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異名】白姜、均姜(《本草綱目》)。

【處方用名】乾薑、炒姜、乾薑片。
   藥理作用
   1. 對消化系統:乾薑為常用驅風、健胃藥。 對消化有輕度的刺激作用,可使腸張力、節律及蠕動增加,有時繼以降低。 浸膏能抑制狗由硫酸銅引起的嘔吐,服10 50%薑汁30毫升也有相同的作用。
   2. 對心血管及呼吸中樞:酒精提取液對麻醉貓血管運動中樞及呼吸中樞有興奮作用,對心臟也有興奮作用。
   3. 抑菌:體外試驗水浸劑對堇色毛癬菌有抑製作用。
   4. 對陰道滴蟲有殺滅作用。

   加工炮製
   1. 淨制揀淨雜質。
   2. 切制揀淨雜質,用水浸泡3—6小時,撈出,悶潤後切片或切成小方塊,曬乾。
   3. 炮製取薑塊,置鍋內用武火怠炒至發泡鼓起,在皮呈焦黃色,內呈黃色,噴淋清水少許,取出,曬乾。
   性味歸經


【性味】辛、熱。


【歸經】入脾、胃、肺三經。

【功效主治】
   1. 溫中逐寒乾薑大熱無毒,守而不走,能祛脾胃寒邪,助脾胃陽氣;凡脾胃寒證,無論是外寒內侵之實證,或陽氣不足之虛證均適用。
   2. 回陽通脈乾薑辛熱,通心助陽,除祛裡寒。 如《唐本草》曰:“治風、止血,宣諸絡脈,微汗。”凡因寒內入,而見臟腑痼蔽,關節不通,經絡陰寒,風寒冷痺皆可用之。
   3.消痰下氣,乾薑辛熱。 《本草叢新》日:“燥脾濕而定嘔消痰,治反胃下痢。”《日華子本草》日:“消痰下氣,治轉筋吐瀉,反胃乾嘔…….”
   4. 溫肺化飲乾薑辛熱,無毒,辛溫散寒:如朱震亨曰:“乾薑,入肺中利肺氣……。”《本經》:“主胸滿咳上氣。”主治寒飲喘咳。
   5. 溫經止血,乾薑炮炙炒黑,已失去辛散作用且守而不走。 如《本草正》日:“若炒至黑炭,已失姜性矣。其亦用以止血者,用其黑澀止性已耳。若陰盛格陽,火不歸元及陽虛不能攝血,而為吐血,衄血下血,但宜炒熟留性用之.最為止血之要藥。”
   6.治癰疽初起多由於外感六淫,及過食膏粱厚味,內鬱濕熱火毒,或感受毒氣引起邪毒壅聚,經絡阻塞,氣血凝滯而成。 初期:患處突然腫脹,光軟無頭,很快結塊,表皮焮紅,灼熱疼痛,日後逐漸擴大高腫堅硬,重者惡寒發熱,頭痛泛惡,舌苔黃膩,脈象洪數。 如《諸症辨疑》曰:“治癰疽初起,乾薑一兩。炒紫研末,醋調敷周圍,留頭。”
   7.鑑別應用
   ①生薑性溫葉辛,行於發散,又能溫中止嘔。 多用於外感風寒及胃中寒飲等症。
   ②乾薑辛散之性已減,偏於治裡寒之症,故以溫中回陽,溫肺化痰為主。
   ⑧炮薑又名黑姜,已無辛散作用,故以溫經止血,及溫中止瀉為長。
   ④乾薑與附子同用,可以加強回陽救逆之功。 古日: “附子無姜不熱。”
但乾姜偏溫脾胃之陽,而附子偏溫脾腎之陽。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4.5克。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 《本草經集注》:“秦椒為使。惡黃芩、天鼠矢。殺半夏、莨菪毒。”
   2.《本草經疏》:“久服損陰傷目。陰虛內熱,陰虛咳嗽吐血,表虛有熱汗出,自汗盜汗,臟毒下血,因熱嘔惡,火熱腹痛,法並忌之。”
【配伍應用】
   1.配五味子,溫肺平喘,化痰止咳。 乾薑辛熱溫脾、肺之寒,五味子酸溫收斂,止咳平喘,用乾薑治其生痰之源,五味子以治其標,二藥相伍,一收一散,一盍一開,相互制約,以免過於發散耗傷肺氣,又防酸收太過,斂肺遏邪之弊。 《藥鑑別》:“散肺氣,與五味子同用,能治咳嗽。”
   2. 配附子, 附子辛溫太熱,其性善走,為通行十二經脈純陽之藥,乾薑氣足味厚,暖脾胃而散寒,回陽通脈以救逆,二藥伍用,回陽救逆之力倍增。 古日:“附子無干姜不熱。”二藥相須為用,相得益彰。 《本草害利》日: “引附子,則入腎能通回陽。”
   3.配甘草,甘草辛溫能走能守,溫中回陽,溫脯化痰,偏治裡寒,甘草味甘,性平,炙後入藥,益氣補中,緩急止痛,二藥伍用,辛從甘化,能守中復陽,有溫肺益陽之功用,用治腹中冷寒,肺寒痰飲咳嗽等。 《本經逢原》日:“同甘草以溫經。”
   4. 配黃連,乾薑辛熱,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痰;黃連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清心除煩。 於薑辛開溫通,黃連苦寒降洩,二藥相伍,辛開苦降,一溫散,一寒折,除寒積,清鬱熱,止嘔逆,制泛酸,和胃瀉脾開結甚妙。
   5. 配厚朴,厚朴乾薑合用,為苦辛溫法。 厚朴芳香苦溫,下氣化濕除滿為主,輔以乾薑辛熱之味,溫中散寒,運脾化濕,二藥伍用,相得益彰。 溫中化濕以祛中焦寒濕,行氣消脹療腸胃氣滯。 《醫學衷中參西錄》日:“與厚朴同用,治寒飲杜塞胃脘,飲食不化。”
   6. 配桂枝,桂枝辛甘溫,功專解肌祛寒,溫經通陽,調和營衛,乾薑辛熱,溫陽散寒,蠲除水飲為主。 二藥伍用,功效益彰,溫肺化飲,止咳平喘力增強。 《醫學衷中參西錄》:“與桂枝同用,治寒飲積於胸中。”
   7. 配半夏, 乾薑辛熱能祛脾胃寒邪,半夏性溫,降逆止嘔,燥濕化痰。 《赤水玄珠》日:“乾薑得半夏則止嘔。”
   8. 配大棗,調和營衛,健脾和中,乾薑辛熱,溫中散寒,大棗味甘合營。 二藥伍用,辛甘發散為陽,剛柔相濟,益脾和中,行脾胃津液,治營衛不和之症。 如《要藥分劑》日:“好古日:服乾薑治中者,必上僭。且大棗輔之。”
   9. 配梔子,桅子性寒味苦,清降心胸間煩熱。 乾薑性熱味辛,溫散中焦脾胃之寒。 二藥配對,一寒一熱,具有清上溫下,平調寒熱之功。 治誤下傷中,脾胃生寒,又有鬱熱不除,見心煩腹滿便溏等,方如《傷寒論》梔子乾薑湯。 正如陳蔚所曰:“乾薑合梔子,火土相生之義也。”
   10. 配人參,人參乾姜均可入中焦脾胃,人參甘而微溫,善健脾氣扶胃氣,乾薑辛甘大熱,善溫暖脾胃而祛寒。二藥相使合用,辛甘扶陽,且人參得乾姜使補而能行,大氣週疏,乾薑得人參使行而通,中氣暢通,有相補相助之意。

