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問題 誰在落井下石(錢建文、施景中、張志華)

2011年 12月23日

要解決「少子化」這個國家安全問題,除了鼓勵生育之外,更重要的是應好好照顧越來越寶貝的孕婦與兒童的健康。行政院長吳敦義在民國100年的醫師節慶祝大會上以書面賀詞表示:「有關內、外、婦、兒科醫師人力不足之問題,行政院衛生署自民國90年即推動『專科醫師容額管制計劃』,有助於人才招募困難科別之人力補充……」,但事實證明,這已經實施10年的計劃,不但對人才招募困難科別之人力補充沒有幫助,反而落井下石。

衛生署依據此計劃限制各專科醫師訓練容額,是一種為了全體國民的健康利益,以國家醫療政策與公權力強制介入醫療發展的作法。此計劃讓醫學生在畢業後選擇專科醫師訓練科別時,受到各科容額的限制而不能完全自由作主。這樣的政策若能充分發揮功效,醫學畢業生就無法大量湧入容額受限的五官科,而必須選擇維護國民健康最重要的內、外、婦、兒科和急診科,如此就根本不會有所謂「四大皆空」的問題了。
但是近年來衛生署在分配容額時,並不以國家需求為主要考量,反而用一個錯誤的邏輯在分配;就是當某一科去年招收名額較少時,今年就再減少那一科的訓練容額。舉例來說:照顧全國女性健康最重要的婦產科,在全台灣已經有153個鄉鎮沒有婦產科醫師的情況下,民國100年度時衛生署分配給婦產科的住院醫師訓練容額只有區區35人,到了101年度更再減到28人。

容額管制執行錯誤

衛生署所持的理由竟然是因為100年度全國只招收不到20名婦產科住院醫師,因此下一年度要再減少容額。這樣的作法,根本是完全違反當初計劃的分配原則,對少子化的問題不但不會改善,反而會落井下石。
對原本就招募困難的科別再限制訓練容額的另一個效應,就是惡化「健康不平等」這種「區域不正義」。困難招收科別如兒科,在全國已經有132個鄉鎮沒有兒科醫師的情況下,衛生署仍然大量縮減兒科醫師的訓練容額。醫學會在拿到配額之後,也必須設法把少數的名額分配到全國。
但是全國的教學訓練醫院大多集中在台北,分配之後造成中南部極度缺乏兒科醫師。例如負責彰化南投與雲林三縣主要兒童轉診醫療的彰化基督教醫院,明年度雖然有 10多位醫學生報名應徵兒科住院醫師,但是只分配到3名住院醫師訓練容額。而中台灣的兒童醫療受到衛生署的限制之後,從今年12月開始,負責彰化北斗以南的南彰化急診醫療的彰基二林分院,不得已地已經停止了兒科急診業務。因此原本就屬醫療資源不足的偏遠鄉鎮,區域健康不平等的問題就更為惡化。
雖然衛生署在今年初回應監察委員黃煌雄糾正衛生署「四大皆空」問題時拿出「專科醫師容額管制計劃」當擋箭牌,但是過去10年來錯誤的執行,已經造成這個計劃徹底失敗。衛生主管機關過去曾想盡辦法要解決偏遠地區兒科醫師人力不足的問題,但是失敗的上位政策所造成的問題是很難用其他方式補救的。專科訓練容額不當干預管制,導致用人孔急的地方無可用之兵,而有服務熱誠的年輕學子找不到地方可以訓練。試想,要報效國家的人沒軍隊可以訓練,而要作戰的地方沒兵可以派,請問這戰爭怎麼打?最後賠上的會是全國民眾的健康。
馬總統曾在今年出席醫事人員「挺馬大會」時提出一個理想:「從101年起,全國每一縣市至少會有一家醫院,為重症的新生兒及孕產婦提供24小時的專業醫療服務。」若真的想實現這個理想,衛生署就要必須立即修正錯誤的醫療政策,要根據民眾的需求,大幅增加招收困難科別住院醫師的訓練容額,並努力做到醫療資源的「分配正義」。

錢建文為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童醫院兒科部主任,施景中為台大醫學院婦產科助理教授,張志華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ive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