示。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流行狀況

    一般民眾約百分之二感染C型肝炎,但特殊族群,如洗腎者、毒癮者、血友病、1992年以前輸過血者,其感染率可高達80%。目前尚無疫苗可預防C型肝炎,只能儘量避免被感染。

C型肝炎之傳染途徑

    主要經由血液,如輸血、醫療行為、尤其靜脈注射(例如打營養針)等,但與B型肝炎不同的是:性行為不容易傳染C型肝炎。

C型肝炎之分期

    急性C型肝炎大部份沒有症狀,只有少部份(可能不到一成)有倦怠、茶色尿、或黃疸等肝炎症狀。然而將近八成都會變成慢性C型肝炎。

通常C型肝炎是因為肝功能異常(例如健康檢查時發現),進一步驗血才發現已經有慢性C型肝炎,而病人都想不起來過去有過急性肝炎之記錄。經過一、二十年後,部份(約二成)慢性C型肝炎者會變成肝硬化,而經過二、三十年,少部分會長肝癌,

因此(慢性C肝雖然沒有症狀,且肝功能正常或輕微異常)仍必須定期檢查,以早期診斷肝硬化或肝癌。

C型肝炎與肝癌

    定期追蹤最重要的目的是要發現早期肝癌,以早期治療。肝癌是目前台灣致死最多的癌症,一旦症狀發生,感覺不適,通常已經長大到無法治療的地步,唯有在沒有症狀前早期診斷,治癒之可能性才較高。肝癌發生的原因除了B肝,就是C肝,C型肝炎者發生肝癌的機會是一般人的數十倍。唯有定期檢查(6個月一次)才能早期診斷治療。

C型肝炎之治療

   C肝陽性者(anti-HCV)與B肝帶原者稍有不同:B肝很多健康帶原者(約八成以上),但C肝很少肝功能正常的(約不到二成)。因此慢性C型肝炎更須要治療,然而遺憾的是:目前尚無理想之C肝治療藥。口服保肝藥物或利膽藥物可能可以保護肝細胞不要破壞得太快,但郤不能消除C型肝炎。

目前唯一証實有部份療效的是干擾素,然而療效約只有五成(治療中肝功能恢復正常),但停藥後又約有五成肝功能會再上升,因此只有約四分之一可長期肝功能正常。

而且干擾素治療副作用不少,治療須六個月以上,每週注射三次,每一、二週抽血一次,費用昂貴,對病人及家庭都是一大負擔。

最近之發展為干擾素合併ribavirin,可提高效果至五至八成,但副作用仍很大,須密切觀察,必須由專科醫師指導使用。若已進行至肝硬化,則干擾素治療效果更差,副作用更大,必須在專家監督下小心使用才可。若已出現肝硬化的合併症,有肝衰竭的現象,則不宜再用干擾素,只能治療肝硬化的合併症了。在定期追蹤期間如發現早期肝癌,則可手術,或局部注射酒精,或血管栓塞治療,須至區域醫院以上接受專科醫師之評估。

   其他的保養方式與B肝相同:禁酒,因為酒精對肝臟有直接毒性,可能加速肝炎、肝硬化及肝癌之發生;勿濫服藥物,坊間廣告之治肝藥物秘方等多誇大不實,濫服藥除浪費錢外也增加肝臟之負擔。

預防

    目前尚無C肝疫苗,唯有減少血液接觸機會。尤其台灣人愛打針,如果針頭不潔,尤其是打點滴,針管中有別人殘留的一滴血,就可能傳染C型肝炎。

應該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治療,尤其打針,及牙、眼、耳、鼻、喉、婦科、針炎等侵入性治療時,務必要求醫護人員注意衛生、帶手套、消毒器械。

建議

   避免被感染(如前段所述)。但如不幸已是慢性C型肝炎,請定期追蹤檢查,以獲得最好的照顧。預防勝於治療,治療要在早期。

***********************

在台灣約有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的人罹患慢性C型肝炎,全台灣C肝帶原者約有三十萬人至六十萬人,而某些特殊偏遠地區鄉鎮C型肝炎的盛行率甚至可高達到40-60%。

研究顯示,慢性C型肝炎患者經過20年到30年之後,約有百分之20-30%會進展到肝硬化,之後每年有2-5%之肝硬化患者會產生肝癌。

此外在洗腎病人及靜脈毒癮者,其C型肝炎感染率高達30-50%。C型肝炎是台灣肝病的第二號兇手(僅次於B型肝炎)

