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台灣時期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日本無條件投降後退出台灣,原有由日本臺灣總督府在台灣發行使用的「台灣銀行券」在1946年改為「台幣」,然而由於國共內戰中華民國政府以輸出貨幣取得台灣民間礦物等資源,使台幣在1947年造成通貨膨脹,進而使台幣的發行面額增加,最高曾發行「一百萬元」面額的鈔票。這也是造成二二八事件的因素之一。

1948年,因為上海金融危機,終於釀成臺幣幣值大幅貶值的惡性通貨膨脹,惡性的通貨膨脹使中華民國政府1949年發行「新台幣」來取代原有的「台幣」(原先的「台幣」改稱「舊台幣」),兌換比率為40,000比1,即40,000元舊台幣兌換1元新台幣。

此通貨膨脹因為美援及美國介入中華民國內政(改善資源分配)而結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