【方劑製劑
   1. 大建中湯(《傷寒論》) 川椒、乾薑、人參、飴糖。 功用:溫中補虛,降逆止痛。 主治:中陽衰弱,陰寒內盛。 症見: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食,腹中寒上沖皮起,頭足痛而不可觸近,苔白滑,脈細緊,甚則肢厥脈伏;或腹中漉漉有聲。
   2. 四逆湯(《傷寒論》) 附子、乾薑、甘草。 功用:回陽救逆。 主治:①少陰病。 症見:四肢厥逆,惡寒卷臥,嘔吐不渴,腹痛下痢,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脈象細弱。 ②太陽病誤汗亡陽。
   3. 白通湯(《傷寒論》) 蔥白、乾薑:附子。 功用:通陽破陰。 主治:少陰病,下利,脈微者。
   4. 回陽救急湯(《傷寒六書》) 熟附子、乾薑、肉桂、人參、白朮、茯苓、陳皮、甘草、五味子、半夏。 功用:回陽救急,益氣生脈。 主治:寒邪直中三陰,真陽衰微。 症見:惡寒倦臥,四肢厥冷,吐瀉腹痛,口不渴,神衰欲寐,或身寒戰栗,指甲口唇青紫,或口吐涎沫,舌淡苔白,脈沉微,甚或無脈等。
   5. 五積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白芷、川芎、炙甘草、茯苓、當歸、肉桂、芍藥、半夏、陳皮、枳殼、麻黃、蒼朮、乾薑、桔梗、厚朴。 功效:調中順氣,除風冷,化痰飲。 治脾胃宿冷,腹脅脹痛,胸膈停痰,嘔逆噁心;或外感風寒,內傷生冷,心腹痞悶,頭目昏痛,肩背拘急,肢體怠惰,寒熱往來,飲食不進,及婦人血氣不調,心腹撮痛,或經閉不通等。
   6. 小青龍湯(《傷寒論》) 麻黃、桂枝、芍藥、甘草、乾薑、細辛、半夏、五葉子。 功用:解表蠲飲,止咳平喘。 主治:風寒襲表,水飲內停,惡寒發熱,無汗,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飲咳喘,不得平臥,或身體疼重,頭面四肢浮腫,舌苔白滑,脈浮者。
   7. 苓甘五味薑辛湯(《金匱要略》) 茯苓、甘草、乾薑、細辛、五味子。 功用:溫肺化飲。 主治:寒飲內蓄。 症見:咳嗽痰多,痰稀色白,胸膈不快,舌苔白滑,脈弦滑等。
   8. 烏梅丸(《傷寒論》) 烏梅、細辛、乾薑、黃連、當歸、附子、蜀椒、桂枝、人參、黃柏。 功用:溫臟安蛔。主治:蛔厥證。 症見:心煩嘔吐,時發時止,食入吐蛔,手足厥冷,腹痛,以及久痢,久瀉等。