C型肝炎病毒存在於被感染人之血中,但是病毒量不多,不易傳染。它可以由接觸被感染人之血而被傳染,如用針頭。

感染C型肝炎病毒後,至少有60%以上會變成慢性肝炎,其中20%左右會導致肝硬化,而肝硬化患者每年有3-5%會發生肝癌,故C型肝炎防治相當重要。

感染C型肝炎後,體內會產生C型炎抗體(Anti-HCV),這個抗體和B型肝炎的表面抗體性質不同,不具有保護作用,因此對於C型肝炎病毒沒有免疫力。若抽血檢驗這個抗體結果為陽性時,表示體內可能還有C型肝炎病毒存在。

台灣地區之C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佈近似於日本,以亞型1b為主,約佔全部C型肝炎病毒之45-71%。

 

急性C型肝炎的潛伏期平均大約60天,初期會有全身倦怠、嗜睡、肌肉酸痛或黃疸等症狀,急性C型肝炎肝炎期的病人,大約有15-25%的病人,其體內的免疫系統可以將病毒清除掉,其餘75-85%的病人最後會發展成慢性肝炎

假如肝臟發炎持續超過六個月,並且有血液檢驗C型肝炎病毒抗體陽性,就稱之為'慢性C型肝炎',C型肝炎病毒可持續感染數十年。

 

經由親密接觸而傳染病毒機會是很低的。除了預防血液之接觸,如共用刮鬍刀之外,並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注意事項,夫妻之長期性關係也不要在意

有50%的人被感染後會有輕微短暫性的疾病,然後病毒就完全被消除,其他的人病毒持續存在肝臟中,而成為慢性C型肝炎。病毒引起之肝病嚴重比因人而異,有些人肝炎幾十年而無肝破壞,有些人肝炎沒幾年就肝硬化,大體而言,C型肝炎並不是很嚴重。

以長效型α干擾素合併雷巴威林治療,對感染C型肝炎病毒第1型的病患,病毒清除率達50%以上;而對C型肝炎病毒第2型的病患,病毒消除率可達80%以上。也就是說有50-80%以上的病患可經由治療而將體內C肝病毒消除,達到治癒。

如果有C型肝炎該如何避免感染給家人(他人)?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通常造成眼睛過敏的原因如下
第一類是外力刺激所引起的,包括灰塵、煙、揮發性氣體、塵蹣、恙蟲、花粉、動物毛屑,游泳池消毒劑等;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ttp://www.nhi.gov.tw/inquire/query1.asp?&menu=21&menu_id=713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肢端型黑色素細胞癌 ( 這封信千萬不要殺 花個時間把它看完)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厚重妝感遮不住 飛梭雷射改善凹洞痘疤

【中時健康 趙欣/台北報導】2011.02.21

厚重妝感遮不住 飛梭雷射改善凹洞痘疤

  臉上凹洞細紋是常見的皮膚問題,還有成長過程因為青春痘留下的痘疤等困擾,使得許多女性上妝時粉越擦越厚,卻還是難以遮掩臉上凹凸不平和肌膚顏色不均的事實。最近幾年,森林系美女當道,細緻白嫩且沒有坑疤細紋的膚質深受青睞,不少女性紛紛藉由雷射的治療,讓肌膚回復平整光滑的狀態,也讓肌膚擺脫瓶瓶罐罐的彩妝品,讓肌膚「深呼吸」!

  想要擺脫臉上的坑坑洞洞和痘疤,醫美整型臨床上較常使用的便是飛梭雷射。飛梭雷射的原理在於利用「點狀式分段磨皮」的概念,透過特殊探頭做擊發,讓雷射光束潛入皮膚組織深層,促進代謝老化組織,並刺激膠原蛋白增生和重組,以達成肌膚修復、填補凹洞和美白除疤的的效果。皮膚科醫師李凱國醫師表示,拚命去角質和洗臉並不會讓肌膚變平整或使斑點變淡,反而會過度刺激皮膚,有可能造成過敏、細紋和斑點增生的反效果。

