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BMI22-27 死亡風險最低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2011.03.22 03:57 pm
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沈志陽參與的跨國大型研究發現,BMI太高或太低,死亡率都明顯偏高。
記者林進修/攝影
中央研究院參與的一項跨國大規模研究發現,BMI(身體質量指數)太高或太低,死亡率都明顯偏高,若能將BMI維持在22.6至27.5,就能將死亡風險降到最低。胖哥胖妹,或是竹竿弟、紙片女,為了健康著想,最好把體重控制在標準範圍內。
BMI的計算公式,是以人體的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即kg/m2;例如體重50公斤、身高160公分者,BMI即是用50除以1.6的平方。
這篇由台灣、日本、韓國、中國大陸、新加坡、印度及孟加拉等7國44位學者長期追蹤BMI與死亡風險的重要研究成果,已於今年2月24日刊登在全球排名第一的頂尖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根據研究結果,參與研究的中研院生物醫學暨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沈志陽建議衛生署,不妨把目前18.5至24的國人正常BMI值,稍微往上修訂為22.6至27.5,或是取個整數值而訂為22至27。
沈志陽解釋,許多研究都在探討BMI與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但這類研究都以歐美人口為基礎,台灣以這些研究數據來制定國人正常BMI值,往往會失真。有了這篇首度以亞洲人為對象的大規模研究論文,台灣應加以參考。
沈志陽表示,這項研究共追蹤並分析亞洲114萬名年逾30 歲的健康成年人,長達十幾年。結果發現,BMI與死亡率呈U型的雙曲線,BMI太低或太高,死亡率都明顯偏高,而BMI22.6至27.5的死亡風險最低。
如果把22.6至25.0的BMI值當成比較基準,當BMI大於35.0,死亡風險即增加0.5倍;當BMI小於15.0,死亡風險則會增加1.8倍。長期從事肥胖防治的署立雙和醫院復健部主任劉燦宏表示,BMI太高,罹患心臟血管疾病及癌症的機率增加,BMI太低則會導致新陳代謝效率變差,扺抗力也低,死亡率當然飆高。
沈志陽表示,22.6至27.5雖是最佳的BMI,但男女稍有不同,男性的上限還可稍稍放寬一點。若以一名身高160公分的女性為例,BMI22.6的體重是57.8公斤,BMI27.5的體重則為70.4公斤;換句話說,只要體重控制在這個範圍內,就可減少死亡的威脅。
這項跨國性研究,台灣部分由中研院生醫所所長陳垣崇主持,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院士陳建仁、博士游山林以及生醫所研究員潘文涵提供協助。
【2011/03/22 聯合晚報】
*****************************************
日調查:稍胖者最長壽 比瘦者多活6至7年
2009-06-10 17:32:06 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10日專電
日本厚生勞動省研究小組根據一項長達10年以上的追蹤調查結果指出,40歲時的體型關係到未來存活的年數,稍胖者最長壽,比瘦者平均可多活6至7年。
「讀賣新聞」今天報導,這個研究小組對宮城縣40歲以上的男女居民約5萬名進行長達12年的調查,根據過去的體格以及體型指標BMI(Body Mass Index)等,進行分析調查未來平均存活的年數而獲得這項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以身高170公分為例計算的話,
40歲男性的體型若屬普通(BMI在18.5與25之間,體重在53.5公斤與72公斤之間),平均存活年數為39.94年,女性為47.97年。
若是體型稍胖(BMI在25與30之間,體重在72公斤與86.7公斤之間),男性的平均存活年數為41.64年,女性為48.05年。
若是屬於肥胖的體型(BMI在30以上,體重86.7公斤以上),則男性的平均存活年數為39.41年,女性為46.02年。
若是屬於瘦體型(BMI在18.5以下,體重在53.5公斤以下),則男性的平均存活年數為34.54年,女性為41.79年,和體型稍胖者相比,平均存活年數短6年至7年。
調查指出,即使把因生病而體型瘦弱者從統計加以排除,稍胖者最長壽的傾向並未有變化,包括瘦者吸菸者較多及瘦者較易罹患傳染病等可能是原因,但體型和壽命的因果關係尚不清楚。
報導引述負責這項研究的東北大學副教授栗山進一的發言指出,勉強讓自己胖並無助於延長存活的年數。
報導指出,這項調查結果也對關心身體新陳代謝問題成為目前社會的一種流行趨勢而過度減肥人士響起警鐘,調查顯示稍胖比瘦較有利於存活。
留言列表