*******************************************************

乾薑功效的藥理學研究

2009-10-16 11:25 

乾薑為薑科植物薑的乾燥根莖。

乾薑含揮髮油,主要成分為姜烯。

乾薑味辛,性熱。 歸脾、胃、心、肺經。

  「藥理作用」

  乾薑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之功效。

1.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乾薑對應激性潰瘍、吲哚美辛加乙醇性、鹽酸性和結紮幽門性胃潰瘍均有明顯抑製作用。 乾薑含芳香性揮髮油,對消化道有輕度刺激作用,可使腸張力、節律及蠕動增強,從而促進胃腸的消化機能。 給犬灌服生薑煎劑能使胃液分泌和游離酸分泌增加,脂肪分解酶的活性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加強。 乾薑還能增強唾液分泌,加強對澱粉的消化力。 乾薑浸膏能抑制硫酸銅的催吐作用,但對家鴿由洋地黃,犬由阿撲嗎啡誘發的嘔吐無抑製作用,提示乾薑鎮吐作用是末梢性的。姜酮及姜烯酮的混合物是鎮吐的有效成分。

2.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乾薑可使離體豚鼠心房自主運動增強,其強心成分為姜酚和姜烯酮。 含乾薑大鼠血清對培養乳鼠心肌細胞缺氧缺糖性損傷有較好的保護作用。 姜烯酚靜脈注射,可使大鼠血壓呈三相性變化。 生薑揮髮油、姜酚及姜烯酚能使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 姜烯酚能抑制去甲腎上腺素(NA)對腸系膜靜脈的收縮作用。

3.抗炎

  乾薑的水、醚提取物都有明顯的抗炎作用,均能抑制二甲苯引起的耳腫脹以及角叉菜膠引起的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大鼠足蹠腫脹,姜稀酮能明顯抑制組胺和醋酸所緻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肉芽增生。 乾薑水提物、乾薑揮髮油或乾姜酚酸性部位,抗炎的同時能顯著降低大鼠腎上腺中維生素C的含量,說明乾薑的抗炎作用可能是通過促進腎上腺皮質的功能產生的。

4.鎮痛

  乾薑醚提物、水提物都有鎮痛作用,能減少乙酸緻小鼠扭體反應次數,且呈量效關係。 同時還能延長小鼠熱刺激反應潛伏期。

5.抗血栓

  乾薑水提物對ADP、膠原酶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有明顯的抑製作用,延遲實驗性血栓形成,姜烯酮還對家兔血小板環氧化酶活性和TXA2的生成有抑製作用。 乾薑揮髮油亦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並能明顯延長白陶土凝血活酶時間。

*********************************************************

附子與乾姜
 

1.相同之處在於:

二者皆為辛熱之品,均能溫裡散寒,回陽救逆,同可用治陰寒內盛,
脾陽不振之脘腹冷痛、大便溏瀉,以及亡陽證,四肢厥逆、脈微欲絕等症,
二者常相須為用。
 

2.不同之處在於:

  • 附子--有毒,其溫裡散寒、回陽救逆之力較強,為溫裡散寒之要藥、回陽救逆第一品藥,並善於補火助陽,善治腎陽、脾陽、心陽虛證;以及寒濕痺痛等證,以治中下二焦之裡寒證為主。

 

  • 乾薑--雖溫裡散寒、回陽救逆之力不如附子,但又能溫肺化飲,以治中上二焦之裡寒證為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ivemen 的頭像
    givemen

    雲水人間的NEWS部落格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