  治療皮膚的痘疤凹洞,過去常採用磨皮雷射,但是由於其作用原理屬於片狀破壞肌膚組織,治療後有較大的開放性傷口,因此逐漸被飛梭雷射取代。李凱國醫師指出,磨皮雷射跟飛梭雷射的差別,在於飛梭雷射只有達到部分破壞,會保留好的組織,疼痛感較輕,反觀磨皮雷射卻是好壞一律剷平,較為疼痛,導致恢復期很久,照顧上比較麻煩,傷口容易有組織液滲出,恢復期過後還會反黑、泛紅好一陣子。

  一般來說,飛梭雷射只需3-5天的恢復期即可,出現反黑泛紅的比例大為減少,皮膚有光澤之後,美白效果就會呈現出來,術後第一週只能使用專用的保養品,飲食上刺激性及感光性食物最好不要碰,整型外科醫師李鐵國醫師提醒,要保持飛梭雷射後的光滑亮白肌膚,結束雷射光療後應該遠離陽光曝曬!因為斑的形成與紫外線有絕對關係,使用好的防曬產品可以協助肌膚對抗紫外線,若是治療期間加上維他命C的美白導入,對於皮膚美白效果將會更有效果。

  由於飛梭雷射需要一定時間的恢復期,為了把握難得的長假,春節假期醫美診所平均預約人數要比平常多出三成以上,醫師表示,二二八假期前還有另一波預約,對象大多屬於服務業人士,因為不像一般上班族春節放長假,服務業在春節其實最忙的一群人,因此農曆年過後才有機會好好喘口氣休息,順便為自己調整一下皮膚狀態,準備迎接工作上新的挑戰。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2,20&id=12958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怎樣預防才比較不會得到良性攝護腺肥大症(BPH)
攝護腺肥大症和年齡有關,40歲以後生長速度加快,一般症狀發生多在50歲以後,到了70歲約有70%都會有攝護腺肥大現象,基本上這是一種長壽的現象(或老化)。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界人生-口不擇言

  • 2011-02-15
  • 中國時報
  • 【林育靖】

     安寧緩和醫療在台灣推行二十年,稍有成績,許多醫院已設有安寧病房並提供安寧居家服務,為了照顧更多臨終病患的生活品質,減少醫療浪費,更成立「安寧共同照護小組」,亦即由受過訓練的安寧醫護人員至各病房探視末期患者,協助簽署DNR(拒絕心肺復甦術)意願書,教導症狀緩解方法,或視需要讓病患轉入安寧病房。

     共照小組的護理師憶珍接到會診單,穿梭各病房,卻深刻體會,某些醫師之所以會診安寧,不是因為認同安寧理念,而是要求安寧團隊花心思費唇舌讓病患簽好DNR,以省卻病危急救程序,對安寧團隊建議的緩和療法則視若無睹;或有更甚者。   

       憶珍花了一個多小時向塗醫師的病患及家屬解釋安寧理念,保證轉到安寧病房絕不等於放棄生命,相反地,是珍惜活著的日子,提高身體舒適度。

       當家屬好不容易願意敞開心與憶珍對談之際,塗醫師正好來查房,憶珍還沒來得及向塗醫師問好,塗醫師便大聲喝斥病人:你怎麼還在這裡?早就跟你說過,安寧就是等死的地方啦,你看要出院還是要轉過去安寧病房,趕快去辦一辦,不要一直佔住這個床位,很多病人排隊等住院耶……。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低劑量阿斯匹靈 可預防心臟病

【大紀元9月5日報導】

(據中廣新聞黃玉芳報導)

阿斯匹靈近幾年被當成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明星藥物,國內不少心臟科醫師私下也會每天服用低劑量,預防動脈硬化及血脂過高。不過醫師也強調,阿斯匹靈會導致腸胃出血或潰瘍,因此有胃潰瘍病史,以及腸胃道出血,最好不要自行服用。

阿斯匹靈是一種廣為人知的抗血栓劑,傳統被用來預防心臟病患者復發,不過近年來不少心臟科醫師也用來預防心臟病,當成保養。

台北榮總心臟科主治醫師徐粹烈表示,像他自己血脂高,又有輕微血管硬化,於是每天吃81毫克的劑量,已經吃了三年,而且藥物價格不貴,一罐五百顆可以服用一年,大約六七百台幣,許多研究都證實預防效果。

醫師建議,四十歲以上,有抽煙,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以及心血管疾病史,可以諮詢醫師後服用,不過因為阿斯匹靈會傷腸胃,過去也曾傳出有人吃了一個月就胃出血,因此有胃潰瘍或是腸胃道出血的病史,不要自行服用,另外阿斯匹靈是抗凝血劑,如果要拔牙容易出血,最好停止服藥三到五天再治療。

**************

阿斯匹靈發明超過100年,從10~20年前因容易引發腸胃出血而遭萬人嫌的角色,到變成預防心臟栓塞的救星最新的研究發現,阿斯匹靈在降低癌症死亡率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
阿斯匹靈在近10幾年來,已成為醫界預防心臟栓塞的最佳利器,而據英國牛津大學的最新研究則發現,每天服用75毫克的低劑量阿斯匹靈,死於癌症的風險比未服用者低21,服用5年後,死亡風險更降低34。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倍利脂緩釋錠
Bezalip ® 400 mg (Bezafibrate)

弗尼利脂寧膠囊 Lipanthyl ® 200 mg (Fenofibrate)

立普妥膜衣錠 Lipitor ® 10 mg(Atorvastatin)

脂福 (健菲布脂) GEMD ® 600 mg (Gemifibrozil)

脂落膜衣錠 Zolotin ® 20 mg (Simvastatin)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拔智齒味覺失 女大生告長庚
  • 2011-02-09
  • 中國時報
  • 吳政峰/基隆報導
相關新聞

 

     陳姓女大生九十七年間赴基隆長庚醫院拔智齒。陳女求診主治醫師,實際操刀卻是住院醫師。陳女術後出現右側舌頭麻庳,且味覺喪失,回診後病況未見改善,陳父氣得向基隆地檢署提告,指二名醫師與基隆長庚醫院院長涉嫌業務過失傷害罪。基隆地檢署八日偵查終結,因提告時間已逾醫療糾紛發生日起六個月內的法律追訴期,二名醫師與院長獲不起訴處分。

     針對陳女指控她求診主治醫師,卻未「說清楚、講明白」實際由住院醫師拔牙。衛生署昨晚強調,若查證屬實,此舉已違反醫事倫理,醫師將接受行政懲處。陳女另可以提起民事訴訟,並申請交由衛生署醫審會鑑定醫師是否涉嫌醫療疏失,以保障病患權益。

     基隆地檢署起訴書指出,陳姓女大生九十七年間赴基隆長庚醫院牙科掛號醫師蔡啟穎門診,拔除右側第三大臼齒(智齒)。護理人員先在陳女臼齒周邊打麻醉藥,隨後一名男醫為她拔牙。術後,陳女瞥見為她拔牙的醫師袍繡上「侯俊羽」名字,這才恍然大悟替她拔牙是住院醫師,而非主治醫師。

     術後返家的陳女因為口腔遭嚴重感染,出現麻、腫、脹痛現象,而回診後感染處康復,卻發生右側舌頭麻痺,且併發味覺喪失的後遺症。陳女近二年數十次赴蔡姓主治醫師門診治療,症狀未見改善,且院方遲未與陳女達成和解賠償。痛心愛女天天忍受食之無味、舌頭麻痺的陳父去年三月向基隆地檢署提告二名牙醫師與醫院院長涉嫌觸犯過失傷害罪嫌。

     陳氏父女向檢方提告時間已超過六個月的追訴期,醫師獲不起訴處分,但基隆地院表示,陳女已在去年十一月在民事法庭向牙醫師提起損害賠償的民事訴訟,全案仍在審理。基隆長庚醫院管理部昨晚回應,過去未聞類似醫療糾紛。法院若判決醫院敗訴,醫院將評估是否有上訴的可能。

**************

醫師:後遺症機率為400分之1
  • 2011-02-09
  • 中國時報
  • 吳政峰/基隆報導

     基隆市女大生拔智齒卻併發舌頭麻痺與味覺障礙。新北市亞東醫院口腔外科八日說,每一萬名拔智齒患者,約廿五名恐併發上述二後遺症。雖透過顯微神經吻合手術可修補破損舌神經與味覺神經分枝,但術後僅可恢復舌神經與味蕾原本功能的六成至七成。

     亞東醫院醫學中心口腔外科表示,智齒與舌神經之間隔了一層薄薄的骨片。當醫師持醫療器械為患者埋藏在牙齦深處的水平智齒進行切割手術時,智齒遭切割成多個小塊狀,隨後拔除。

     由於智齒切割過程中恐造成骨片斷裂。斷裂的骨片宛如刀鋒般,恐傷及舌神經。

     一百名接受深層水平智齒拔除手術患者之中,約五名患者舌神經恐遭斷裂的骨片損傷,而出現舌頭麻痺的不舒服後遺症,但不會影響咀嚼食物與吞噬功能。這類患者有可能在術後二年內,自行康復。

     另外,因為舌神經之中也伴行掌管味蕾功能的味覺神經分枝,在智齒切割過程中,斷裂的骨片也可能傷及舌神經與味覺神經分枝。每一萬名接受深層水平智齒手術患者中,有廿五名將同時併發舌頭麻痺與味覺障礙,除了出現舌頭麻痺不舒服感,舌頭對於酸性食物將出現味覺障礙。這類患者可接受顯微神經吻合手術,修補破損的舌神經與味覺神經分枝。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痰之增加原因及一般性狀

何謂喉嚨有痰

人體的上呼吸道,每天正常的支氣管都會分泌粘液,一天的量大約是一百毫升左右,這種粘液會形成像絨毛一樣的性質,包覆在支氣管的內壁上,具有對支氣管的保護功能。

而喉嚨感到有痰時,其實是經由口腔,鼻腔,氣管,支氣管等處的粘膜分泌物,可能混入了塵埃,病毒,過敏原,或其他的細胞,也可能是因為上呼吸道的感染,導致刺激粘膜大量分泌粘液,以便藉由咳嗽及咳痰動作來排出這些不好的物質。

痰量會增加的因素

一般的痰量,不會有讓人不舒服,一直想咳出來的感覺,但是在某些狀況下,痰液會有增加的趨勢,可能的幾個原因如下:

  1. 年紀愈大,代謝能力愈差,也愈容易有痰。
  2. 冬天天氣冷,容易動不動就受涼感冒,也容易因感冒而有痰的出現。
  3. 抽煙的人,也會比平常人多痰。
  4. 空氣品質不好,容易吸入塵埃及一些不好的物質,痰也會增多以便排出這些東西。
  5. 細菌或病毒的感染,身體會自然反射,有痰來幫助排出。
  6. 過敏體質者,尤其是呼吸道方面過敏者,痰多也是其症狀之一。

痰之一般性狀及產量

    1. 一般而言,痰的量,會因為不同的原因而有所不同。
    2. 依痰的顏色,可以分為無色、灰白色、黃白色、黃色、黃綠色、鐵銹色,黑色等。
    3. 如果是以非化膿性的痰,痰的顏色通常為無色,而化膿性的痰,痰的顏色則多半為黃綠色。
    4. 痰一般可以區分為膿性,漿液性,粘液性,血性及泡沫性等。
    5. 痰中約百分之五十來自於碳水化合物,另外則由白蛋白及多醣體組成,還有其他電解質及炎症細胞物質等。

不正常的痰液性狀

當氣管或支氣管及肺部受到感染時,就會引起呼吸道粘液的不正常分泌,而其顏色及性狀都會有所改變,也可以由此觀察以找出產生這種痰液性狀的病症。

以下幾種疾病,其痰液的性狀分別說明如下:

  1. 肺膿瘍:痰液的分泌量非常多,而且會有一股惡臭味。
  2. 氣喘:分泌的痰,是很黏稠的痰。
  3. 支氣管擴張:其痰液靜置後會分成三層,最下層為膿性,中層為漿液性,上層為泡沫性。
  4. 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痰為又濃又稠又濁的性狀。
  5. 肺水腫:痰的量多,同時帶有泡沫及血絲。
  6. 大葉性肺炎:黏稠性的鐵銹色的痰。
  7. 細菌性的肺炎:黃色或綠色的痰液。

痰多怎麼辦?痰多疾病的處理

    1. 儘量練習有效的咳嗽,順利的把痰排出。
    2. 痰若真的太過黏稠無法自行排出,可進行醫療性的抽吸痰液
    3. 可以調整室內濕度,讓吸入的空氣不會太乾燥。
    4. 多喝水,必要時要強迫喝水的量,以維持身體的水化作用,有助於病情。
    5. 改變身體的姿勢,讓分泌物不會一直沈積,也可刺激咳嗽作用的產生。
    6. 藥物的治療法。
    7. 嚴重時則依病情放置人工氣管,以利痰液的排出。
    8. 起床時可以喝熱水,吸入熱水中的水蒸氣,含著水慢慢的吞下,都有助於痰的稀釋。
    9. 若是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痰,在咳出時千萬別吞回胃中,應該咳出再予以處理。
    10. 藉姿位引流,拍痰,輕敲,振動等物理治療方式,來幫助痰液的稀釋及排出體外。

************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躺了近50年 植物人王曉民去年病逝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

2011.01.04 01:42 pm

根據媒體報導,在病床上躺了近50年,近代台灣最受關注的植物人王曉民,已於去年三月病逝高雄,享年64歲。

1963年,當時才17歲就讀中山女高(當時為省立台北第二女中)的王曉民,騎腳踏車路經北市八德敦化路口發生車禍,遭到計程車追撞成了植物人,從青春到年老,王曉民這一躺便躺了近半世紀。

王曉民父母不忍女兒病痛,極力爭取合法安樂死,甚至曾經上求到當時的總統李登輝,使得這起案例受到各界矚目,但直到王家兩老以及王曉民相繼過世,安樂死至今仍是還個爭議話題。

王家兩老過世後,這些年王曉民都由其3位妹妹照顧,5年前,王曉民的妹妹在接受聯合報訪問時曾表示「希望大家忘了王曉民」。

【2011/01/04 聯合新聞網】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末期病人 家屬同意可拔管

  • 2010-12-31
  • 中國時報
  • 【黃天如/台北報導】

     為免末期病人徒受無效醫療的痛苦,五十多位立委下周將提案修訂《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對於經兩位醫師診斷為死亡已不可避免的病人,得由家屬同意拔除呼吸器等維生系統,讓家人「好走」。由於立院對前述修法內容共識極高,最快本會期就會三讀通過。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表示,現行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規定,對於因車禍、腦溢血或嗆咽缺氧,導致意識昏迷插管的末期病人,除非當事人曾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或於健保IC卡註記,否則即使家屬要求,醫師也不能拔管。

     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民眾突然遭遇重大車禍,送到醫院急救,醫師發現當事人未預立安寧緩和意願書,為免衍生醫療糾紛以及本於職責,明知希望渺茫,仍進行插管等急救,等到家屬聞訊趕來,已無法改變事實,只能坐視家人長期癱瘓在床,靠醫療儀器維持生命徵象,或成為植物人。

     國民黨籍立委鄭汝芬表示,由於相關法令的「保守」,推估國內每年都會增加十餘萬末期病人徒受無效醫療的折磨,家屬、醫療人員,以及捉襟見肘的醫療資源也要跟著受累,造成四輸的悲劇。

     因此,鄭汝芬等五十一位委員連署,將於下周三提案修訂《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對於經兩名醫師診斷為末期病人(其中一名醫師應具相關專科醫師資格),得由家屬同意終止或撤除其原施予之心肺復甦術。

     石崇良說,括歐洲、美國、澳洲等先進國家,類似免除無效醫療,讓末期病人得以「自然死亡」的法令,多已行之多年;其中荷蘭做法更先進,不但只要經醫師診斷即可拔管,還可經家屬同意,合法實施俗稱「加工死亡」的安樂死。

     至於家屬施行同意權的優先順位,將依《民法》親屬篇,由配偶為第一優先,其次則依序為成人直系血親卑親屬(兒女)、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曾祖父母或三親等旁系血親、一親等直系姻親。然而站在實務上,若家屬之間意見不同,未來衛生署還是會要求醫院盡量居中協調,例如協助召開家族會議,希望至少能取得前三順位近親的同意,再進行拔管動作。

     家屬有沒有可能為圖謀病患財產,要求拔管結束病人的生命?石崇良說,由於家屬實施同意權的前提,是須經過兩位醫師專業把關,應可防杜不法情事。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drug.doh.gov.tw/medication_bag.php?type=pro&sn=1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餓死癌細胞?錯!營養不良才難抗癌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2010.12.14 03:19 am

治療期:切記補充蛋白質、熱量;預防保護期:多膳食纖維、新鮮蔬果。

變瘦不一定好,對癌症病友來說,體重驟降不會餓死腫瘤細胞,還可能因營養不良,導致化療等副作用更嚴重,預後變差,存活率下降。研究發現,癌友體重每下降百分之五,存活率可能降五成。

一份針對五百九十名乳癌病友飲食調查指出,五成四患者罹癌後體重急遽減輕,百分之七病友至少掉了十公斤。今年四十四歲賴於廷,九年前洗澡發現右邊乳房有硬塊,檢查為乳癌第二期,癌細胞已轉移至淋巴。

賴於廷說,當初接受化療,連續五天五夜狂吐,幾乎無法進食,平時愛吃的乳酪蛋糕、蝦蟹,也不敢吃了,一年內體重從六十六公斤降至四十一公斤,全身虛弱無力,連上廁所都得用爬的。

部分癌友以為不吃、身體沒養分,癌細胞就會餓死,台北馬偕醫院癌症中心主任謝瑞坤表示,其實「腫瘤細胞自主,需要多少熱量會自行取得」,刻意降低食量、營養不良,反而會加重癌症治療副作用。

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林孟瑜表示,「餓肚子,也不會餓到腫瘤細胞」。她說,不少癌友選擇吃素,但治療癌症時,需補充足夠熱量及蛋白質,不吃海鮮、魚肉、雞蛋等食物,蛋白質攝取不足,身體缺乏足夠體力抗癌及後續治療。

癌友是否能進補?補品多含中藥成分,林孟瑜說,恐將影響癌症用藥或疾病進程;治療期間若服用營養補充品,最好跟醫師或營養師討論,並選擇衛生署特殊營養食品認證產品。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癌友飲食可分兩階段,治療期建議補充蛋白質及熱量;預防保護期以膳食纖維、新鮮蔬果為主。

乳癌、攝護腺癌等癌症,已被證實與荷爾蒙代謝有關,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建議,平時可食用山藥、番薯等抗賀爾蒙食物並配合運動,以活化抑癌生物作用。

【2010/12/14 聯合報】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兒得了狂牛症! 前成大教授吳慶年傷心憶子(2010/12/10 00:10)

疾管局證實,五月的死亡病例,有可能就是狂牛症引起。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尿出便便… 大腸直腸癌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2010.12.10 10:49 am

若出現尿道炎症狀,尿液裡還混雜糞便,小心可能罹患大腸直腸癌。

三軍總醫院最近就接獲這麼一起病例。一名60歲婦女,三周前開始頻尿,尿尿時還會覺得疼痛,接連到診所及醫學中心就醫,醫師都診斷為泌尿道感染,先後吃了三周抗生素,頻尿及小便疼痛的症狀仍無起色,尿液裡甚至還出現黃綠色物質。

這名婦人轉而到三軍總醫院求診,泌尿科醫師認為,婦人尿液中的 黃綠色物質應是糞便,進一步認為婦人有大腸、膀胱管問題,且可能可能罹患大腸癌。

三總為婦人安排膀胱鏡、腹部電腦斷層、大腸鏡及組織切片檢查,證實婦人罹患大腸直腸癌。三總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蕭正文說,婦人的腫瘤就長在乙狀結腸,且不知為何,腸子跟膀胱黏在一塊兒,並且相通,糞便才會滲透到尿液裡。

確認後,醫師將大腸腫瘤切除,一併將管割掉,再把膀胱壁的破洞補起來,總算解決婦人泌尿感染問題,讓她解尿不再疼痛。

據衛生署統計,大腸直腸癌為國人第一好發的癌症,每年有一萬兩百多人診斷罹患大腸直腸癌,死亡人數有四千五百多人,為癌症致因第三位,僅次於肺癌和肝癌。

蕭正文指出,八成五的大腸直腸癌患者都無家族史,可能症狀包括糞便中帶血、排便習慣改變、貧血、體重減輕、腸阻塞等。

他說,這名婦人在住院前三個月,排便習慣就已改變,兩到三天才排便一次,糞便量未變,形狀卻變細了。

醫師提醒,預防大腸直腸癌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篩檢,針對年滿50歲到69歲民眾,衛生署提供2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

【2010/12/09 聯合報】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間異語:死亡經過加工 實在太可怕

2010年12月01日蘋果日報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養肝沒有黃金時段 許金川破迷思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